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计划第一步(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叶五伯也没拦住,伤心的眉头打结,就差往火堆里搂回他辛苦捡的柴。

“不是早就宣传了不要捡松树吗?怎么还屡教不改?”

上面一行人中,一个戴着口罩的女人站在火堆不远,大声斥责。

“上回来就说了不许捡,这回烧了长点记性。”

“老天爷啊!我老头子上山捡点柴不容易啊!没柴烧,这是要把我饿死啊!”

“我老头子年纪大了干不了,没收入,捡点柴烧省钱,这柴白白烧了都不留给我,这是是挖我的肉啊!”

“这是什么世道,捡点柴都犯法了不成?”

叶五伯使劲把事情夸大了叫喊,就想搬回他的柴。

上面的人听得脸皮子发绿,虽然老汉说得凄惨,他们也知道,但是政策规定这样,他们也只是按规章办事。

他们这行人,还有不少同样出生农村的,感同身受也没有办法。

干完这件事,回去还得被亲人骂。

但死松树里面藏着不少松材线媒介昆虫,村民囤积过多松树,等到昆虫羽化,会造成一定的疫木扩散。

且松柴线昆虫破坏了极强,容易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

刚要开口劝导,不过村长先一步拉开人:

“叶五伯,没办法,这树里藏着虫子,国家规定了不能这么干,咱们听国家的。”

“再说了,你家儿子不是给你买了煤球炉和煤气灶么?咋就会把你饿死?这树咱以后就不烧了。”

叶五伯听着话,心里明白,但开煤气不是费钱么?

白捡的柴和花钱的能一样么?

要看着这么多柴烧掉,心里就难受:

“那不能等我烧完这次?我保证下回就不捡松树了。”

工作人员听着叶老伯明显缓和的语气,坚定拒绝:

“大爷,真不能这样,如果大家这样想,下回又这样干。”

“这件事没有缓和,这也是我们的工作。”

这一次破例,下回村民觉得可以说情,力度如果不坚定,那这项工作也就坚持不了。

没办法,最后眼睁睁看着松柴全部烧掉。

或许是工作人员看着年纪这么大的老爷子苦巴巴地看着火堆,几个工作人员临走塞了几百块钱给叶五伯。

最后留下一堆火柴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山上野生油茶树不多,往年都要攀山越岭跑几座山才能采摘几箩筐。

油茶成熟会开裂掉到地上,山上野草多,很难捡不说,又闷又热。

如果正逢天气好,没有下雨的时候,山上的油茶陆陆续续都会成熟,在油茶籽爆裂之前,趁着时间去采。

这时,村里的人们都行动起来,僧多粥少,想要挣到钱,一定要跑到足够的山,翻足够的坡。

辛苦摘到几筐,看起来很多,其实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天,外壳全部脱落之后,捡出里面的油籽,也不剩多少。

没有机器,还需要人工把外壳和籽筛出来。

而茶籽收完之后,还要在太阳底下晒到足够的干燥,到镇上专门的地方去把茶籽压油。

这就是山茶油!

茶籽仁是白色的,被黑色薄壳包着就是一颗茶籽。

油压完后,外壳被机器挤压,是一大块圆饼状,这种外壳稍微带一点轻微的毒素,叫做茶籽饼。

即可以当肥料,沤肥发酵后撒在田地里,同时在乡下也是一种天然毒素,可以当杀虫剂,也可以当天然毒药捕捉鱼虾。

此外,茶籽薄壳打成粉末就是我们常说的茶枯粉,可以用来洗头清洁。

叶爸在心里盘算,种油茶树带来的好处。

茶油是高级食用油,市面上的野生油茶价格昂贵,一斤纯天然的野生油茶能达一百六到两百甚至更高。

不过野生油茶看天吃饭,价格波动还是有的,就去年叶爸特意回来捡茶籽,共榨了十多斤油卖了两千多块。

油茶是赚辛苦钱的,以前没想过自己种,现在叶真有能力种好,这还能怕啥?

叶爸的心狠狠地动了。

这要是成规模种植,就算没有野生茶油高的价格,那也能赚不少吧?

叶爸刚要答应,但转头一想,这还有其他事呢,当即发问:

“你这种油茶也要种山里才行,那不得砍树?”

“这也不行啊!山上的树不能随意砍,连捡松柴都不行。”

去年村里叶五伯去山上捡了几棵枯死的松树,砍成一堆放在屋檐下。

这也没多大事,村里会烧柴的都会去山上捡柴。

没成想上面政策不能烧松树,捡也不成!

这不,老汉辛苦拖回来的树干,就被来乡下检查的人员勒令要求就地烧掉。

之前有同村人接到上面通知,立马给乡里宣传了一遍。

可是村里代代烧木烧柴,松树有油脂,耐烧,你说不砍树大家还能听。

这连捡都不行,多年下来烧松树的习惯哪能一下子就改掉?

这不上面突击检查,安排人员到每个乡村查看。

同村人只来得及给村头几户人家报信,其余的村民都没来得及藏起来,通通被抓了正着。

叶五伯也没拦住,伤心的眉头打结,就差往火堆里搂回他辛苦捡的柴。

“不是早就宣传了不要捡松树吗?怎么还屡教不改?”

上面一行人中,一个戴着口罩的女人站在火堆不远,大声斥责。

“上回来就说了不许捡,这回烧了长点记性。”

“老天爷啊!我老头子上山捡点柴不容易啊!没柴烧,这是要把我饿死啊!”

“我老头子年纪大了干不了,没收入,捡点柴烧省钱,这柴白白烧了都不留给我,这是是挖我的肉啊!”

“这是什么世道,捡点柴都犯法了不成?”

叶五伯使劲把事情夸大了叫喊,就想搬回他的柴。

上面的人听得脸皮子发绿,虽然老汉说得凄惨,他们也知道,但是政策规定这样,他们也只是按规章办事。

他们这行人,还有不少同样出生农村的,感同身受也没有办法。

干完这件事,回去还得被亲人骂。

但死松树里面藏着不少松材线媒介昆虫,村民囤积过多松树,等到昆虫羽化,会造成一定的疫木扩散。

且松柴线昆虫破坏了极强,容易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

刚要开口劝导,不过村长先一步拉开人:

“叶五伯,没办法,这树里藏着虫子,国家规定了不能这么干,咱们听国家的。”

“再说了,你家儿子不是给你买了煤球炉和煤气灶么?咋就会把你饿死?这树咱以后就不烧了。”

叶五伯听着话,心里明白,但开煤气不是费钱么?

白捡的柴和花钱的能一样么?

要看着这么多柴烧掉,心里就难受:

“那不能等我烧完这次?我保证下回就不捡松树了。”

工作人员听着叶老伯明显缓和的语气,坚定拒绝:

“大爷,真不能这样,如果大家这样想,下回又这样干。”

“这件事没有缓和,这也是我们的工作。”

这一次破例,下回村民觉得可以说情,力度如果不坚定,那这项工作也就坚持不了。

没办法,最后眼睁睁看着松柴全部烧掉。

或许是工作人员看着年纪这么大的老爷子苦巴巴地看着火堆,几个工作人员临走塞了几百块钱给叶五伯。

最后留下一堆火柴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