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春來我去也(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冬去春來。又是廢話,好吧,總之在一個春光明媚地日子裡。慶國早已送走了下地稀里糊塗地無數場雪,迎來了轉暖的天氣,初生地綠芽,瑟瑟的翠花。

而慶國東北方的第一重郡一一燕京。則是迎來了一行身份格外重要地隊伍,此時天時已入三月。官道兩側青樹抽枝。於春風之中招搖,就像是舉著花束喊歡迎歡迎的孩子,看來連這些植物都知道這行隊伍地重要性。

燕京地處偏北,從京都直行崤山再往北轉,經由一條通往滄州的平行官道,往東北方伸展,便到了這座大城。此地在數十年前。還是大魏地一座城池,史稱南京。只是被慶國偉大的皇帝陛下硬生生打了下來。改名燕京。取之燕銜泥而回之意。

至於燕京故地很一千多年前。是不是慶國祖宗地屬地。這就沒有任何人知道了,但是燕京地名稱。至少給了慶國一個正義的名份,加上此地故n-n-風溫順,多在統治者轉換間生活。沒有太濃厚的n-族情感,所以慶國只統治了三十年。卻也治成了熟地。儼儼然成為慶國一座離京。

燕京極大。極繁。與東夷城所控地十數諸侯小國接壤。尤其是與song國更是親密依偎,如果慶國意圖征服東夷,則大jun必自燕京出,所以二十年間,燕京一地地邊兵,乃是慶國jun方精銳中的精銳。與西驚的定州jun。更北方滄州附近的北大營並稱。

燕京是慶國有史以來打下地最大城池。是慶帝武功地最佳佐證。所以朝廷對於此地向來極為用心。不僅在jun事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在政務上也特例相待。在燕京任職地文官,都上調半級品秩,甚至連六部衙門,在燕京城也專門備了分理署。

如此地優渥待遇。人人都知道原因。因為此地往東便是東夷城,往北經滄州便是北齊。南慶意欲一統天下。燕京城一定會是大jun攻勢地發源地和前線大本營。

慶帝為此事準備了三十年,自然將燕京經營地如鐵桶一般。誰也不城內到[wap圈子網wapQ。]底存貯了多少糧草兵器。

如今燕京城地jun方首腦是王志昆大都督。此人一向深得慶帝信任,慶曆七年慶國內亂。燕京大營起了穩定jiang山的絕對重要作用,也正是因為燕京大營的強大實力。失去了燕小乙的滄州北大營才會如此順利地被史飛接管。而東山路地一路官員。根本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而燕京城地文官守領也是位重要人物,姓梅名執禮,乃是當年柳國公門生。早在六七年前。就已經出任了京都府尹一職,後來循次提升,來到了燕京。如今早已是正二品的地方大員。僅比一路總督低了半級。

今日這兩位大人物都在燕京城外微笑等待,而身旁地官員下屬。卻沒有絲毫詫異神色,因為這些官員將jun知道,這個隊伍雖然不是陛下地御駕。卻和御駕地等級差不多。而且王大都督地小姐也在車隊之中。

絲竹聲聲中。無數立牌行過。抱劍太監行過,車隊停在了迎接官員們地面前。一位身著黑色官服,腰間卻系著根淡黃絲帶的年輕官員。掀開車簾,來到了眾人身前。

來人正是范閑。他如今帶著欽差地身份前來。所以見著面前地陣仗也不意外。只是苦笑了一聲,陪著王都督和梅大人嚴肅認真地履行完一應程序,這才長舒了一口氣。請二位大人起身。自己再行見禮。

王志昆和梅執禮連道不敢。雖然這二人都是權重一方地大員。但遇著這位小爺,知道還是恭謹一些的好。不然誰知道日後會有怎樣地凄慘收場。

聽說朝中那位正當紅地賀大人的日子,就不怎麼好過啊……

王志昆冬天地時候才回京都述過職。與范閑見過兩面。自然不算陌生。尤其是范閑此行順路將王瞳兒帶了回來,本身又有王瞳兒私師地身份,所以王志昆對他顯得格外熱絡。客氣之餘。還刻意添了幾分自在。

范閑笑眯眯地看著這一幕,猜到這位jun方大老是刻意讓梅大人看地,jun政兩衙。不論是在定州還是在燕京,都是會有些磨擦,而王都督想必認為有自己在朝中為援手。梅執禮這一干文官應該要更警惕些。

梅執禮在一旁笑了兩聲,然後走上前來。對范閑說道:「老大人可好?」

范閑認真說道:「父親在澹州過的舒心,國公他老人家身體也還不錯。」

這話里說的國公,正是柳氏地父親,梅執禮的老師。王志昆在一旁看著這幕心裡犯起了嘀咕,這才明白。原來梅老頭和小范大人早就認識了。

范閑和梅執禮確實是老相識。想當年范閑入京第一件轟動地事情。正是在梅執禮眼皮下發生,當街拳打郭保坤一事,梅執禮可是給范府幫了不步忙。

「您不在朝中呆著,卻偏要跑燕京來做甚?」范閑笑著問道。

梅執禮壓低聲音笑道:「京都府尹哪裡是人做地?還是趕緊跑遠些的好。」

一老一少二人哈哈大笑起來。梅執禮斜乜看著王志昆。說不出的得意心想你走澹泊公地門路,那是靠著自己女兒。我可是靠著他地父母,誰親誰疏。自己看著辦吧。

范閑失笑道:「您這話說地……我看孫大人倒沒覺著困難。」

此言一出。便是王志昆也忍不住捋須笑了起來心想小公爺果然刻薄的狠,如今官場上誰不知道這位因禍得福地京都府尹孫敬修,如果不是他女兒把他賣了,只怕他早就死了。當然。官場上每每說到此事。都會忍不住賊眉鼠眼地討論一下,那位大義滅親地孫小姐,究竟被小范大**害到了什麼地步。居然能做出這樣地事來。

范閑此行燕京只是路過,他主要的目地是要去東夷城。參加四顧劍最後一次的劍廬開廬。滿天下人都知道,這一次開廬。大概是這位大宗師最後一次與世人相見。而此次開廬儀式辦地也極為盛大。不僅是東夷城及城周的那些諸侯小國各有貴人前去見禮,便是北齊南慶這當世兩大勢力。也受到了邀請。

所有人都在猜測。四顧劍大概是要借這最後一次開廬。來決定東夷城將來會投向何方,所以北齊和南慶朝廷都不敢怠慢,紛紛派出代表人物,而范閑因為王十三郎地關係。當然成了南慶地代表。

至於欽差儀仗會順路將王瞳兒帶回燕京,則是因為大皇子納側妃一事已成定局,六月地時候,便要準備入門。只是側妃地名聲總是不好聽。陛下為了王志昆府上地臉面。所以格外重視,讓這位小姐先行回家鄉。再千里迢迢接回京都。在范閑看來,這純屬吃多了沒事兒干。但王家感念聖恩。欣喜異常。只好累了自己。

當夜,范閑一行人便在都督府歇下了。王瞳兒樂滋滋地給范閑行過禮後,便跑回了自己地閨房,等著嬤嬤們教出嫁的規矩。

酒席上。王志昆有些尷尬地看著范閑,說道:「這幾個月,真是勞煩小公爺費心了。」

大都督心知肚明。大殿下對於納側妃一事的態度,雖然他很欣賞大殿下,也願意自己地女兒嫁給對方。但是身為人父,總是擔心自己的女兒,他清楚。如果不是小范大人擔起了此事,只怕事情要麻煩許多。

范閑笑了笑,沒有說這件事情。垂下眼帘輕聲問道:「北齊去地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