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还是陛下知人善用,马屁精榜眼到大越(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小魏子!”

    “奴婢在!”

    “通知内阁,唐首辅召开盐铁会议的意见,朕同意了!”

    “遵旨,陛下!”

    “这次会议,商讨的是国之大策。”

    “召集京都四品以上的官员,还有全国布政使以上的地方官。”

    “朝廷列侯、勋贵。”

    “还有各地藩国,也能派遣使者前来旁听。”

    “还有天下佛门儒教领袖。”

    “朝廷认可的名门正派。”

    “朕要在勤政殿举行会议!”

    小魏子知道这乃国之大事,连忙记录了下来。

    这可是国家的盛事啊!

    诏书很快送去了内阁。

    很快,但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收到了勤政殿盐铁会议的邀请。

下月中旬,朝廷邀请全国的博学鸿儒,一起商讨国之大事!

    此事很快在新邸报的刊登发酵,成为大周瞩目的新闻。

    最激动的,当然是读书人了。

    盐铁会议!

    那可是盛世的标志啊!

    汉宣帝时,虽然不算汉朝的国力最强时期,但的确是汉朝最安稳的时期。

    可以参加盐铁会议,留下自已的名字。

    那也可以留在史书上啊!

    大周上下,所有人的目光,全部放在了这场即将举行的会议上。

    与此同时,刘文卓终于抵达了大越康平府。

    大越康平府。

    这里是大越最南端的一个府,同时也是大周帝国的最南端领土。

    刘文卓效仿吕为宾,辞掉了新邸报的工作,申请来到了大周最南边的新收领地做知府。

    康平府也是大周收大越为州郡后,最繁杂的地方。

    这里处于南岸半岛的南段,不光有大越人居住,还混杂了很多的疍民。

    疍民,也是南岸半岛里的土著。

    这些人全都居住在船上,世代全以打渔为生。

    大越人和疍民的矛盾很大。

康平府有一个出海港,也是南洋航线的关键支点。

    唐延开辟的南洋航线,现在也成了一条抢手航线。

    南洋地区和大越是热带,这里的稻谷能够一年四熟。

    稻谷的产量高,日照充足、水流也充沛。

    简直是天选粮食产地。

    大越和南洋的粮价,要远远低于大周的粮价。

    所以出现了余杭地区的农民不再种植稻谷,而是改成种植桑田。

    桑叶是蚕的食物,种桑田养殖蚕,每年赚的可比种粮食要多得多。

    然后再拿卖蚕丝的钱购买粮食。

    余杭、浙江的一些沿海地区,已经受到了这种驱使。

    刘文卓是一路沿海南下的。

    他经过港口的热闹,余杭的繁华。

    即便是帝国南段的泸州和阳城,现在也是港口繁华,帆船密布。

    华江这个小地方,如今已经是最繁华的港口了。

    但是到了大越,刘文卓的心就逐渐变凉。

    太荒凉了!

    这大越人全像猴子似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刘文卓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百姓。

    更为关键的是,这群大越人压根不懂汉语。

    大越王统治大越期间,为了削减中原的影响力。

    创立了大越的文字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