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一路上还行,没有遇到暴风雪,所以天黑便到了绥化。可莲花村在乡下,离绥化具体多远她不知道,也没敢太过细问,知道觉力怕她为难再不用她去找怎么办?所以只问了村名,便扑大景前来。天又冷又黑,夜长天短的地方,只好先找个小旅店住下,顺便打听一下莲花村。
阿香有意找一个极旧的时间长点的,店主人岁数大一点的旅店住了下来,朝店主要了一碗热粥坐在那里边吃边看,店主少说也有五六十岁的年纪,头戴破旧的狗皮帽子,身上的大棉裤是免腰的,很大的裤裆,也显得挺大肚子似的。这样棉裤虽暖和不透风,但很古老的人才穿的。阿香心里稍有点底,便边吃饭边搭话说:“大爷,!”(这地方称大伯为大爷。)“你这店开多久了?”店主见问便说:“哎呀,开有年头了,有十来年了。“那你是这的老户儿了吧?”“啊!倒也不算,我老家是双鸭山的,那年双鸭山森林失火,我们逃难过来的。”老店主。“啊!大爷,咱们俩还是老乡呢,我也是双鸭山的。”阿香。“姑娘,你来这串门来了?”老店主。
“是啊,我要去莲花村找我表哥。”阿香。老店主说:“你表哥干什么的?”阿香说:“是个当官的,官还不小,但我没去过莲花香,不知道怎么走啊!”“呀!那好办,可撘回莲花村的马车,有时过年来置办年货或者有卖东西,送粮食什么的,比走着快。”老店主。“大爷那麻烦你了,明天帮我打听一下。”说着,从兜里掏出来两元钱交给老店主说:“大爷,不用找了。”老店主忙说:“姑娘,一共才一元二角钱,你多给这么多可不行。”“大爷,咱俩是老乡,你若回双鸭山我还得招待你呢。”说完,阿香便回房间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阿香一起来,老店主就招呼她来吃早饭,并说啥没要钱说:“去蓬花村的车怎么也得中午左右,上午都是过这里来,办完事才回去,路不太远,所以不会太早。”阿香觉得有理,就等着老店主给打听一下,他毕竟在这里开十来年旅店,比自己两眼一抹黑有用。
果然,大约有中午时分,老店主从外面跑回来了,说找到了一个去莲花村的车,因这里都吃两顿饭,阿香也没顾上吃中饭,便在门口小卖部买几包炉果,扔给老店主一包,算是感谢,便急忙坐上了去莲花村的马车。
车里很冷,几个人都不讲话,阿香也不敢开口问什么,生怕问错了人,出什么问题。走了一个多时辰了,车上人才问:“姑娘你去莲花村找谁?”阿香说,去村里找一个走散多年的亲戚,有病了,离家出走,前些日子有人说在这里见到了”车上人一听便说:“这可难了,村里几十户人家倒有数,总不能挨家去找啊!”阿香说:“她也是来找她亲属家才来的,”一车上人问:“她亲戚家姓什么?”阿香“呀!忘了,这村都有姓啥的?说出来也许想起来点。”“哎呀,这可难了”车上人说:“从东头数,老张家,李四儿家,狗二家,苏宁家,李棍家,宋三家,柳家,不对柳家没人儿了,杨芳家,钱好家…。”车上的人一连串说出了十几二十来家,问“有没有?”阿香说:“没有!”
车上人说:“那可不好办了,怎么找呀?”阿香说:“听说这里当官的是她表哥,我去找她表哥问问吧,你们这里当官的姓什么?怎么找?”“那好找,村西最大户那家,姓付,叫付钱生,叫村知。”“啊!谢谢,谢谢了。”
到了村东头,天还没黑,阿香很客气地下了车。车上人从东往西一家一家说,她都记下了,第几家也记住了,直奔杨芳家而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