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榆木头由来(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春去秋来,时光流逝如同白驹过隙,眨眼间四年过去了。大周国朝廷变得更加动荡,皇族外戚,权贵佞臣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在忙于中央权利斗争之时,也渐渐放松了对地方上的管辖,天灾**频发,有的原本贫瘠之地遭遇灾祸后“大饥,易子相食”之人间惨剧也时有发生。

不过,这些都和东临湖村这个极其偏远,不为人重视的小山村无关,朝廷的旨意向来下达不到这里,就是连强匪马贼的黑手都懒得伸过来。虽然镇里青山客栈里那些见过点世面的商客传言“山阴郡的马贼会越来越猖狂,临湖镇距离山阴郡如此近难免会被波及到”,甚至还暗暗流传着这叫做恶狼帮的马贼有官府撑腰……不过,东临湖村村民并不怎么太担心强匪马贼,毕竟在李村长带领下已在五年前就未雨绸缪地建了高高的村围,而且这些传言很可能也只是以讹传讹的谣传而已。

三年前在村长的倡议下,由全村出资在临湖镇上买下一开间的小店作杂货铺,周裁缝家做的衣服鞋袜、铁柱打回来的野味、村民做的手工艺品,种的蔬菜啊豆子啊什么的,甚至包括干树枝扎成的柴禾,都拿来卖,由聪明的裁缝家媳妇主持,其他人帮衬着。裁缝家媳妇人虽然瘦小,但说话乖巧,脑子灵活,不仅卖各式东西,还想到联合各家女人,现做些小糕点炸豆腐之类。虽然店里杂七杂八,但生意却红红火火。

如今不仅在河滩边种这种那,村外还开荒种了果树,有些自家院子里还养起了鸡鸭……就这般东临湖村的小日子越过越好,过冬家家有足够烧炕的煤饼,米桶里有米锅碗里有肉,邻村渐渐也愿意把闺女嫁到东临湖村来了。

而去年更是李守仁李村长与南临湖村的张村长商量后一拍即合,大手笔地合并了两村,改建了能将两个村子都保护起来的大村围,还在那条“潜龙溪”的小河上兴建了两道v型小堰,可以蓄水灌溉,在丰水期间甚至可以养养水禽了。虽然这些年赚的银子都花了出去,除了蒯先生住的是青砖瓦房外,家家仍然还是泥巴屋子,但是人人心里雪亮着:跟着村长走,大家就都有好日子过!

这四年,蒯先生也一点没闲着,甚至可以说比任何人还要忙。别人忙着开河修堤,种树开路,养鸡养鸭的,蒯先生倒好,就整天往村长家和老俞头家跑。尤其是李崇义和俞志远两个呱呱着地的小家伙,才双满月大,就被扯着小胳膊小腿练什么功法;三岁的时候,每天就被一起拉到溪边向东练什么吐纳……小家伙们被折腾得晕头转向,爹妈特别是妈妈都不忍心,但老村长和老俞头坚持让这么折腾谁也没办法。全村人在忙的空暇时间,都会暗地里拿这事情说笑,只要有人问“谁是全村最忙的人?”就会有人小声地回答“不是你不是我也不是村长,是蒯先生和两个小家伙。”然后一起哈哈大笑。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