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一期内丹视频播完,各朝古人一颗悬着的心终究是死透了。
果然,世无长生法,徒增烦恼丝。
这一刻,但凡追求长生的古人尽皆迷茫了。
无法长生,自己这辈子打下的基业,打下的江山,还有什么意义!
但此刻心中再有不甘,也只能无奈仰天长叹。
不自觉的跳起天幕中播放广播体操。
罢了罢了,既然无法长生,多活一年是一年。
……
天幕之上,一摊水墨晕开,显露出几个古色古香的大字。
《古中国四大发明之活字印刷术!》
看到这个标题,众多古人尽皆沸腾,四大发明,这可是四大发明!
能确确实实改变生活的东西,尤其是东汉之前的人感觉更加明显。
自从造纸术出现后,不管是处理公文还是看书学习,可都比以前方便多了。
而这次的活字印刷术不知道是啥东西,是否可以对他们的生活带来帮助!
看名字和拓印之术很像,应该也是一种印刷文字的技艺。
各朝读书人兴奋至极,虽然如今各朝都在兴科学,抑儒学。
但他们毕竟是读书人,识字有文化,转型天然比那些泥腿子快。
儒学?孔圣?
抱歉,他们心中没有那东西。
谁是官学无所谓,他们只想做官员。
不管是科学还是儒学,只要能当官,就算是剃发易服他们也愿意!
……
唐朝.太宗时期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看着天幕,印刷术,这可是好东西啊。
大唐如今虽然武功鼎盛,已经步入新时代,但大唐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简单的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大唐百姓现在活的已经不错了,是时候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了。
可是虽有纸,书却不够,希望这活字印刷术可以将书籍的价格降下来,让大唐出现更多科学家,让大唐更加强盛!
……
北宋.神宗时期
正在延州研究石油的沈括一愣,活字印刷?那不是毕昇发明的东西吗。
他还特意将其受录入梦溪笔谈之中。
可惜此物相较于雕版印刷优势不大,因此并未流行起来。
可没想到,居然成为了天幕承认的四大发明。
莫非活字印刷还有其余潜力可以挖掘,只是他们没有发现?
沈括不禁陷入深思,手中的石油都不小心打翻在地。
……
【上一期我们讲到造纸术。】
【自从蔡伦改进纸的生产之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竹简和绢帛等轻便经济许多!】
【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费时,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这一期我们聊一聊另一种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
【纸张对于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手抄书籍效率太低,既费工又费时,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于是印刷行业迅速发展了起来。】
【我国古代印刷行业经历了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等几个阶段。】
【东汉末年,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这是印刷术最早的雏形。】
【到了唐朝,已经有了规范的文字、成熟且廉价的造纸技术。】
【在国家统一、文化繁荣的社会氛围下,人们对书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所有的这些都为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而且唐朝中后期已经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技术。】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
【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画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刻板过程就完成了。】
【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再小心的把纸覆盖在版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了文字或图画的正向,将纸从印板上揭起,然后印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
【第一,雕版废时、废工、废料。】
【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
【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经验,经过反复实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
【毕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活字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
【字体凸起的高度和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然后用火烧硬,做成单个的胶泥活字。】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有重复字的时候使用。】
【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也可以随制随用。】
【为了方便挑选捡字,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
【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做底托,上面放一层松脂蜡和纸灰等混合制成的药剂。】
【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捡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板。】
【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板型。】
【印刷的时候,只要在板型上刷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可以完成印刷了。】
【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盒子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运放回原来的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毕昇还实验过木活字,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均,克制困难,而且木活字沾水后容易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后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昇没有采用。】
【活字制板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以随时拼板,大大加快了制版时间。】
【活字板印完后可以拆板,活字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
【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
……
听闻谁言,北宋之前的各朝古人纷纷嘲笑。
如此有识之士,如此好用的发明,这宋朝居然不重视?
怪不得那宋祖也被后人如此诟病。
于是,他们纷纷找来工匠,让他们尽快造出活字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