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追月号(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常薰查阅航点数据,恒星定位和脉冲三星定位两个系统的导航点是完全吻合的,飞船导航系统的校调检测已经顺利完成。

此刻,她正带领自己的训练舰员,驾驶“追月号”初装舰,航行在太阳系黄道面的近似垂直上方,距离月球一点五个天文单位。

除了星际远航需要加装的反物质引擎和增设部分生存保障设备及物资外,“追月号”已经基本具备一艘中型侦察舰该有的功能和结构,并在原“逐日号”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升级。

常薰作为月球基地星舰教官、代理舰长,带着“追月号”的舰员们,已经进入深空训练了半个多月。

在此期间,她率队完成了操控、作战、生存和损管等多项测试和训练。

在今天完成最后的收尾科目后,“追月号”将按人工智能“嫦娥”事先为“追月号”编排的计划起航返程。

回到月球,完成养护和设备加装后,她将带队再次出发进行后续训练。

“航行中,导航点必须引入恒星光压和引力偏转进行修正,否则就会得到错误的导航数据,驾驶组一定要注意交叉检查。”

“没有得到侦测组的实时校验数据前,依据人工智能以旧数据计算得到导航定位,只能作为临时参考,绝非精准数值,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

作为曾经“逐日号”驾驶组的核心成员之一,常薰的经验让她在工作中驾轻就熟。

再加上成为星舰教官以来,多年的教学和实操,面对升级过后的中型宇宙穿梭艇、犀角级侦察舰“追月号”,常薰对这艘船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报告”,一名学员在频道内提问。

“请问教官,为何侦测系统不锁定目标并时刻计算这些干扰因素,同时与驾驶导航系统共享数据。”

“这种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导航数据的做法,会不会效率太低”?

“好问题”,常薰鼓励道。

“宇宙浩瀚无垠,恒星、脉冲星也并非固定不动,我们得到的所有星空数据,都是久远的历史。”

“被人类当作信标的星球,以航行中的星舰为参照物,它们时刻都在移动。”

“当我们思考星舰导航系统时,大家出于惯性思维,一般会将其与人造卫星和地面接收器组成常规导航系统等同视之,理论上是应该保持实时数据链接。”

“但是星际导航有所不同,全宇宙星体不可能被人类全部观测并确定性质。”

“我们接收到的星光,在旅途中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干涉,或者受到多少次引力透镜效应的影响。”

“光强度出现些许变化,感光探测仪器得到的数据也必然存在偏差。”

“正因为这些现象普遍存在并有可能测不准,实时监测造成的数据冗余将是海量的,计算芯片和服务器必然过载。”

“而设定一个时间间隙,计算验证数据后再相应修正一下航向,才是兼顾效率与实用性的最佳方案。”

常薰想了想,这样解释还是过于复杂,于是她举了一个例子。

“你的小猫跑出家门,在马路对面游走玩耍。”

“如果你要过去抓住它,一定不会拿着一张一个小时以前的监控照片去找猫,这种刻舟求剑的作法等于是星舰以历史定位数据盲目地驶向目标。”

“而将视线保持锁定猫咪,同时,你又时刻顾忌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和行人的运动状态,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等于是星舰每一秒都在计算整个航路上的干扰因素。”

“正确的做法是,看好小猫的大致位置,先过街;再次观察小猫的实时位置,以步步逼近的方式抵达目标,将猫抱起。”

常薰正在解说,来自她智脑的通讯呼叫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她还没来得及查看,就被侦测组的报告打断:“报告舰长,发现引力异常。”

信息被推送到常薰面前的操作台,她点开查看。

月球绕地球运转的白道面外侧,临近月球处有一个螺旋状引力源符号。

“这是什么”?常薰在内部通讯频道上询问侦测组。

“报告舰长,我们还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它突然出现在月球附近,存在足以使月球轨道偏移的引力,而且还在不断增强中。”

“我们与月球基地的通讯链接以及星际灯塔的信标数据均受到干扰”。

出于早期训练的安全起见,“追月号”还没有安装反物质引擎,因此设计中反物质炮的安装位置上还是空荡荡一片,只有舰首下方的两具激光武器可以供舰炮组训练使用。

常薰将目标方位数据分享后下达命令:“舰炮组,激光炮开机,瞄准未知引力源,跟踪锁定。”

