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囤粮之法(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我过两日就要放假了,嘿嘿。”崔恪开心的说,得知不用上学,县学里一下子就炸开了,大家都欢喜不已。

这离岁日还有月余呢,怎么就放假了,往年最少还要再上个十来日,崔媜询问说:“夫子可说为什么?”

“夫子说太冷了,日日大雪,我们来往之间也不安全,所以就提早放了。”崔恪回答说。

确实是,自从入冬后,天气愈发的冷,前段时间起,大雪纷飞,地上没有一日是干的。

崔姮听后目光略微幽深,看来那道声音说的是真的,大雪已经开始了,而且已经产生了影响,影响交通了。

“也不知道这雪是好是坏。”崔媜喃喃说道,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这般大,真的是好事吗?

“阿姐,若是霜雪把庄稼冻坏了怎么办?”崔姮问道,她最担心的是那道声音为何要和她说预言,是和她有关系吗?还是说这场雪灾会对崔家造成影响?

这,崔媜也才十二岁,也不甚了解,思索了一会儿才说:“明年收成会减少,那样的话家里就卖不了多少钱了。”

崔家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崔玮的俸禄,还有他的职分田,若亩产好,他们就能多卖些钱,若收成不好,家中就会拮据了。

难道只是家中钱财的减少,那也并不是多大的事,凭借崔玮的俸禄,她们家总不至于饿死吧。

过一会儿,李氏就来叫她们吃饭了,后院有五间上房,四间是卧房,中间被改成了和前院一样的堂屋,大房的都在这儿吃饭。

桌子上伙食很丰盛,中间放着一大碗散发着香气的鸡汤,又炒了六盘子菜,有荤有素。

几个人围坐在桌旁,这也是崔姮醒来第一次看到崔玮,这位县令,搁在后世也是相当于县高官一样的官儿。

崔玮生的书卷气很浓,看着三十岁出头,穿着圆领袍衫,高高瘦瘦的,说话很是温和,他先是和崔文英打了招呼,之后又询问了崔姮今日身体如何。

“对了,英娘,这次我让遇春给你装一袋粟米,你一起带回去。”崔玮忽然说道,“还有今年秋日你家收的粟米卖了多少?”

崔氏有些疑惑,往常阿兄不会问她家中田地粮食买卖的,不过家中的一切都是她在管,她很清楚的答道:“卖了十石,留了十石。”

大唐王朝每个男子可以分得二十亩的田地,除去交的田地税,大概一亩有一石左右的收成。

“那便好,这些粮食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知道了吗?”崔玮嘱咐道,他怕英娘那个唯利是图的郎君不要命的卖粮。

今年这场大雪太诡异了,基本上每天都会下好长一段时间,今日也就早上停过一会儿,然后就一直一直的下,卢县丞今日与他也说,事情不太妙,雪要是一直下,庄稼哪有活路。

“阿兄可是有何深意?”崔氏有些紧张的问道,莫不是有什么问题,涉及到要命的粮食问题,她不得不着急。

崔玮面色有些愁,只说:“明年开春,田地里的情况应该不会很乐观。”不乐观还是他含蓄的说法,应该是非常糟。

李氏闻言心中也不免焦急,田地间减产,明年家里的生计可怎么好。

崔玮的职分田是三百五十亩,租给了农户种植,一亩所收租金为六斗,春收大概可以卖出31贯,这是一笔不菲的数字了。

“若是颗粒无收的话,那怎么办呢?”崔姮询问说,不管预言到底何意,她都得先提醒崔玮,做好最坏的打算。

桌子一下子寂静了下来,那样的话,就出大问题了,田地里一年两收,而农户一般只会留半年的粮食,其余的都卖出去维持生计,若明年春收毫无收成,农户只能去买粮,对于他们而言,生活会难上许多。

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粮食供应不上的话,米铺会伺机涨价,造成许多人都买不起粮的情况,进而出现路有饿死骨的情况,死的人多了,还会爆发瘟疫,带来更严重的灾祸。

崔玮也想过,但现在情况不明,他们也只能往好了期盼,怕妻女恐慌,于是他安慰说:“到时阿爹会上报给郡里,道里也会遣人去报官家的,朝廷便会发放赈灾粮下来的。”

崔姮微微皱眉,崔玮想的太过理想化了,真正的灾害来临时,是留不得人再做计划的,河北道距离京都有好长一段距离,再加上大雪天气,等到他们上报,再运粮,情况都不知道怎么样糟糕了。

“哦哦。”崔姮点点头,随后很是开心的说:“阿兄过两日就放假了,因为雪积道路,出行不便,所以夫子就提前放学生都回家了。”

李氏也是心疼儿子这么冷的天早出晚归的,手上都生了些冻疮了,开心的说:“挺好的,到时就在家读书,阿娘给你弄上火盆。”

而崔姮已经提示的不要太明显了,崔玮要是再听不出来,就白当这么些年官儿了。

姮娘说的对,路途艰难,赈灾粮运过来更要不少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县里就有可能出乱子,那些穷途末路的人,免不住心生歹意,拼上一拼,而他要在赈灾粮运过来之前稳住县中的情况。

崔玮像个求学的学子,向崔姮询问说:“那以姮娘的想法,若是颗粒无收,阿爹能为百姓做些什么呢?”

崔姮其实只是把她能想到的坏处都和崔玮说了而已,至于办法当然是他们来想,她就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本来是有一个办法的,由崔玮先囤粮,到时他继续按市价卖粮,平衡粮价,但是这需要很多钱作为启动资金,而据她了解,崔家很穷,别到时候饿到自家人都算好的了。

她抿了抿唇,很是可惜的说:“要是阿爹能有许多粮食就好了,让他们都来找阿爹买粮食。”

崔玮愣了片刻,忽然大笑起来,赞叹道:“我儿真是聪明。”随后饭也不吃了,急匆匆分就出了门。

惹的崔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刚刚有说非常好的主意吗,她怎么不记得了?

李氏倒是一副习惯了的模样,还招呼崔氏说:“咱们吃,不用管他,估计又去县衙了。”

崔恪挠了挠脑袋,问崔姮说:“小妹,你刚刚和爹说的是什么呀?”

崔姮摇摇头,她木知呀,莫名其妙她就被扣上是个大聪明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