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不比鸿宾楼的大厨差(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师父,这道香酥鸭我在鸿宾楼时。”

“常常听大伙儿提起。”

“林主厨特别擅长这道菜。”

灶台。

何雨柱手里拿着一只收拾干净的鸭子。

这香酥鸭。

他以前就耳闻过后厨师兄们的谈论。

却从未亲手试过。

李镇杨见此情景,微微点了一下头。

“老林的香酥鸭。”

“确实有两手绝活。”

“我跟你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正宗的香酥鸭。

先要用调味料腌制一会儿鸭子。

随后。

不断用热油浇在鸭身。

直到表皮酥脆即可出锅。

步骤不复杂。

但对厨师的技巧要求极高。

不论是腌制时各种配料的比例。

还是浇油时力度与火候的掌控。

都需要无数次尝试才会有心得。

柱子虽然天资不错。

但毕竟入行不久。

这香酥鸭最后能有五成的成色。

李镇杨心里已经很欣慰了。

.....................................

讲完所有步骤后,

何雨柱也点点头。

随即,他深吸一口气,

脑中迅速回放师父刚才的指导。

接着。

他恍若灵感突现。

心中所学与厨艺融为一体。

“料酒、生姜、小葱、八角、盐、酱油……”

何雨柱一件件地拿出腌制香酥鸭所需的调料,加进碗里。

添加调料时。

他的手仿佛拿着手术刀般精确。

用量。

完美复制了师父方才的配方。

这让一旁观看的李镇杨眼神一亮。

很快。

何雨柱开始腌制鸭子,

放在一旁入味。

这时,灶的锅也没闲着,

何雨柱添了几根柴,让火更旺。

待鸭子腌得差不多,便灶蒸煮。

........................................

大约二十分钟后,

因为使用的是柴火,效率很高。

何雨柱揭开锅盖,热气散尽后。

一股醇厚的鸭香扑鼻而来。

至此。

李镇杨的眼神已透露出些微异样。

他是个老厨师。

仅凭香味就能判断。

这鸭子腌制得极好。

否则不会有这样的香气。

怎么回事?

柱子应该是第一次做香酥鸭。

本想着等柱子做得味道偏差时。

再耐心指导。

带领徒弟慢慢进步。

怎知他一下做到这种程度?

正当李镇杨感到惊讶时,

何雨柱的动作并未停歇。

往锅里倒油,烧热后,他拿起勺子。

准备浇油了。

看到这里。

李镇杨顾不惊讶。

而是紧盯着何雨柱的手。

这一步。

对香酥鸭来说至关重要。

之前的腌制保留了鸭子的原汁原味,

而浇油则是赋予这道菜灵魂的关键。

这也是区分大师与常人的地方。

普通人掌握不好油温。

容易浇过头。

导致肉质变老。

但如果油只轻轻一抹。

又无法保证鸭皮酥脆。

这当中的分寸。

只有实践后方知其难易。

........................................

何雨柱一手提着鸭。

另一手舀起热油。

轻轻一洒。

热油溅在鸭皮。

响起“呲呲”声。

同时。

更加浓郁的香气散发开来。

“嗯,手法稳健,就看这鸭皮能有多酥了。”

李镇杨一直留意着何雨柱。

虽然是柱子第一次做。

但他看不出有任何生疏的迹象。

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柱子的基本功扎实。

各方面都能轻松驾驭。

又浇了几勺热油,

鸭皮微微起皱,颜色转为金黄。

到这一步。

何雨柱收起勺子,将香酥鸭装盘。

师父,您看看怎么样。

何雨柱将香酥鸭端到李镇杨面前。

李镇杨望着这一切,久久无言。

........................................

“柱子,做得好。”

他本想磨砺柱子的性情。

担心他耐不住性子精进厨艺。

可看过柱子完成香酥鸭的过程。

李镇杨心中的忧虑全然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自豪感!

他真是收了一个好徒弟!

这份天资。

比他年轻时强太多了!

更别说这段时间的相处。

了解了何雨柱的品性。

李镇杨更是万分放心!

“剩下的菜,师父和你一起做。”

原本打算考验柱子的厨艺。

现在何雨柱的表现让李镇杨彻底满意。

当下决定加快速度。

尽快做好其他菜。

以免香酥鸭凉了。

味道大打折扣,多可惜。

........................................

有了李镇杨的加入,进展飞快。

不久,又四道菜出炉。

六盘菜:香酥鸭、清蒸鲤鱼、青椒炒肉和三道素炒。

以这样的标准款待。

在这个时代。

足见柱子在李镇杨心中的位置。

叫师母肖玉红。

三人就在院中摆了一桌。

何雨柱给师父师母盛好米饭。

“师父,师母,你们尝尝。”

即便来师父家做客,规矩不能忘。

自然要让师父他们先动筷子。

李镇杨和肖玉红交换眼神。

都看到了对方的笑意。

“好,师母我先尝尝。”

肖玉红笑着夹起一块香酥鸭,放入口中。

轻轻咀嚼。

下一刻,肖玉红笑开了花。

“难怪你这几天总念叨柱子。”

“这手艺。”

“可不比鸿宾楼的大厨差。”

........................................

李镇杨听了。

也夹了一块尝尝,挑了挑眉。

虽然他刚才在一旁看着。

但亲自品尝还是不一样。

李镇杨没说什么。

但脸抑制不住的笑意表明。

他对柱子的手艺也很满意。

肖玉红明白。

李镇杨从心底认可了柱子这个孩子。

此时。

肖玉红也是笑眼弯弯。

一脸慈爱地看着柱子。

别说李镇杨。

她也喜欢这孩子。

懂礼貌,明事理,知恩图报。

作为女性。

她不太在意烹饪的天赋。

善良的心性才是最重要的。

“柱子,你爸离家这些天,你怨他吗?”

吃饭间,李镇杨突然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