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竹铃铛(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偶尔还能听到窗外的鸟叫声。

床头打坐的姜北缓缓吐出一口气。

“昨天刚突破的气血境中期,体内的灵气比之前增加了五层。”

“另外,我突破了气血境中期,要不要告诉一下师傅和师兄呢。”姜北面露犹豫之色。

按正常姜北的修行天赋,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二十年才能尝试突破中期,这是师傅师兄都心知肚明的事情,这时候突破又怕引起来他们的询问。

吞元剑诀事关重大,万一走漏了风声,到时候三阳门可顶不住灵霄剑宗的怒火。

“估计再有一两个月,修为就能巩固下来。”姜北心中做出决定。“到时候就说进山误吃了一枚果子,误打误撞,体内灵气爆发,自然水到渠成的突破了。”

“对了,今天是师姐的生辰,还没准备礼物呢。”

姜北摸了摸下巴,准备什么礼物呢。

今天是肯定来不及下山进城了,一来一回都得大半天时间,等回来都已经晚上了。

“有了!”

姜北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立马换了套衣服推门而出。

……

蒋玲玲今天很生气!

以往每次都按时上山的车队,这两天不知为何一直还不见到来。

看着堆放在平地上处理过的草药,蒋玲玲欲哭无泪。

“别耍我啊,我可是花了好久时间才处理好的这一批草药。”

蒋玲玲暗自苦恼,看来只能自己想办法运进城里售卖了。可一想到这能塞两辆马车的草药要自己一个人搬运,蒋玲玲顿时觉得天黑了都可能回不来。

正当蒋玲玲准备麻烦两个外门弟子帮忙的时候,刚好看到了做完功课回来的师兄楚河,顿时眼睛一亮。

“师兄师兄,今天你有空吗。”

“你看我有哪天闲着。”楚河一脸无奈的说道:“师妹你是不知道,宗门现在大家吃喝拉撒乱七八糟的都归我管,实在是分身乏力。”

“我请你去青山城看唱戏!”蒋玲玲笑嘻嘻的说道,她可太清楚师兄的唯一爱好,路边看到唱大戏的路都走不动道。

“真的?”楚河有些意动,毕竟这几年忙着忙那,确实好久没去看过唱戏的了。

“真的真的!”蒋玲玲一脸催促道:“快点去准备两辆马车,把我的草药搬上去先。”

“原来你是想让我帮你一起去城里售卖草药啊。”楚河顿时哭笑不得。“直接说不就得了,师兄还能不帮你啊。”

蒋玲玲翻了翻白眼。

“你自己说的哦,那我们今天不去看唱戏的,早去早回。”

“别啊。”楚河着急了,“都说定了怎么能反悔。”

蒋玲玲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没好气的说道:

“快走吧师兄,等会回来都好晚了。”

“好嘞!”

……

“就是这了!”

姜北站在一片竹林面前,把背后包裹里的工具放在地上,他准备给师姐做一个手工铃铛当生日礼物。

踏入竹林的姜北左挑挑右捡捡,选了一根看起来不错的竹子,拿起砍刀便挥。砍刀锋利的很,只见两刀下去,这跟竹子便缓缓倒下。

姜北拖着竹子来一旁的空地,拿出小刀,小心地将竹子的一端削尖,然后顺着竹节的纹路,熟练地将竹子劈成宽窄均匀的竹片。随着“噼啪”的声响,竹片纷纷散落开来,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竹香。

接着,姜北拿起一片竹片,放在自制的简易刮刀上,细致地刮去上面的青皮,让竹片变得光滑而洁净。他的眼神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手中的竹片。

仔细的把竹皮刮去,然后均匀的劈开竹片,把竹子分割成一片片轻薄的竹篾,然后削平竹篾棱角,不一会儿,得到了一堆轻薄如丝的竹丝和竹篾。

抱着一堆竹丝和竹篾,姜北朝着记忆中的方向走去,不一会儿就看到一个小水池,直接把手上的东西丢进水池。

“泡水软化一下,等会编制起来才更不容易断。”

姜北站在等了十来分钟,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把竹丝竹篾捞了起来。

找了个干净平整的木桩,挑出八根略微软化的竹篾,仔细的照着米字型均匀摆好,用手指在中间按住,避免竹篾移动位置,再拿出一根竹丝,根据压一挑一的顺序依次编好第一个圈,然后拿出第二根竹丝,从第一根竹丝开头开始编第二个圈,同时第一根的竹丝开始编第三个圈,依次循环,等第五个圈的时候,慢慢收拢竹篾,形成一个半圆。

姜北时而停下,仔细端详,思考着如何让它更加完美,时而又继续投入到编织中,不断完善着每一个角落。竹篾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听话地交织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小圆篮子形状。

姜北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珠子,放了进去,然后仔细的处理剩下的竹篾,一根压一根,按照顺序插回下面的半圆,不一会儿,完整的竹铃铛便做好了。

“铃铃铃~”姜北轻轻摇晃手中的铃铛,出发清脆的响铃。

“成功了!”

姜北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他将竹铃铛举在阳光下,看着那透过竹编缝隙洒下的光影,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

太阳慢慢西沉,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爽的感觉,吹拂着树叶沙沙作响。天空中的云彩被染成了橙红色和粉红色,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忙碌了半天的姜北迫不及待的赶回了宗门。

“师姐,你在吗。”姜北回宗门后第一时间来到蒋玲玲的院门前,紧张的敲了敲门。

等了一会丝毫不见院门里面有任何反应,姜北有点奇怪的摸了摸头。

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一旁有个肩上挑着水桶往膳房去的外门弟子,嘴上喊了一句。

“张七哥!”

年仅八岁就被家里人送上山去做杂役的张七,已然在三阳门这里度过了十几个年头。就在前几年,省吃俭用的张七用了多年的积蓄,顺利的成为了三阳门外门弟子。

自然也就熟悉这三阳门的二师兄姜北。

“二师兄,您叫我呢。”张七放下扁担,摸了摸头憨笑道。

因为姜北的年龄太小,导致宗门里面的称呼经常搞得乱七八糟。最后还是大师兄楚河拍板决定,大家各论各的。外门弟子见了姜北还是得叫一声师兄。

而姜北就无所谓咯,随他怎么喊,想喊啥都行。经常出现你喊我师兄,我喊你哥的场景,就连三阳门门主都经常搞得哭笑不得。

姜北从小就懂礼貌,既然不娇惯,也不会乱发脾气。也因如此,三阳门的外门弟子甚至是杂役,都十分喜爱这个宗门年龄最小的姜北。

“张七哥,你今日可看见我师姐了?”姜北有点不好意思的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