第四十七章 朝会(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宁朝的朝会分大朝和常朝两种形式,都在清泰宫的正殿内举行。

大朝会通常是举行隆重典礼活动、邦交仪式、社稷大政等,除了正旦(农历首日)、冬至、万寿节(皇帝的生日)必定举行大朝,每逢朔日(初一)和望日(十五)也是大朝的日子。

常朝,就是百姓口中上朝,臣子到朝廷觐见皇帝,奏事议政,群臣商议、处理国事的集体会议,参加上朝的官员,官职有大有小,与上朝奏议的政事有关,有事出班早奏;

也有地方官入京上朝谢恩,京官离京外调或是致仕,上朝辞别。

宁朝的几代皇帝励精图治,按日上朝,皇帝、皇后、太后驾崩辍朝默哀。

十日旬休,休沐日不上朝,亦可奏禀,御殿听政。

景阳门上设立有钟鼓,由宫廷钟鼓司掌管。朝会日钟鼓敲响,百官按照次序排队,由宫门依次入内,文官由右侧门进入,武官由左侧门进入。

皇帝坐上宝座之后,鸿胪寺官员“唱”入班,文武大臣按序列队,前行步入内殿,行叩拜之礼,礼毕,昭示着早朝开始议事。

“咚,咚,咚”,三声钟鼓沉声落下,官员依序走着,萧皓瑾从官员身边走过,这些官员主动笑着恭贺,肃王归朝,社稷万民之福。

宁宗高坐龙椅之上,群臣叩拜,早朝议事。

掌管外宾邦交、朝会仪制的鸿胪寺卿启奏,

“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东察合台汗国现任可汗沙迷查图,派遣使者上书,声称帖木儿帝国的边境守军时常在两国边境的城镇抢掠牛马、奴隶,骚扰百姓生计,恳请陛下派兵支援,一同西征帖木儿帝国。”

“东察合台汗国的本就臣属我朝,按时朝贡,与我朝交往密切,商贸关系频繁,邦交友好,此番汗王遣人求援,涉及边镇战事,还请陛下定夺。”

陛下听完后,沉声问道,“各位臣工,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礼部尚书已步入知天命的年景,缓步上前,

“老臣有一言”,皇帝点点头。

“印朝后期,皇室内讧,无暇顾忌西域边陲,边陲的察合台汗国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部广大中亚绿洲城镇地自卫建立了帖木儿帝国;东部天山南北诸地则以察合台汗后裔为首建立了东察合台汗国,两个少数政权并立而生。

东察合台汗国的汗王心怀野心,以自己是察合台汗国的皇族自居,一直想灭掉帖木儿帝国,实现东西合并。”

“虽说东察合台汗国臣属天朝,但帖木儿帝国并无叛乱之心,华夷本一家,陛下授命于天,为天子,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皆应是陛下的臣民,臣私以为不能贸然兵戈相向。

远人来归者,悉抚绥之,陛下当安抚调适为上策。”

礼部尚书奏完,大口吐纳呼吸几许,咳嗽几声,大殿又陷入安静。

陛下没有任何示意,堂下朝臣先抬头看看龙椅上的天子,天子威仪肃穆,默默低头转向左右旁边的臣工,牵涉兵甲和战事,都在心里默默揣测皇帝是否想出兵。

瑞王上前一步启奏,

“附属邦国间嫌隙,不可贸然出兵,不偏不倚,居中调停制衡,乃是大国气度;

况时下江东地区暴雨来袭,赈济拨款,耗损百万银钱,此时出兵开战,战费开支沉重,不利社稷安宁。还望父皇慎思。”

兵部尚书补奏,“陛下,如若开战,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备战物资,需要谋划,请陛下早做筹谋。”

宁宗皇帝高居御座之上,听了臣工的奏议,没有表态,咳嗽几声。

御道上的大臣各怀心思揣测,是战是和?

太常寺卿上前出列,一众朝臣看到露出迷茫、疑问、等着看戏各类怪异表情,太常寺掌管宗庙祭祀,从未干涉过出兵与战事,顶多是主持出兵前的祷告和誓师礼仪,此刻还在朝议,皇帝并未决定出兵。

太常寺卿在殿中站稳后,跟皇帝对视瞬间后,低头开始奏事,

“太常寺记录历代礼仪,礼之名有五,曰吉礼,曰宾礼,曰军礼,曰嘉礼,曰凶礼,皆掌其制度仪式。

除了我宁朝礼制外,还有些番邦、部落、外域之国的礼仪记载,察合台汗国的分裂,朝代更迭,战乱抢夺引起,还有分裂后的帝国,信仰、礼仪差异极大。

西部河中平原地区和东部丘陵地带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不同,西部与中亚当地居民的联系密切,被伊斯兰化突厥贵族控制,信奉伊斯兰教;

东部以传统游牧生活为主,信奉伊斯兰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各异,导致西部和东部无法完整统一。”

“宁朝礼化四方,文昭域内,恳请陛下不可出兵,遣使劝说安抚。”

宁宗听完后,略微点点头,其他朝臣惊讶之余,觉得太常寺卿的观点确实与众不同,言之有理。

宁宗朝向身旁的内侍看了眼,内侍点头回应,从御座旁边向前一步,挺直腰背,沉声宣道,“东察合台汗国的出兵请求,容后再议。”

“各位臣工,有本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