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风或起于青萍之末(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小童自个出了密室,伸头出洞来偷看时,已是次日近了夜里。

大队人马虽去,却仍有兵士骑了马守在山洞洞口处。

小童溜过去,趁他不备一刀敲倒,自去夺了他马来,待有人从洞中出来,小童早骑了马飞奔而去。

小童不想再去管他的事来,想那众人逃得,自有去京里告了御状的,总有大官来查,不须自己再去操心。

就不回京城,牵了妻子出来,俩人随意策马而行。

一路乱奔,却是历尽艰苦,去了那四川之地,天府之国,夫妇俩混了来,不再回京。

数年过去,这近南方之地多蚊虫,两人终是怀念京城,人家诗仙早说了: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还是一路周转地回了冠盖之都。

去寻那昔日住处,却早有人占了。小童想定是与那些人有关,不想惹事,便与妻子另买了房屋,仍是个四合院落,却比原先大了不少。两人又过起了京城生活。

这年京城有了瘟疫,不少人躺倒。小童夫妇二人自是不惧,得了以前教训,却也未去救人。

那瘟疫虽不立致人死,却是不退,据说直传到了宫中。

这日两人对坐,娜其格终是不忍,对小童道:那灵室中尚有一只大鳖,不能再养了,不如做了药汁,也可救得不少人,让人少受了罪去。

小童道:你我终是力量有限,传闻那龙虎山道士甚为了得,有他们符水才好。便是要救,也应去救了皇上大臣,有他们聚力施为,方可救得众人。

娜其格道:那便由你,但得寻了宫中之人才好进宫。

小童正想起一人来,便是唤作陶仲文的,此人据说甚有道法,刚入了宫中,正侍在皇帝身边。

小童知他常去凝香居酒楼。

小童便杀了那上百年大鳖,分次加了药物煮了汤汁,化作了道士打扮,每天只提了一桶便在那酒楼外不远处散药救人,写了幡道:神仙符水,一喝即好,有缘分文不取,无缘十两不卖,抽签来定,一日一桶。

小童如此写,却是因为此时路边皆称了神仙,一时不知真假,人人称了神仙,无人知了根底,他倒也不怕了。

虽是有瘟疫,饭菜却停不得。那酒楼虽不似往日热闹,却也有客人,便也来领。

只两三日,名声大作,慕名来领者不知其几。

这日小童提了桶来时,未等发放,便有两个小道士来唤他上楼。

小童便要放了桶来给吵闹的众人,那俩道士便要来抢,小童道:我自有安排,莫要与众人抢。

放了桶来随两人上楼。

小童见到陶仲文时,他正端坐了凝眼来看小童,直接问道:道友师承何处?

小童倒是一愣,这话问得直接。

沉思半晌,想自己历经数百年,世间早无了自己传说,便道:昆嵛仙山,东方宝岛,名为养马岛。

陶仲文听了也不甚明了他的出身,便道:道友仙法,早有耳闻。贫道乃圣上近臣,若肯随了贫道,共同效力圣上,定得富贵仙名,令出法随。

小童笑道:贫道也早闻陶公大名。但道法无边,何求富贵?贫道道法鄙微,无意富贵,只在造福苍生。

陶仲文道:圣上贵为天子,欲造福苍生,岂有不效力天子而独力能成乎?

小童合了声道:贫道也正有此意。闻得皇家福祚不昌,天寿不延,故贫道正有灵药相赠,以助圣体百年。

陶仲文闻得,立时屏退了身边左右,起了身对小童道:道友可否现时取了来?

小童一个转身不见。

再现身时,手里正提了桶汤汁,还有一大盒褐色药丸。

那药丸正是他用龟肉调制,那龟血灵力甚强,他便用生龟血和了药物调成。

小童道:这汤汁自不必多说,但宫中有患病者,一两口即可。这药丸却是给圣上的,当然陶公可找人试药。此药自可延年益寿。愿圣上龙体康安,造福天下,苍生得佑。

陶仲文接过药丸详看细闻,半晌后对了小童道:道友有如此仙法,何不随我入宫见了圣上,一同效力,共享荣华?

