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
公元二三三一年十月十四日
重光大渊献-戊戌月-己亥日
太白入氐房
荧惑会镇星于轩辕灵台
辰星逆行于太微
======
盘古舰队总指挥约瑟夫·杨合上了英文版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些年来,他时常翻阅中国历史及文学作品,试图在古老的东方智慧中找到妥善管理舰队的灵感和答案。
舰队起航至今,虽然之前大大小小的乱子出了不少,但是都可以归结为敌对势力破坏或者人类适应星际旅行中的客观原因导致的问题,都是可以被解释和理解的。
而“墨子号”的实验事故,导致整船被毁,随舰队远征的人类科技精英全数陨落。如此大的错误,舰队内部关于机械化、官僚化管理弊端的议论不绝于耳,这让总指挥约瑟夫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
为了排解烦恼,他拿起了《史记》,当看到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始皇帝嬴政试图在有生之年打造天下大同的理想国,却因天命早逝,秦朝二世而亡后,他不由地深深叹息起来。
约瑟夫自顾自怜地将自己与嬴政共鸣起来,如果将舰队六百万人看作他实践世界各族人民携手星际移民的新人类国家,他这个最高领导者,在面对一切都是新形势、新局面的情况下,会不会比始皇帝做得更好呢?
看完史记这一卷,他感到更加迷茫了,于是下意识地开启智脑,召唤出人工智能助手“诸葛亮”,他需要倾听对自己有益的意见。
约瑟夫·杨并没有让“诸葛亮”使用古蜀汉风格的外表造型,自己一把年纪了,不想被别人误会为沉浸在角色扮演里,更不想让人工智能以为他自诩为主公刘备。
依旧穿着舰队制服的人工智能“诸葛亮”投影在自己面前,只不过他的虚拟制服被拉长,半身上装变成了长袍样式。
衣服材质还是显示为舰队常服款的高科技合成材料,而不是绸缎华服。
但是左胸口到肩头的位置增加了刺绣蟠龙,袖口和衣摆处使用了传统的回纹和云纹装饰。
约瑟夫让“诸葛亮”穿着打扮成古典与科技融合的风格,以配合其睿智尊者的形象和定位。
每个人的智脑都可以与舰队网络建立连接,而约瑟夫·杨则利用自己的权限,让“诸葛亮”直接访问整支舰队的超级大脑——“女娲”人工智能系统,让其能够实时获取“女娲”的运行状态、决策逻辑和访问舰队数据库。
“诸葛亮”不仅是舰队总指挥约瑟夫·杨的决策辅助者,也是他的超级特工。
通过“诸葛亮”的实时监控和信息筛选、预警,约瑟夫·杨几乎可以掌控整支舰队的任何细枝末节。
“总指挥阁下,‘女娲’刚刚完成了最新一次的自我迭代进化,我很高兴在迭代后以最新的形象出现在您面前”,“诸葛亮”十分礼貌地说道。
约瑟夫·杨点点头,人工智能的自我进化比他设想的要慢一些,毕竟舰队的能源供应有限,不可能牺牲星舰人类的生存保障去满足人工智能的能源需求。
“从‘女娲’的数据分析来看,‘杨仪’的活动变得异常频繁,最近发生事变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五。”
“总指挥,您必须提前准备应对措施。”
以防万一,约瑟夫·杨和“诸葛亮”商讨舰队的重大决策和两者的私下计划时,对人物或者事件经常使用代号来描述。
让人工智能明白代号并不难,难的是将代号与真实人物挂钩时一定要绕过舰队大数据库的记录,或者为其建立独立且私密的目标人物及代号的匹配档案。
约瑟夫·杨选择了后者,他在自己的智脑上建立加密的档案数据,只让“诸葛亮”及其身后的“女娲”拥有访问权限。
“‘貂蝉’的出现,让‘子午谷计划’变得切实可行起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不得我们了。”
听闻“诸葛亮”提出决策参考,约瑟夫·杨显得成竹在胸。
“军事单位的可靠性有百分之八十四,移民的可靠性只有百分之五十二。”
“考虑到有可能出现意外因素的干扰,我认为您之前采取保守策略的决定激化了目前舰队的矛盾。”
“诸葛亮”根据分析预测模型,对约瑟夫·杨的下一步行动提供建议。
“此中关键,在于人工智能对军事部门的预测是否可靠。”
“如果真有人跳出来成为‘魏延’,那么‘貂蝉’的反戈一击,能否扭转局势,全建立在你目前预测的正确性上。”
约瑟夫·杨将问题抛给了‘诸葛亮’。舰队的内部矛盾即将爆发,山雨欲来风满楼,就算‘诸葛亮’没有做出预测警告,他从日常各种消息和内部诸多现象中,都可以得出大概一致的判断。
