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汉青小队(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张哲升有些犹豫。

不说林澈并不是武大的学生,而且不一定有着讲解活动的经验。

就说他们活动的这个场地。

这是图书馆的门口,开场的位置。

所有领导进门第一个看到的就是这里。

当时张哲升把这个活动安排在门口其实也是有用意的。

“你选书,我买单”毕竟是一个听起来就挺有诱惑力的活动。

说不定真的能达到当初林澈给他许诺的那种“引流”的功能。

举办读书展览会最期望达到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同学主动走进图书馆,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可以说“你选书,我买单”的活动完美契合读书展览会。

不过要让林澈来负责活动讲解……

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看到张哲升眼神里的犹豫,林澈将他带到自己的活动场地上,把准备好的各种物料和活动细则又给他讲解了一遍。

“我觉得没有人比我更适合来讲解这个活动了。”

他自信地说道。

“确实……”

张哲升皱着眉头思考了很久,终于下定了决心,“行!那我也打破一次惯例,这个展览会的开场活动,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时间,林澈带着一众学生迅速地布置着活动现场。

因为每天都会抽一点时间和张秋平沟通,所以他对现场物料的掌握其实还算精准,而且他们的策划案做得也算详细,很快就将活动现场布置完毕。

张秋平还是有些紧张,他拿着那份策划案在那看了又看,看完还闭上眼睛在那儿念念有词,看到林澈一副轻松的模样,就问道:

“你不背一下?等会儿听说院领导会来看的呀。”

林澈就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全装在里面了。”

“真的假的……”

对此张秋平表示一脸怀疑。

不过很快验证林澈是不是吹牛的机会就来了。

上午十点,“武大经管学院读书展览会”正式开始。

没过多久,罗宇珩领着一众校领导从图书馆门口进来。

虽然这小子还想过把林澈他们踢到二楼去,但当展览会正式开始的时候,他又显得专业沉稳了起来。

领着一众领导从门口一个一个海报看过来,坐在那儿的张秋平感觉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他看了眼泰然自若的林澈,问道:“你就一点都不紧张吗?”

“紧张?干嘛要紧张?”

林澈看了他一眼,“领导也是人,没有三头六臂九张嘴,保持正常就行了。”

“行、行吧。”

虽然知道他说的是事实,可张秋平还是忍不住地心跳加快。

就这会儿,院领导们已经走到近前了。

“这边的具体活动信息,由这位同学给各位领导介绍。”

罗宇珩不动声色地将话递到了林澈这边,林澈也自然地接过了话头。

“各位领导,这是我们汉青志愿队准备的‘你选书,我买单’活动……”

罗宇珩站在一旁没有说话,一直在看着眼前这个小子。

他和田景洪的关系不错,算不上铁兄弟,但田景洪确实帮他处理了院里的不少事情。

一个趁手的工具人,罗宇珩是这么想的。

对于这个把自己的工具人送到二楼去的年轻人,罗宇珩心里是有些怒气的,他本来想以“对这个活动不熟无法介绍”的理由将他们也送到二楼去,谁知道这小子拉着张老师说了半天,张老师竟然答应让他自己介绍活动。

有点东西。

这是罗宇珩对眼前的年轻人的第一印象。

现在站在旁边,听他神情自若地和院领导们讲解活动愿景,活动意义,以及各种细则。

落落大方,有条不紊,自然幽默,罗宇珩感觉就算是自己上,也不过就这样了……

不,可能比自己还要好一点。

罗宇珩心里微微一紧。

经管学院什么时候出了这样的人才?

大一的学弟?

得找个时间调查一下。

那边林澈的介绍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领头的领导忽然开口了:“我看到你们海报上说这批活动书籍和之前的雪灾志愿者有关系?”

林澈将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

五十多岁,个子不高,身形消瘦,举止严谨,身上有着传统学者的人文气息,又有着沉稳的领导气质。

一旁的张哲升担心林澈不认识他,赶紧过来接一句话:“这位是经管学院的陈先农陈院长,经管学院参加互助站的志愿者活动,就是由陈院长紧急特批的。”

林澈的反应也很快:“陈院长好,我们准备送出的这批书,有许多都是当时雪灾互助站回收的书籍,我们想这批书从大学里出来,或者回到大学里才是最好的归宿,所以想借助这个活动的形式,将这些书传承给大学里的学子们。”

“这样啊……”

陈先农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海报落款上的承办单位名字:“所以汉青小队是……”

“汉青小队就是由当初雪灾互助站的志愿者们组成的一只小队,取江汉之青年为名。”

江城又名江汉,江城的青年们,就组成了这只队伍的名字。

“青年有为。”

陈院长赞赏地点了点头。

很快,林澈的活动介绍完毕,他还当场给领导们展示了一下活动的流程。

只要是武大的学生,带着学生证到活动现场登记,就可以在他们身后的书架里随意挑选一个盒子。

盒子是封闭包装的,里面装有一本书籍。

每个盒子里装的书都有所不同,但相同点就是一旦挑中一本,就现场将盒里的书籍赠送给挑选的学生。

一位院领导当场挑选了一个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领导当场就表示了喜欢:

“这本书一直想看,又老是没空就忘记了,今天竟然在你们这儿收到一本,那我肯定要回去好好读一遍。”

林澈立刻笑着说道:“说明我们这个活动还是有一点意义的,也算是解决了您的选择焦虑症了。”

“非常棒,这个活动我很喜欢!”

拿着手里免费领到的书,领导点头称赞。

对于他们来说,一本书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武大广大的学子们来说,一本书就可能是打开知识世界大门的钥匙。

这个活动,办得真好!

这开头顺利,接下来的进程就更加轻松愉快了,林澈在那儿游刃有余地应付着各路领导,让“你选书,我买单”的活动获得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一直陪在一旁的张哲升看到这个场面,笑得脸都皱起来了。

等到领导们进到馆里开始参观下一个活动,终于空闲起来的林澈坐下来,就看到愁眉苦脸的张秋平:“怎么了?这一关过去了,后面就一马平川了,你还担心后面会有问题?”

“倒也不是……”

张秋平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说道,“就是觉得人和人比差距太大了,看你做好多事的时候感觉都游刃有余,我自己做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

“不要妄自菲薄,我让你干的事,你不都干得漂漂亮亮吗?”

林澈不知道从哪弄来两瓶水,拧开一瓶,递给了他。

接过矿泉水,张秋平咕隆咕隆喝了好几口,才说道:

“你交代我做事,我有了方向目标,做起来就还行,可是你要我自己去想该做什么,就感觉脑袋空空,什么都想不到。”

“每个人擅长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林澈笑道,“有的人擅长计划,有的人擅长沟通,有的人擅长执行,比如说你,你的执行力就很强,基本上我们想要去做的事,都能落到实处,对吧?”

“你交代了什么,我只是去做好,这也算强项吗?”张秋平有些不能理解。

“当然算了,你记住,一百分的计划,四十分的执行,远远比不上八十分的计划和六十分的执行要好。”

林澈拍了拍他的肩膀。

“所以说,你是八十分的计划,我是六十分的执行?”

说着说着,张秋平就觉得自己的心情好了许多。

“你说什么呢?”

林澈讶然地看着他,“我是一百分的计划,和一百分的执行。”

“靠!”

张秋平一脸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