“驾驶组,调头返航。”

“动力组,引擎全速。”

“全舰进入一级战斗准备。”

“侦测组,即时上报异常情况。”

常薰熟练地下达了各种指令,整个船舱内顿时紧张忙碌起来。

“收到,坐标瞄定,激光炮备便。”

“驾驶组收到,航向一七五、标记十二,我舰返航。”

“动力组收到,引擎提速、前进十二,速度一百。”

“侦测组收到,引力探测器已跟踪,目标遥视不可见、各光波段无信号、雷达不可见。”

常薰不禁皱起眉头,她不知道未知目标是什么,性质竟然如此怪异。

侦测组再次报告:“目标引力急速增加,月球轨道偏移,跟随引力源目标移动,正在快速远离地球。”

“不对,不是月球被拖跑了,而是月球陷入未知引力场,它不受太阳系乃至银河系引力影响。”

“在引力场的包裹下,其相对脱离速度已经达到二十万公里每秒”,侦测组急忙纠正道。

“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内的减速度,月球早已被撕碎”,常薰否定道。

“报告舰长,这是真实的探测数据,未知引力源形成的包裹场似乎能消除所有的力。”

“我说不好,它像是把月球放进了不同的维度空间。”

“月球本应所处的位置,没有任何光学反馈信号。”

常薰摇了摇头,对侦测组的报告和推断难以置信。

代理副舰长是年轻的方天元,作为生在月球、长在月球的新生代人类,世界各地月球移民多年融合而产生出的独特月球腔调里,夹杂着来自祖籍福建的口音。

方天元询问身旁的常薰:“护(副)指挥台收到,报告舰长,所有物质都无法逃逸才不会花(发)光,难道是某种时空坍缩点,或者是虫洞?”

常薰查看未知目标和月球的反馈数据,摇头说道:“这无法解释迅速增强的引力现象,而且这个不可见的目标还在自主移动,我们什么时候见过黑洞之类的东西存在意识?”

基地指挥部的信息到了,常薰这才发现十多分钟前没接到的通讯是来自霍鸣春的私人呼叫。

将信息同步给方天元后,常薰说道:“总部也要求我们立即返航,月球正在加速脱离地球,大有独自遨游星空之势。”

“天蟾型星际战机已经出动,目标地区除了超强的引力作用,什么也没有。”

“探测系统根本收不到反馈信号,只有引力扰动作用影响星体或者航天器的轨道震颤才能显示其存在。”

“很不幸的是,基地损失了一个小队的战机,他们可能已经被引力源拖入其引力核心。”

“为什么说可能,是战机找不到了吗”?方天元发出疑问。

“不是,战机被引力俘获后,好像静止在引力源附近。”

“这么说的话,难道引力源真是个黑洞,太阳系内怎么会出现黑洞,还在月球附近”?方天元异常诧异。

“诡异的是,这个黑洞还在有意识地移动。”

常薰也觉得不可思议,从宇宙尺度来考虑,黑洞当然不是静止的,但是突然出现在月球附近,然后用强大的引力拖住月球,怎么看都像是有意为之。

“看这幅画面”,方天元提示常薰道。

“光线在引力源附近发生了明显的偏转,我们的战机小队静止在视界边缘,这一定是个黑洞。”

“可是从事件早期的图像尺寸推算,这个黑洞也太小了。”

影像显然是从月球远方的空间站恰巧捕捉到的,一个正常的太阳加上九个光线柔和的虚像太阳,在月球黎明线的上空环绕排列成一个被拉长的椭圆阵列,显然是由于引力透镜作用导致的光线扭曲成像。

本应被太阳遮挡的木星和金星,此刻也成像在月球的北极天顶,星光黯淡。

影像随着拍摄者的视角略有移动,但画面上方五小团光却静止不动,从光团的外形来看,那是五架天蟾型星际战机的尾焰。

本应跳动闪烁的高能粒子尾焰,此刻仿佛变成一副油画,静止在星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