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佛母的真实身份!(万字大章(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不是因为害怕白莲教的势力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害怕在其中见到熟悉的身影!

    念及此,小龙女的目光又落在方多情的脸上。

    她猜测,方多情之所以忽然在这里躺下,也许就是在思考和她相同的问题。

    白莲教的佛母,究竟是谁?

方多情抬眸,和小龙女对视。

    他看到了小龙女眼底深处的担忧和不安,也明白小龙女在想什么。

    “这件事情,还有许多疑点。”

    “什么?”

    小龙女低声询问。

    “普贤身为右护法,按理说地位仅次于左护法以及佛母,但是却从未见过佛母。”

    “陆展元只是一个坛主,却早在身为堂主的时候,就已经见过教主。”

    “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吗?”

    小龙女闻言,细细思索。

    她似乎是从方多情的言语之中抓到了什么重点,但是又有些说不上来。

    方多情见到小龙女似乎还未想明白其中关键,便直截了当的将自己的怀疑说了出来。

    “陆展元和李青莲,口口声声称陆展元曾经见过教主,但是普贤却说白莲教根本没有教主,只有佛母。”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怀疑,陆展元见到的其实根本不是佛母?”

    小龙女听见方多情的解释,不免有些惊愕。

    她一直都认为,陆展元所言教主,以及普贤所言佛母,其实是一个人。

    可是听方多情的意思,这似乎并非是一个人的不同称呼,而是根本就是两个人!

    方多情坐起身来。

    “这个白莲道人,在这其中应该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

白莲教弟子,皆可自称白莲道人。

    而左护法自称白莲道人,则代表他可以是弟子之中任何一人。

    可以是普通弟子,可以是左护法,甚至……是教主!

    他严重怀疑,佛母仅仅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真正掌控白莲教的,应该就是这个左护法!

    如果他们可以捉住这个左护法,应该就能了解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龙女听见方多情这一番话,深以为然。

    白莲教既然没有教主,又无人见过佛母。

    那么这个左护法,的确是有很大的嫌疑,在一人分饰多角!

    “你有没有问过普贤,那左护法的容貌是什么样子?”

    “问过了,他说左护法戴着一张面具,说话的声音也是刻意变化过的,不过身材倒是十分高大。”

    左护法的容貌,如此关键的信息,小龙女当然是细细询问过的。

    只是因为普贤也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来,因此她先前才没有提及。

    毕竟这身材高大之人,天底下一抓一大把,根本不能作为什么确凿的信息来看待。

    “武功呢?”

    “普贤说他并未和左护法动过手,两人只是坐而论道。”

    方多情闻言轻轻点头,没有再继续多问。

小龙女也不再多言,安静的想自己的事情。

    片刻之后,方多情吩咐小龙女去找普度方丈,让普度方丈派遣信得过的弟子去往庐山,将那些聚集在深山之中的信徒都接引出来。

    这些信徒遭受白莲教的教义荼毒,已经是神志不清,方多情打算让这些信徒暂且住在东林寺中,由普度禅师为他们讲解白莲真义,破去心中邪说。

    对于此事,普度禅师自然是无不答应。

    毕竟,他本身就是白莲宗之宗主,理当维护白莲之真义。

    为那些误入歧途的信徒破去心中邪说,也是应有之事。

    翌日不到傍晚,一众信徒便来到东林寺中暂住下来。

    方多情又为普度禅师治疗一番,便和小龙女带着普贤禅师以及肥头大耳的正恩北上。

    他们先来到九江,将普贤禅师和正恩交给官府处理,之后就直奔太湖而去。

    大明王朝可以夺取天下,太湖归云庄功不可没。

    陆冠英授封公爵,同时担任大明水师统帅,常驻太湖。

    曾经的归云庄,如今已经变成了陆国公的府邸。

    府邸规模虽然并无变化,但是因为陆国公身份的加持,声名无疑是比过去更加显赫。

    这一日,陆冠英和往常一样,前往水师营寨视察,观看将领操练水师,一直忙碌到傍晚时分,才乘船返回府邸。

    他先回到房间,准备更换一身常服,正要脱去外衣,屏风后面突然走出一道身影。

    陆冠英大吃一惊,下意识便要出手。

    可等他看清楚对方模样之后,立刻便收手,单膝跪地。

    “陆冠英,拜见太……前辈!”

方多情微笑着上前,将陆冠英扶起来。

    “你我之间,不必行如此大礼。”

    前段时间在南京城的时候,方多情因为不习惯“太上皇”的称呼,所以特意下令,让梅花桩的探子传信给亲信之人。

    以后再见到他,称呼“大人”、“前辈”都可以,就是莫要再称呼“太上皇”了。

    也是因此,陆冠英先前才会突然改口。

    “前辈有何吩咐?”

    陆冠英有些疑惑。

    以往方多情来府中,向来是光明正大。

    府中官家也会早早安排人手,前往水师营寨通知他。

    可今日他没有得到任何通知,府中一切如常,那就说明没有人知晓方多情的到来。

    显然,方多情是秘密潜入府邸,特意来此等他的。

    这让他不免有些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值得方多情如此小心谨慎。

    方多情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一眼屏风后面。

    当陆冠英也将目光看过去的时候,小龙女就俏生生的走了出来。

    “陆大哥,我和小师父来此,是想问你,淀山湖周边可有什么人在做一些异常的活动?”

