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转眼便到了秋收的季节,各家各户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遍地的金黄,人们脸上都是收获的喜悦。
“幸好今年发现了水源,不然这庄稼都就渴死了。”
柳氏摸了一把头上的汗,继续弯腰割着水稻。
割水稻不是最麻烦的,麻烦的是水稻晒干以后得用手搓着脱粒。
“娘,我把这捆先背回家。”
沐小小把一捆绑好的水稻背在肩上,拿回家以后铺开晒干。
看着铺满院子的水稻,沐小小只觉得成就感十足,一家三口已经干了两天,水稻收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主要的工作就是去壳,这两天沐辰也一直跟着在忙,虽然干的慢但是也快要结束了。
沐小小虽然从小生活在城市,但是一到寒暑假就会去乡下的奶奶家。
机械化生产还没有那么普遍的时候,村里人都是用石臼,然后用木杵捣碎水稻,最后用筛子把米糠过滤出去。
可是现在大家都在忙,去哪找人做石臼呢?
沐小小一时没有想法,回到田里继续割水稻。
割水稻前,沐小小就把柳氏买的肉都做成了卤肉,到了饭点,只需要蒸上米饭,回家就能吃饭。
“娘,咱们家今天就能干完了吧。”
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母女二人聊着地里的水稻。
“差不多,今天咱们努努力,剩下的那点就能收完了。”
下午在田里干活时,沐小小发现石头牵着牛车走在田埂上的时候,一些水稻被压的壳已经掉了。
对啊,可以用一个石磙子啊,沐小小跟柳氏说了一声便去村里找老石匠。
老石匠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这几年不去镇上做活了,在村里帮着村里人干一些小活。
他们家有四个儿子,不需要自己下地,便在家帮着给水稻脱壳。
“刘大爷,在家吗?”
沐小小在门口敲了敲门,很快里面的人就把门打开了。
“沐家丫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刘大爷疑惑的看着沐小小,平常自己跟沐家也没什么交情,这是来干嘛?
沐小小把自己想做一个石磙子的事跟刘大爷说了。
“这个办法好啊,这样咱们都就省力了。”
刘大爷听得哈哈哈大笑,直夸沐小小聪明,说一会儿就上山去找石头,就让沐小小明天来取。
这几天在家脱壳,一双手搓的通红,自己怎么就没有早点想到这个办法呢。
“沐家丫头,你这个法子我们家能不能也学着做一个?”
毕竟他在镇上做活的时候,别人的想法自己是不可以随便用的。
“刘大爷,这东西做好了,本来也是打算让村里人都用的,您做就是了。”
沐小小笑着说道,刘大爷高兴的往外跑,准备上山找合适的石头。
傍晚的时候一家人终于把地里的水稻都收完了。
沐小小从农场里拿出来一个大西瓜,一家人今天晚上能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小小,石匠说那个磙子能做好吗?”
柳氏手里拿着一块西瓜,边吃边问沐小小。
“娘,刘大爷让我明天去取,应该能成。”
柳氏提醒沐小小记得给石匠钱,还有一定要记得给里正家还粮食。
沐小小一一应下,一个大西瓜一家人吃了一半,晚饭也没吃,早早的就上床休息了。
沐小小没有睡,虽然白天很累,但这几天都没有整理农场里的东西,坚持着把农场里的作物都重新梳理一遍。
这段时间农场的药铺也建成了,里面不光有中药,还有各类的西药。
药铺有了,那王夫人的病治愈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虽然沐小小是学中医的,但是不得不承认西医见效快。
沐小小在农场里忙碌了一阵子,这一天干活的疲惫感也消失殆尽了,身上的感受不到一点的疲惫感。
难道农场还能修复身体上的疲劳?沐小小吃惊的感受着身体的变化。
如果没记错的话,农场到五十级的时候,基本设施都就有了,往后升级就是增加一些高级的作物。
不过现在农场里的东西也足够沐小小使用了。
就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阵敲门声把沐小小吵醒了。
昨晚在农场里忙碌了一会儿,虽然出来以后身体也不累了,但是沐小小还是很快就睡着了。
听着门外的交谈声,沐小小知道这是刘大爷来送石磙子了。
沐小小急忙下床,沐辰翻了个身,吓得沐小小以为把他吵醒了。
最近沐辰跟着一起干活,也是累了,小孩子正在长身体,每天沐小小都让他多睡一个时辰。
穿好衣服,沐小小看到刘大爷正在演示石磙子。
“你看这个石磙,压过以后,这米壳基本上都掉下来了,剩下的只要再筛一遍就行了。”
沐小小也蹲下看碾过的水稻,果然成功了。
“小小,你醒啦。”
“有了这个东西,真是省了不少的力啊。”
沐小小还让刘石匠在石磙的两头凿了个洞,方便用铁把绳子固定住,同时拉动起来也就不费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转眼便到了秋收的季节,各家各户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遍地的金黄,人们脸上都是收获的喜悦。
“幸好今年发现了水源,不然这庄稼都就渴死了。”
柳氏摸了一把头上的汗,继续弯腰割着水稻。
割水稻不是最麻烦的,麻烦的是水稻晒干以后得用手搓着脱粒。
“娘,我把这捆先背回家。”
沐小小把一捆绑好的水稻背在肩上,拿回家以后铺开晒干。
看着铺满院子的水稻,沐小小只觉得成就感十足,一家三口已经干了两天,水稻收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主要的工作就是去壳,这两天沐辰也一直跟着在忙,虽然干的慢但是也快要结束了。
沐小小虽然从小生活在城市,但是一到寒暑假就会去乡下的奶奶家。
机械化生产还没有那么普遍的时候,村里人都是用石臼,然后用木杵捣碎水稻,最后用筛子把米糠过滤出去。
可是现在大家都在忙,去哪找人做石臼呢?
沐小小一时没有想法,回到田里继续割水稻。
割水稻前,沐小小就把柳氏买的肉都做成了卤肉,到了饭点,只需要蒸上米饭,回家就能吃饭。
“娘,咱们家今天就能干完了吧。”
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母女二人聊着地里的水稻。
“差不多,今天咱们努努力,剩下的那点就能收完了。”
下午在田里干活时,沐小小发现石头牵着牛车走在田埂上的时候,一些水稻被压的壳已经掉了。
对啊,可以用一个石磙子啊,沐小小跟柳氏说了一声便去村里找老石匠。
老石匠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这几年不去镇上做活了,在村里帮着村里人干一些小活。
他们家有四个儿子,不需要自己下地,便在家帮着给水稻脱壳。
“刘大爷,在家吗?”
沐小小在门口敲了敲门,很快里面的人就把门打开了。
“沐家丫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刘大爷疑惑的看着沐小小,平常自己跟沐家也没什么交情,这是来干嘛?
沐小小把自己想做一个石磙子的事跟刘大爷说了。
“这个办法好啊,这样咱们都就省力了。”
刘大爷听得哈哈哈大笑,直夸沐小小聪明,说一会儿就上山去找石头,就让沐小小明天来取。
这几天在家脱壳,一双手搓的通红,自己怎么就没有早点想到这个办法呢。
“沐家丫头,你这个法子我们家能不能也学着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