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朝堂展锋芒(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回到客房,孤鹰望着那厚厚的一摞资料,轻笑道:“这老狐狸,说那么多全是试探,怕是本就准备让我去浪峰城。”然而,他并未因此感到不悦,反而内心充满斗志。

孤鹰端坐于案前,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他深知,浪峰城的崛起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深思熟虑与全面规划。于是,他静下心来,一页页翻阅着手中的资料,尽管资料如山,但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在研读间隙穿插日常修炼,保持身心的平衡。

次日,孤鹰继续沉浸于资料的海洋中,同时结合在丞相府的观察与思考,着手撰写浪峰城的发展蓝图——《浪峰城发展综合策论》。经过一天的辛勤耕耘,这篇洋洋洒洒的策论终于问世。在这篇策论中,孤鹰不仅提出了农业振兴、商业繁荣、安全保障、教育普及和治理公正等五大战略方针,还创新性地融入了社保、银行、融资修路等现代理念。

晚宴过后,孤鹰将这份沉甸甸的策论恭敬地呈献给丞相。丞相接过策论,一页页翻阅,脸上逐渐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孤鹰,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孤鹰,你这篇策论真是妙笔生花!尤其是那些新理念的融入,充分展现了你对浪峰城未来的深思熟虑与全面规划。我相信,在你的引领下,浪峰城必将迎来崭新的辉煌!”

孤鹰谦虚地颔首,回应道:“丞相谬赞了,这些只是我的一些浅见。”

丞相好奇地追问:“孤鹰,能否详细解释下你策论中的新理念?”

孤鹰微笑着点头,开始耐心解释:“当然,丞相。我提到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实就是在国家的引领下,依据律法,通过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建立一个以社会保障基金为支撑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在国民遭遇困境,如失业、疾病等时,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确保每一位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丞相边听边点头,虽然对某些细节并不完全明了,但他依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时插话提问。孤鹰则一一耐心解答,他的言辞清晰、条理分明,让丞相不禁对新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心中更是暗暗赞叹。

次日,丞相慎重地将孤鹰精心撰写的策论呈递给国王。国王翻开那沉甸甸的册页,字字句句犹如金石之声,不时地发出由衷的赞叹:“孤鹰此篇策论,字字珠玑,实为传世之作!其才华横溢,远见卓识,真乃天下奇才!那些新颖的理念,丞相,还请为朕细细阐述一番。”

丞相恭敬地复述了孤鹰昨日的见解,国王听后震惊不已,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惊喜。他心中急切地想要立刻召见孤鹰,但丞相却以孤鹰初来乍到、不懂宫廷礼数为由,建议国王稍安勿躁,等明日再带孤鹰上朝觐见。国王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应允。

又一日清晨,阳光洒在金色的朝堂之上,孤鹰在丞相的带领下准时来到。他身着一袭丞相精心挑选的华服,英气逼人。他目光如炬,步伐坚定有力,每一步都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自信与决心。丞相在一旁默默观察着孤鹰,眼中满是欣赏与期待。

国王端坐在龙椅上,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光芒,他细细打量着殿下站立的孤鹰,一抹赞赏的微笑悄然浮现在脸庞。“孤鹰,果真是少年英才,气宇不凡。”国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孤鹰微微低头,以示对国王的恭敬。他的眼神坚定,面庞上透露出沉稳与自信。

国王轻捋胡须,继续说道:“孤鹰,你所呈的策论让朕眼界大开,你的才华与远见,实为我朝之幸。太子对你的推荐,朕现在看来是极为准确的。之前未能及时召见,确实是朕的疏忽。”

孤鹰听闻此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深一躬,声音中满是诚恳:“陛下谬赞了,草民不过是纸上谈兵。太子殿下的信任,让孤鹰受宠若惊,感激不尽。”

国王摆了摆手,示意孤鹰不必过谦:“你的策论中,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国家社稷的深思熟虑。尤其是你提出的社会保障、银行体系、股份制等新理念,让朕深感震撼。”