    陆冠英听见小龙女的问题,脸上神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他身为陆国公,又是大明水师统帅,太湖流域尽在他的管辖之中。

而今方多情和小龙女突然秘密到访,又询问淀山湖周边的情况,这极有可能是发现了什么。

    若淀山湖周边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情,那他是绝对要背负一个失察的罪责的!

    念及此,陆冠英细细回忆淀山湖周边的情况。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有些迟疑的摇头。

    “前辈,龙小姐,我刚才细细回想了一下,淀山湖……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出现。”

    陆冠英自从掌管太湖水师以来,不敢说自己功劳多么大,但是绝对可以说是兢兢业业。

    整个太湖水域,他曾经亲自视察过无数遍,走遍了每一处地方。

    在他的印象之中,淀山湖一直都很平静。

    如果说淀山湖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他应该是第一个发现才对。

    方多情听见陆冠英的回答,望着他的目光顿时变得有些微妙。

    “有没有可能,是我们所熟悉的人,让你忽视了淀山湖的真实情况?”

    陆冠英闻言,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色陡然大变!

    ……

    淀山湖地处太湖东南。

    湖中有一座山,名曰淀山,因此得名。

    方多情和小龙女在陆国公府休整一夜,翌日清晨乘坐小舟,沿水道一路向东南而行,奔淀山湖去。

    等他们来到淀山湖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阳光铺满湖面,微波粼粼,景色甚是优美。

“那就是普光王寺了。”

    小龙女站在船头,望着不远处的淀山,伸手指向那座似是立在湖面之上的院落。

    普光王寺是前朝一位禅师建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寺院规模非常可观,弥陀殿、观音殿、关帝殿、地藏殿、大雄宝殿等众多大殿一应俱全。

    在前朝末年,诸多百姓因为难以忍受朝廷的欺压,背井离乡,逃到普光王寺避难。

    后来,太湖开始接收来自边境的难民时,亦有许多百姓前往普光王寺暂居。

    随着越来越多的难民到来,普光王寺的僧人也从最初的十几名,慢慢发展至上百名。

    原本微薄的香火,也因为诸多难民在淀山湖附近安家,而变得越来越旺盛。

    此时天色虽然已经比较晚了,但是他们依稀可以看见,在淀山码头上,还有诸多信徒的身影在走动。

    “这些人,忙碌了一天,不早早回家休息,还要来寺里拜佛。”

    小龙女望见这一幕,脸上神色复杂。

    若是这些百姓只是虔诚信佛,那自然不能算是一件坏事。

    可是她看这些百姓们皆是一袭白衣,只怕尽是白莲教的信徒!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去寺里拜佛祈祷,才是休息。”

    “肉身上的疲倦,哪里有精神上的疲倦来的让人辛苦。”

    小龙女听见方多情这一番话,轻轻点头。

    她觉得方多情说的有一些道理,对于那些因为逃离家乡,失去一切,来到淀山湖附近定居的难民而言,在迷茫、彷徨之际,可以慰藉他们灵魂的精神寄托,显然是极为重要的。

两人低声交谈着,小舟已经缓缓靠近码头。

    不少信徒都注意到了他们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不过因为方多情两人皆是一身白衣,所以信徒们只当方多情两人也是来拜佛的,看了几眼就不再关注他们。

    方多情和小龙女随着陆陆续续到来的信徒们一同登山,朝着普光王寺行去。

    当他们进入普光王寺,一眼望去,看到的就是数不清的信徒身影。

    白茫茫一片,似是一场大雪覆盖了整座院子。

    “好多人。”

    在来的路上,小龙女就已经猜到,普光王寺之中定然是有着极多的信徒。

    但是她着实没有料到,这里的信徒居然会如此之多,足有近千!

    方多情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大雄宝殿门前。

    那里,正站着一道妇人的身影。

    妇人一袭白裙,身姿婀娜。

    她保养极好,虽然已经四五十岁,但是风韵犹存。

    尤其是眉宇间那柔弱之意,更令她显得姿色动人。

    “果然是她!”

    纵然在来之前,小龙女就已经从陆冠英口中得知普光王寺的情况。

    但是当她真的见到这妇人立于众多信徒面前,接受众多信徒那略显炽热的崇拜的目光注视时,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白莲教那位神秘的佛母,竟是大明王朝前任百万大军总教头之妻、当今康国公的母亲,包惜弱!

    “真是出人意料。”

小龙女面对此情此景,一时之间,忽然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方多情沉默着,并未说话。

    他就这么安静的站在一众信徒之中,默默地望着包惜弱。

    “拜见佛母!”

