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清河镇(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牛车绕到国营饭店后门,王石头跳下车进去找人。

林珑学着跳下牛车,脚一触地一股酸麻感传来,整个人很不雅地朝前扑去。

她生无可恋地捂脸,只希望摔下去别太难看。

“哈哈哈,你个傻丫头,是脚麻了吧!”

杨丹红眼疾手快地伸手将人薅住,大笑道。

“哈哈哈,还知道捂脸。

你是没习惯坐牛车,下次记得撑着慢点下,活动会儿脚就好了。”

没有等来意想中的疼痛,林珑又满血复活。

看着眼前的半石半土墙,学着杨丹红的活动双脚,好奇地道。

“娘,镇上没有学校和医院吗?”

“有,在咱们刚才路过的后街。

咱村里没小学,建国他们上学都要来镇上,每天起早摸黑走路。

去年因饥荒停课,到现在都没通知复课,也不知孩子们能不能再读书。”杨丹红有些惋惜地道。

村里好些人家舍不得花钱送孩子上学,离得远又早出晚归,啥活也帮不了家里。

自家的孩子,读不读书全凭自愿。

愿意上学就掏钱,不愿意上学就回村里挣工分,她一概不强求。

林珑没在意复课的问题,却将饥荒两字听进耳里,不免好奇地道。

“娘,是什么样的饥荒。”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还真是被你爹娘养得啥也不知,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杨丹红瞪大眼睛,她从老二口中得知,前两年的饥荒遍布全国。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下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林珑不知此事,那定是家境富裕得很,这事绝不能让外人知道。

否则会有很多麻烦,想想那些年打土豪、分田地的事儿。

杨丹红就有些脚底发寒,她曾亲眼见过镇上的王地主一家。

那下场太惨了。

杨丹红伸手将林珑身上,不合身的粗布褂子扣上。

又压了压她头上的破草帽,将整张脸盖住大半才放心。

啥也看不到的林珑,扯一下草帽露出眼睛道。

“娘,你还没说饥荒的事儿呢!”

“回家再给你说,那些话不好听,镇上又人多嘴杂让人听去不好。”

“好嘛,那废品站都收些什么东西。”

“哈哈哈,废品站啥都收,玻璃瓶子、旧书旧报纸、废铜烂铁、旧家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时刻关注林珑的杨丹红,抱紧挂在胸前的旧军挎。

见她那小心的样子,笑得不行。

“林珑,到后面来跟娘坐一起。”

“娘,我怕摔下去。”

林珑捂嘴摇头,牛车一路摇摇晃晃,边上连个栏杆都没有。

会摔下去的呀!

“不怕,你慢慢过来,娘拉着你。”

杨丹红好笑地伸出手,对她的胆小毫不在意。

城里的小姑娘怕是一辈子都没见过牛车,就更不要说坐了。

一旦看一个人顺眼,她身上的缺点统统会变成优点。

杨丹红此时看林珑正是如此,一点儿不觉得她娇气,还认为很可爱。

自然是非常耐心地待林珑,若是换成别人,保不准会呸口水。

前面赶牛车的王石头,故意放慢速度,瞟到林珑小心地爬到后面去,这才加快速度。

释放出一堆肥料的老牛,在鞭子的驱使下迈开四蹄马力全开。

清脆的哒哒声非常有节奏,两边的树木和庄稼快速倒退,一股凉风拂面。

太阳虽照在身上,头戴破草帽的林珑,却一点儿不觉得热。

杨丹红一手揽着她肩头,指着田间地头回林珑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林珑听得兴起,欢快地甩腿,脚上的青色灯芯绒新布鞋高高翘起。

青山绿水、农田、草房,奔跑在田间地头的小小子,小姑娘。

自由、健康、无忧无虑,处处透着生机和篷勃向上。

对林珑来说,一切都充满了新奇,一双杏眼根本看不过来。

杨丹红见林珑对什么都好奇,有些心疼这么大的姑娘像没出过门一样儿。

不知是什么样的家庭,得多狠心才会一直将孩子关在家里。

清河镇。

入口处的灰白墙上,三个有些模糊的大楷字。

斑驳的石墙、瓦顶,灰扑扑的房屋显得很破旧,留下许多岁月侵蚀的痕迹。

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仅容两辆牛车通过。

林珑左右张望着街面两边的房屋,当街的一面全是石墙青瓦、木板门。

石墙半米以下位置,有着明显的水渍,与地面接触处有发霉变色。

临街的店面挂着一个个醒目的牌子,有供销社、粮站、食品站、收购站、国营饭店、农村信用合作社。

不远处一个破旧的院子前,挂着废品站的牌子,林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因为,从她那有限的认知中,废品站便是藏满了宝贝,可以寻宝的地方。

清河镇说是一个镇子,其街道只有一条相交的十字正街,连一个街道名字都没有。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店铺,都集中在前街,另一条街相对要窄得多。

牛车绕到国营饭店后门,王石头跳下车进去找人。

林珑学着跳下牛车,脚一触地一股酸麻感传来,整个人很不雅地朝前扑去。

她生无可恋地捂脸,只希望摔下去别太难看。

“哈哈哈,你个傻丫头,是脚麻了吧!”

杨丹红眼疾手快地伸手将人薅住,大笑道。

“哈哈哈,还知道捂脸。

你是没习惯坐牛车,下次记得撑着慢点下,活动会儿脚就好了。”

没有等来意想中的疼痛,林珑又满血复活。

看着眼前的半石半土墙,学着杨丹红的活动双脚,好奇地道。

“娘,镇上没有学校和医院吗?”

“有,在咱们刚才路过的后街。

咱村里没小学,建国他们上学都要来镇上,每天起早摸黑走路。

去年因饥荒停课,到现在都没通知复课,也不知孩子们能不能再读书。”杨丹红有些惋惜地道。

村里好些人家舍不得花钱送孩子上学,离得远又早出晚归,啥活也帮不了家里。

自家的孩子,读不读书全凭自愿。

愿意上学就掏钱,不愿意上学就回村里挣工分,她一概不强求。

林珑没在意复课的问题,却将饥荒两字听进耳里,不免好奇地道。

“娘,是什么样的饥荒。”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还真是被你爹娘养得啥也不知,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杨丹红瞪大眼睛,她从老二口中得知,前两年的饥荒遍布全国。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下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林珑不知此事,那定是家境富裕得很,这事绝不能让外人知道。

否则会有很多麻烦,想想那些年打土豪、分田地的事儿。

杨丹红就有些脚底发寒,她曾亲眼见过镇上的王地主一家。

那下场太惨了。

杨丹红伸手将林珑身上,不合身的粗布褂子扣上。

又压了压她头上的破草帽,将整张脸盖住大半才放心。

啥也看不到的林珑,扯一下草帽露出眼睛道。

“娘,你还没说饥荒的事儿呢!”

“回家再给你说,那些话不好听,镇上又人多嘴杂让人听去不好。”

“好嘛,那废品站都收些什么东西。”

“哈哈哈,废品站啥都收,玻璃瓶子、旧书旧报纸、废铜烂铁、旧家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