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清明过后没几天,林澈期待已久的第二次模考来了。
相比于第一次模考的仓促应战,这一回林澈的发挥要好了许多。
等到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分数应证了他的猜想。
“573,勉强算是摸到武大的门槛。”
林澈轻呼了一口气。
而蒋天宇的成绩也突破到了507的数字。
看到成绩的时候,蒋天宇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谁能想到,就在三个月前,他还在400分上下挣扎。
可现在他都能遥遥望着一本线开始做梦了。
“还差40分。”
想到程卿的理想院校,他在桌面上刻下一个40的数字,没有欢呼,也没有庆祝,继续投入了下一轮的紧张复习中。
而沈予鹿……
当老师把她639的分数报出来的时候,林澈差点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他是真的没想到,在沈予鹿那个分数段,竟然还能出现如此大幅的进步。
那可是600+的领域啊!
进入那个分数段之后,每一分的提升都会变得困难无比,但沈予鹿依然在620的基础上,暴涨了近二十分。
“果然费曼学习法是有用的吧?”
林澈开始在沈予鹿面前自夸当初的明智。
“是吗?”
沈予鹿抬头看了他一眼,“我上个月的刷题量翻倍了。”
“噢……”
林澈就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考了593分的程卿在林澈离开之后,偷偷凑到沈予鹿旁边:
“你上次不还说,林澈拿过来的题还挺有用的吗?”
沈予鹿哼的一声:“让他知道,他不得尾巴翘上天去了。”
“也不差这点儿了。”
程卿抿着嘴笑道,“几个月时间,从400分提到了570,我要是他啊,尾巴早翘上天去了。”
说到这里,她又有些忧伤:“以前我总觉得学习就是努力的事情,但老天却让我接二连三地看清楚,天赋对于学习来说有多重要。”
“这样的人也就一个林澈。”
沈予鹿安慰道。
程卿就一脸悲叹:
“一个上六百分如喝水一样的人,竟然不觉得自己有学习的天赋!”
沈予鹿这才一愣,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
不过程卿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和沈予鹿同桌三年,其实她早就已经习惯了人和人之间天赋的差距。
她自认为与沈予鹿相比,她的学习也算刻苦。
可成绩体现出来确实就是有差距。
再加上现在林澈的异军突起,确实让她的心态有了一点小小的失衡。
不过想到蒋天宇的成绩提升也飞快,她的心情又莫名地好了起来。
一般来说,二模的试卷会比高考时候要难一点,所以对于这次二模的成绩,几人都相当的满意。
当然,这次考试依然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不仅是现阶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有考场上对做题顺序的临时应变能力,以及遇到不会题及时调整心态的能力。
林澈就在这次考试中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这些薄弱的环节,准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重点关注。
这种个性化的薄弱点,老师在课堂上不会单独给某人讲,只能依靠自己独立突破了。
不过他有沈予鹿帮忙,所以倒是并不担心。
日子在一天天流走,初春的微寒已过,时间也进入到了五月。
五月的时候,会进行高三最后一次的模考。
这是高考之前最后一次练兵的机会,所以林澈学习得特别专注,连上下课的路上脑子里都在反复背诵遗漏的知识点。
考试这天,除了文综之外,其它科他都做得特别顺利。
但在考文综的时候,下午两点多,刚开考没多久的时候,他正趴在桌上认真地答着题,桌面忽然轻轻地抖动了起来。
他本来以为是旁边有人抖腿导致的桌子抖动,但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似乎并没有人做这样的动作。
抖动很快就消失了,但林澈的心里却莫名地有些烦乱,接下来的考试也受到了影响,题目答得磕磕碰碰。
考试结束之后,大家凑在一起对答案,有人还说了一句,今天考试的时候,总感觉课桌有点抖,林澈也没在意。
但到了晚上的时候,情况就不对了。
越来越多的人传来消息,说发生地震了。
本来正窝在教室后面埋头做题的林澈,猛地一下就抬起头来,看到电子时钟上熟悉的日期,立刻愣住。
五月的夜晚,空气中已经有了些燥热的味道,晚风轻轻拂动窗台的帘子,有人趴在桌上打着瞌睡,有人小声交头接耳,有人低头奋笔疾书。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
但林澈知道,有些人的一生,就在这一天改变了。
临下课的时候,老师才在课堂上宣布消息,川渝地区发生了大地震。
听到这个消息的同学们,脸上更多的是一阵茫然。
他们没有经历过地震,甚至在他们短暂的人生里,觉得这个词汇好像只有在故事里才存在一般,没有一点真切的认知。
直到第二天,越来越多的消息和新闻传递出来,年轻的学生们脸上才开始露出慌乱和悲伤的情绪,但林澈这时候反而已经冷静了下来。
在这样的天灾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弱小,微弱得甚至激不起一滴浪花。
雪灾发生的时候,参加了互助站的林澈其实心中还是有着一些骄傲的。
作为一个满身铜臭味的商人,回来之后可以为社会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让他觉得自己也算是没有白重生。
可当地震发生之后,他却更加感觉到了个人的无力。
太弱小了。
真的太弱小了。
如果他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能量,他能不能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做些什么?
如果他已经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他能不能在事情发生之后做些什么?
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的是,光是要应对近在眼前的高考,他就已经焦头烂额了。
没有替自己开解,也没有寻找借口,林澈在下课之后,联系张秋平,组织人手扫清了附近超市的各类急需物资,以汉青小队的名义统一发往震源地。
这一天下来,花费二十一万,但林澈没有半点心疼。
他只觉得做得不够,远远不够。
时至黄昏,看着西边低垂的落日,林澈闭眼祈福。
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