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散记宜春这两年(6)(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现在农村种植,几乎都是单打独干,没有形成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也就是没有拳头产品,使用的耕作技术并没有与时俱进,特别是这些传统蔬菜,几乎没有任何改进,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哪些没有多少光泽怪头怪样的几乎就是本地生产的。就是有些外地引进的品种,也没有大面积种植,还是小打小闹,所以不管走到农村的哪个角落,很难看看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到过彬江集市,听到的是15元一条裤子,30元一床被套的推销。我到过洪江的古庙,一户人家三个子女都在城里买了房子,老伴在城里像赶集一样到子女家轮流带小孩,而这家男主人,就在家里种菜,隔三差五往城里送菜。我到过去温汤路边上的梅花,这里还真有点农村气息,成群的鸭子在稻田中觅食。问那油水不错的土鸡怎么卖,说少于70元一斤不卖。我到过三阳的墟场,有人叫卖外地来的蔬菜,价格不及城区的一半。

如果把农村与城市比作一根担子上的两个筺,农村这个筺怎么都不能与城市这个筺等重。是人才,是资本,是政策?我不知道。农村的出路在哪里?但我总觉得不应该这样。

2021.7.28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