小童沉了声道:贫道意不在此。也望陶大人但造福苍生,一心求道,勿坠虚名浮财,失了道心,终将后悔。

陶仲文蓦然灵光似现,心中一惊:贫道定遵了高人教诲。

小童又道:度人亦自度,救众亦救己。

言毕消失不见。

明朝自建国以来,皇帝多是福寿不祚,不到不惑之年便是山陵崩,小童献灵药便是想,若延了他皇家帝寿,天下苍生或得了庇佑,少有了祸来。

这大明朝此时正是嘉靖皇帝坐了龙椅来。

这嘉靖皇帝并非皇帝嫡出,却是因武宗不到四十驾崩,又无子继位,遵了祖训,兄终弟及,首辅杨廷和便奏请太后由兴王朱厚熜承继大统。太后自是准奏下了懿旨,朱厚熜以兴王身份在兴王府接受了诏书,却在回到京城以何身份进京起了争议。礼官要他以皇太子身份从东安门进文华殿再择日登基,这兴王却是坚决不从,以诏书命嗣皇帝位而不非皇太子为由拒不接受,双方竟是互不妥协。太后见这兴王竟是舍了皇帝位都不肯屈从,无奈只得令群臣上笺劝进,这兴王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奉天殿直接即皇帝位。原拟了年号为绍治,他却弃了不用,定了年号为嘉靖。

这嘉靖帝即位后,又为生父尊号与皇考问题和众臣起了争议,掀起大礼议之争,一争三年半。这嘉靖皇帝生性倔强,早在登基前就为以何身份进京起过争议。这回群臣又为他皇考去争,本就是个礼仪而非关节,争礼仪不就争谁说了算的事,这还用争?不成皇帝不说了算反由了臣子?

争来争去倒霉的自是一批没事找事的官员,得宠的是附随了大权在握的皇帝意见的一众新贵。

却说嘉靖皇帝得了陶仲文献来灵药,果是身体日见强健,可灵药有限,不几月便尽食矣。皇上此时身体,便不再食药也是健康,奈何人多有心理依赖,这皇上却要陶仲文仍献了药来。这陶仲文何敢细言了灵药来历,他也细究过那药丸成份,似有灵兽之血,可实在确定不得。只说那药材千年不遇,实难再有,被皇上逼得急了,便道这药引实是难寻,须得灵兽之血。

皇上不知信了哪个所言,竟要用处女之经血代替灵兽之血,但对这处女之血有要求:便是在月经来前,须得只饮了花露水,来确保经血洁净。

嘉靖皇帝便令宫女在经前只饮了花露水。那宫女多未成年,正在长了身体之时,便那食量也多过常人,这断了饮食,哪个受得?多偷取了饮食去。这嘉靖皇帝闻得,竟是令将偷取饮食的宫女拔牙折骨,剁手斩腕,宫女个个又饿又怕,都恨透了经期和皇帝,只惊惧不已。

终是发生了壬寅宫变。

那些挨饿受刑的宫女,竟是商议了要一起勒死皇帝!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晚,皇帝定了在曹端妃宫中就寝。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多位宫女,偷偷将绳子拴了套儿,趁了皇上熟睡,用布套堵了他口,七手八脚按住皇上,要用绳子将堂堂皇上活活勒死。

这嘉靖皇帝如此被作弄能不惊醒?虽是不会武艺却是拼命挣扎。此时他身体得了灵力,哪是从前那般孱弱,便是四五个宫女也按他不住。

这些宫女见皇上醒来又拼命挣扎,更是心慌,只怕皇上挣脱了绳子,一边拼命勒了皇帝,一边在绳子上再打个结。

本要再上一保险,却因紧张,打了个死结,再怎么加了劲去,都勒不紧那皇上的龙脖子了。

这一乱中出错,更有宫女吓得住了手,不帮忙反去急报了皇后。皇后衣冠不整的匆忙带了几位宫人赶来,形势自是立变。杨金英等本开了死结,正在发力,眼见得皇帝无了声息,正在高兴,却见皇后来了,只得四散溃逃。

这嘉靖皇帝虽得了灵药加持,与那十多名宫女挣扎许多时,却也是力尽,被勒的晕死过去。经太医救治,吐紫血数升才能说话。

这事发生后,嘉靖皇帝不再居了寝宫,独居了皇宫西苑。他只觉得自己幸免于难是修道心诚所致,愈发信了道法,专一奉道事玄,不理朝政。

自此朝中人事变矣。

那著名奸臣严嵩父子掌了权来。

天下凡事种种,各自纠缠相因相果,因小成大或因吉成祸者多矣,岂可先窥而得其秘乎?

小童哪料有此等事情发生?待他闻得时,那杨金英等早被处死,多少人丢了性命,皇上也早移西苑潜心修道去也。

事情或只缘于他那加了龟血的药丸而已。

风或起于青萍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