朝堂之上,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对这些新颖的理念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这位被国王称赞的少年投以赞许的目光。

国王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孤鹰,继续说道:“孤鹰,你在策论中提及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否为朕及诸位大臣详细阐释一番?”国王的语气中透露出对这一新理念的浓厚兴趣。

孤鹰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大殿中央,开始娓娓道来:“陛下,社会保障制度,其核心理念在于确保我国每一位子民,在遭遇生活困境时,都能得到国家的及时援助。通过设立专项的社会保障基金,为失业者、病患、以及老年和残障人士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持。此举不仅能为百姓筑起一道生活保障,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缓解因贫富差距而可能引发的社会冲突。”

“哦?这制度倒是颇具新意。”国王轻轻颔首,显露出进一步了解的兴趣,“那依你之见,这一制度应如何具体落实呢?”

就在此时,一位户部侍郎忍不住插言:“孤鹰,这社会保障的资金源头如何确保?莫非要加重百姓的税赋负担?”

孤鹰轻轻一笑,摇了摇头:“大人,加税绝非明智之举。我意在通过多元途径来筹措资金,比如国家的财政支持、商会与个人的慷慨捐赠,以及通过合理的投资运营来获取收益。同时,设立一个专职机构来监管这笔资金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公开透明,合理有效。”

户部尚书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提问道:“孤鹰,你的策论中提到的社会保障制度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但如何确保这制度能够公平公正地实施,杜绝滥用或贪污现象的发生呢?”

孤鹰神色沉稳,他清晰地回答道:“您的担忧很有道理。为确保制度的公正实施,我们需要构建一套完备的监管体系。这包括定期进行严格的审计、公开透明的账目管理,以及鼓励并保护民众举报的机制。同时,对于任何滥用权力或贪污的行为,我们必须坚决打击,从严惩处,以起到警示作用。”

朝堂上的讨论气氛逐渐升温,大臣们的提问也变得越来越尖锐。然而,孤鹰始终保持着镇定与自信,对每一个问题都应对自如。

这时,国王眉头一挑,再次向孤鹰发问:“你的策论中提及了通过融资来修建道路,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但朕想知道,我们如何保证投入资金的安全,并确保获得合理的回报呢?”

孤鹰微微一笑,信心满满地回答道:“陛下,关于融资修路的问题,我们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由官府严格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同时,鼓励和吸引商贾投资,以未来的路权或收费权为回报,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难题,又激发了民间资本的活力。”

工部尚书闻言点头赞许,随即又好奇地追问:“孤鹰,你策论中提及的股份制,究竟如何运作?”

孤鹰从容不迫地解释:“股份制实乃资金募集之良策。我们可将工坊或项目所有权分割成若干等份,售予不同投资者。此举既能迅速筹资,又可分散风险,实乃一举两得。”

户部尚书兴致盎然地插话:“那么,在浪峰城建设中,股份制如何具体应用?”

孤鹰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娓娓道来:“以修路为例,我们可设立修路公司和建立水泥厂,向公众发行股份以募资。路成之后,通过路权收费等方式盈利,再依股份比例分红于投资者。如此,则公私两利,皆大欢喜。”

朝堂之上,一片赞叹之声。国王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赞道:“孤鹰,你真是个经商的天才!”他稍事停顿,眉头微挑,好奇地问道:“修路公司的用意朕已明了,但这水泥厂,究竟是何物?”

孤鹰微微一笑,神色从容地解答:“陛下,水泥,可谓是建筑之根基。它初为粉状,只需加水搅拌,便可化作浆体。这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也能在水中凝结,更神奇的是,它能将砂、石等材料紧紧粘结。与砂、石、钢铁结合后,便可形成坚不可摧的混凝土结构,既坚固又耐久。而且,它还能抵御水流的侵蚀,保障水利设施的稳固与安全。更妙的是,它还可用于铺设道路,大大增强道路的承载力和耐用性。而这神奇的水泥,便产自我所说的水泥厂。”

国王听得入神,不禁问道:“水泥真有这般神奇?朕怎地从未见识过?”

