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打样(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所有?”杨武又一次确认他刚才听到的话。

“对,所有。”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全部做出来,以前都是别人定了要哪种他就做哪种。

但杨文既然说了,自有其道理。

“可我没带工具。”杨武耸了耸肩说道。

杨文本来想说他有工具,可是一想有些手艺人用习惯了自己的工具觉得顺手,用别人的工具可能做不到最好的效果,于是对杨武说:“那就明天,你带上你的工具下来。”

第二天,杨武早早地带上工具下山来。

因为已经将笋分销给陈亮他们,所以杨文今天决定不出摊,在家里跟杨武研究竹编。

杨文还在喝粥,杨武就进来了。

“哥!”

“阿武,这么早,来先喝碗粥。”

“我吃过了。”

杨武放下工具,看了眼早就放在院子里的竹子,他将这些竹子挑出来几根,点点头,表示还算满意,其他的竹子被扔到了一边。

做篾匠,选竹子有学问,竹子不能太嫩,太嫩了不好收藏,太老了又没有韧劲。

那时候,箩筐,圆箕、晒谷垫、筛子,草席等等,样样都是靠手工编。

杨武的编织手艺得到了父亲杨大海的真传,好的没话说。

以前生产队组织村里的蔑匠去上工挣工分,就数他和杨大海挣的最多。

他二话没说,挑起一根看得上眼的竹子,拿起篾刀开始劈篾。

先将竹子对半破开,最后一点一点对称破,清除竹节。

竹片要薄,一片竹子要分成八层,越往后面越难分,有些人手艺不精,一破就破歪了,浪费了材料。

做篾匠的工序好多,砍、锯、剖、拉、撬、编、织、削、磨,一样也不能落下。

杨文在一旁仔细观赏着杨武的绝妙手艺,一边看一边在纸上涂涂画画。

两小只也在一旁把玩着杨武破剩下的竹片。

郑红梅时不时地给他们送上一点水或者红薯片之类的吃食来。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场景,一个手艺人在展现他的毕生所学,周围一群人在观赏一出盛大演出一样围着。

半天功夫,杨武已经编好一对圆箕。

郑红梅将杨武编好的圆箕和杨文编的放在一块,简直一个精品一个劣品。

“你看!还不承认你做的差?”

杨文心里:嗯,这小子还有两下子,做的比我的好看多了。

可嘴里却是:“哼!你懂什么?他那叫手艺,我这叫艺术!”

杨文一把从郑红梅手里抢过他做的“艺术品”溜进了屋。

杨武回家之前,指着他挑出来的那些竹子跟杨文说:“哥,要按照这个标准选竹子,做出来的篾才是好。”

杨文看了一眼,答应着:“好,下次就按这个标准砍。”

经过几天的打样,杨武把他会的所有竹编都做一份出来,晒谷垫除外。

“好了,除了晒谷垫,都做好了。晒谷垫耗时久,起码要做七天。”杨武从椅子上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

杨文看着摆成一排的样品,满意地说:“这些够了,你辛苦了,明天休息一天。”

“那你呢?”

“我去趟镇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