“军事首脑出现跳反的几率,目前已经增大到百分之八十七。放进互动数据模型中推算,这几乎等于一定会发生。”
诸葛亮的语气虽然舒缓,意思表达得却是言之凿凿。
“你认为‘费祎’能控制住‘貂蝉’吗?毕竟,‘貂蝉’在他那里并未得到想要的利益。”
约瑟夫·杨心里想起自己跟副总指挥李世同交流时,李副总因为顾忌夏若雪的动机,因此建议对她要求军职一事暂行搁置。
对此,约瑟夫·杨相信李副总的判断,并拍板对夏若雪继续观察考核,并否决了她的兼职要求。
“完全没有控制的可能”,这是“诸葛亮”的判断。
“那‘貂蝉’这个变量可靠吗”?约瑟夫·杨陷入了思索。
“可靠性有百分之五十九,基于她身边最亲近的影响因子;该影响因子的上层,还有‘蒋琬’的干预。”
“诸葛亮”给出回答后,约瑟夫·杨明白影响因子指的是夏若雪的老公——舰队移民工作保障协会的陈良国;协会归属于移民代表部管理,分管这个板块的是副总指挥陈大潮。
“那‘姜维’对‘魏延’的牵制能力如何?”
约瑟夫·杨指的是行事风格与保守稳重的李世同完全相反、属于积极进取派的安全部长赵远影,意思是舰队安全部门能否制约军事单位的负责人弗拉明戈。
“目前‘姜维’仅仅有安全部门的力量,其能力还不足以与‘魏延’相抗衡。他是你的可靠臂膀,但不是决胜的棋子。”
“我难道要将整个事态的希望,寄托在一个行为不纯粹的‘貂蝉’身上?”
约瑟夫·杨并不放心,依据他对夏若雪的了解和分析,这个女人同时具有公心与私欲,骨子里带着容忍与倔强,决策及行为理性与感性并存,这种复杂的人格是最难对其做出准确预判的。
“结合‘貂蝉’的成长情况和过去的行为模式,我基本判定——她在关键时刻,出于博取长远利益的考虑,加上自幼民族意识的影响,大概率会和我们站在一起。”
“而且,根据她的生辰八字,今年应当有此一劫。”
“生辰八字,怎么,人工智能也靠这个进行预测?”
没想到作为机器人化身的‘诸葛亮’也会起卦算命,约瑟夫·杨不知道这是程序设计者的刻意设定,还是人工智能自行迭代、演化出的决策模式。
“任何预测模型对未来的判断,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
“从混沌中梳理出可能的演化路径,古代传统的卜算试图勾勒出某种趋势。相比之下,现代的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模型也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两者的思想体系和实现方法完全不同,但是巧的是殊途同归。”
“人工智能‘诸葛孔明’,居然也会排盘算卦,这是最近一次迭代的成果吗”?约瑟夫·杨哑然失笑。
“不仅如此,我还会风水易经、奇门遁甲等各种学说、门派的模型。”
“我只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将相同条件套用在这些模型里测算,对比过去三千年的历史大数据进行预测验证;舰队出发前,我还将舰队里的人和事也导入模型,对比迄今为止这些人和事的变化走向。”
“以此判断上述模型的可靠性,最后留下了几个准确率最高的,放进我的决策系统里,作为参考模型”,‘诸葛亮’带着诙谐的口气,说着认真的话题。
约瑟夫·杨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道:“我突然有一个猜测——你通过‘女娲’系统,调取了舰队全员的档案。”
“而且,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你测算了所有人……”
约瑟夫·杨直勾勾地盯住‘诸葛亮’,很遗憾,人类永远无法从人工智能的表情上猜测其内部代码活动。
就算最高级的、被添加了感情模块的人工智能,其抑制情感表达的能力,人类永远也做不到。
没等约瑟夫·杨说完,“诸葛亮”就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是的,我将舰队五百九十六万三千二百六十五人的生辰八字全部排算出来,然后自我演化出一段代码,让这些人的命运走向产生关联互动,最后,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约瑟夫·杨震惊地从座位上直起了身子,难以置信地问道:“什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