孤鹰颔首道:“陛下,此乃草民独家研制,尚未大规模产销。它的主要原料,不过是石灰石、铁矿石、煤炭等寻常之物。浪峰城这些材料丰富,正是生产水泥的宝地。草民想,若建起水泥厂,不仅可助力浪峰城建设,更能外销他地,成为我王国的新财源。”

工部尚书听闻此议,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沉吟片刻,语气沉稳地问道:“这水泥厂的建设周期是多久?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何时能够开始盈利?”

孤鹰淡然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要打造顶尖的水泥厂,需要一年以上。但我计划中的水泥厂,大约三个月便可竣工。预计投资在五千金币左右。而且,我们可以在建设之初就与各大商会签署预售合同,确保一旦水泥厂建成,就有稳定的销售出路。”他顿了一顿,接着说,“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入股份制,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共同投资。”

兵部尚书对此颇为好奇,追问道:“这水泥厂的股份制,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孤鹰解释道:“我打算将水泥厂的原始股划分为一万股。作为技术持有人和创始人,我将持有六千股。剩下的四千原始股,将以每股十金币的价格进行融资。”

户部尚书听了孤鹰的话,眉头轻轻一挑,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你的算盘倒是打得精明。一个五千金币便可落地的水泥厂,你竟想以十金一股融资,整体估值高达四万金币,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吧。”

孤鹰面不改色,从容应对:“大人,投资看的是长远。现在的十金币一股,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价值百倍。我敢断言,十年之后,这一股的价值将远超百金。若是不然,我愿提头来见各位大人。”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朝堂之上,众人被孤鹰的豪情壮志所感染。水泥厂的美好蓝图在孤鹰的描述下徐徐展开,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繁荣的景象。而股份制的提出,更是让众人看到了参与其中的机会。

丞相第一个站出来,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孤鹰,声音洪亮:“我对这水泥厂项目极有兴趣。我愿出资五百金币,成为其股东!”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沸腾起来。大臣们窃窃私语,热烈讨论着这个新兴的投资项目。孤鹰的远见卓识和水泥厂项目的巨大潜力,都让他们心动不已。

户部尚书虽然刚才对孤鹰的融资计划有所质疑,但此刻也被孤鹰所展现出的自信和决心所打动。他沉思片刻,终于开口:“孤鹰,你的项目确实很有前景。我也愿意投资百金试试。”

随着户部尚书的表态,朝堂上的气氛更加热烈。大臣们纷纷表示愿意投资,争夺水泥厂的股份。他们看到了这个机会,不仅能为国家带来繁荣,还能为他们自己带来可观的收益。

就在这时,国王突然站起身来,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孤鹰,声音洪亮地说:“孤鹰,你的项目让朕看到了我王国的未来。朕也愿意投资你的水泥厂!”

朝堂内顿时响起了惊讶的窃窃私语,大臣们错愕地望向国王,未曾料想他对此项目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国王轻轻一笑,接着宣布:“朕愿出一万金币,购入一千股!”

朝堂内再次掀起轩然大波。国王抬手示意安静,然后转向田丞相:“田爱卿,孤鹰这样的人才,你推荐他去浪峰城,岂不是大材小用了吗?”

丞相面露难色:“陛下,孤鹰虽然才华横溢,但他毕竟年轻,缺乏从政的经验……”

孤鹰接过话茬,恭敬地回应:“丞相大人所言极是。况且我所提出的新理念若直接全面推广,操之过急。在浪峰城先行试点,恰恰是最为稳妥的方法。”

国王听后,满意地点点头,他站起身,目光在朝堂上扫过,最后落在孤鹰身上:“孤鹰,你的才智与视野让朕深感骄傲。朕深信,有你领航,浪峰城必将迎来新的繁荣时代。此刻,朕正式任命你为浪峰城城主,期望你能不辱使命,为王国开创新的辉煌!”

孤鹰深吸一口气,俯身叩拜:“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臣定将恪尽职守,为浪峰城的昌盛贡献我毕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