    一道道呼声在四面八方响起。

    一众信徒齐齐跪伏在地,向包惜弱叩首。

    包惜弱同样跪伏在地还礼。

    “诸位请坐。”

    众信徒听见包惜弱的话,纷纷盘膝坐下。

    包惜弱就坐在大殿前方,开始为众人讲经。

    方多情和小龙女就坐在一众信徒之中,耐心的听着包惜弱讲经。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天色愈发昏暗,寺中也点起灯笼,微弱的光芒照耀四周,仿佛圣洁的佛光,令一众信徒的心灵都得到洗礼。

    一直到戌时,包惜弱才停止讲经,一众信徒随之向佛母道谢,而后起身,有序退出。

    不多时,院子里就变得空荡起来。

    包惜弱缓缓起身,也准备回去休息,这时,她的眼角余光瞥见了两道略显熟悉的身影。

    “方神医?”

    包惜弱见到方多情,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等到再三确认之后,她的脸上立刻便浮现一抹浅浅的笑容,朝着方多情行去。

    “奴家见过方神医、龙姑娘。”

    “多年不见,没想到婶婶竟是成了佛母。”

    “这件事情,说来话长。”

    “我今日很闲,咱们可以坐下慢慢说。”

    “也好。”

    包惜弱轻轻点头,旋即便邀请方多情和小龙女前往后院的禅院之中做客。

    在前往禅院的路上,小龙女终于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

    “包奶奶,你是怎么成了佛母的?”

    “这一切,还要从十年前说起……”

    包惜弱的脸庞上浮现一抹追忆之色,低声讲述起来。

    十多年前,在方多情的帮助之下,杨康一家三口得以团聚。

    后来他们前往铁掌山负责操练军士,生活也算融洽。

    后来战事四起,铁掌山不再安全,因此包惜弱又回到太湖归云庄。

    当时诸多难民自四面八方涌来,陆冠英忙得焦头烂额。

    包惜弱本就心肠柔软,心地善良,于是便自告奋勇,想要肩负起一些责任,去帮助难民们渡过难关。

    于是,她就在陆冠英的安排之下来到了淀山湖。

    从那时候起,她就在这附近住了下来,全身心投入到帮助难民的活动之中。

她见到难民流离失所,迷茫又彷徨,对未来充满恐惧,于是就希望可以通过讲经信佛的方式让难民们的心安定下来,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

    因此,她从附近搬到了这座矗立在湖心淀山之上的普光王寺之中,开始修习佛法。

    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难民们纷纷找到了信仰,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撑,得以重新开始生活。

    她的形象,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光明,似是活菩萨一般,受到所有难民的敬仰。

    十年前,一场大战,杨铁心战死沙场。

    包惜弱得知噩耗,大病一场。

    等到病愈之后,勘破红尘,有意在普光王寺之中带发修行,从此不再入世俗。

    恰逢此时,普光王寺的方丈圆寂。

    于是在一众信徒的支持之下,她成为了普光王寺的新任方丈。

    不过因为女子称为方丈并不合适,因此改称佛母。

    而包惜弱在成为佛母之后,也果真是信守诺言,每日吃斋念佛,远离了世俗纷扰。

    这些年来,除了杨康偶尔会来这里探望她之外,方多情和小龙女是她见到的第二和第三个熟悉的故人。

    因此,她今日的心情,比起寻常时候,也是格外的开朗。

    小龙女听完包惜弱的讲述,仔仔细细的盯着包惜弱的脸看了许久,都没有看出任何的破绽。

    显然,包惜弱所言皆是实情,并非刻意编造的谎言。

    而且,先前他们听包惜弱讲解的经文,也都是正常的佛门经典,并无任何问题。

    因此她基本可以断定,包惜弱根本就不知道白莲教的存在!

更不知道,自己不仅仅是普光王寺的佛母,更是成为了组织庞大的白莲教的领袖!

    “婶婶,如今康师弟已经获封康国公,你没有想过要和他生活在一起吗?”

    “康儿能够每年来探望我一次,我就心满意足了。”

    提起杨康,包惜弱脸上的笑容不禁变得更加温柔了一些。

    她很庆幸,杨康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封国公,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在普光王寺吃斋念佛,亦是在为杨康祈福,希望杨康事事顺心。

    所以如果没有必要,她并不打算离开普光王寺。

    “禅院到了。”

    包惜弱抬手指向前方一座大大的院子。

    “这是康儿特意为我建造的禅院,我很喜欢。”

    方多情抬头看向前方禅院,白墙青瓦,甚是朴素。

    院门之上悬挂一张牌匾,借着灯笼的光芒可以清楚的看到,上面写着“白莲堂”三个大字。

    “白莲堂。”

    小龙女低声将这禅院的名字读出来。

    “这是师叔亲手题的字吗?”

    包惜弱轻轻点头。

    “这字的确是康儿亲自写的。”

    见字如见人,每当她想念儿子的时候,就会看看这几个字。

“如果铁哥在天之灵可以看见康儿如今的成就,也一定会为他感到骄傲的。”

    包惜弱转头看向方多情,眼底满是感激之意。

    她深知,杨康能够有今日的成就,都是因为方多情的一手扶持。

    如果没有方多情这位师兄重用,也就不会有杨康今日的荣华富贵,所以她真的非常感激方多情。

    “我昨日才收到康儿来信,再有两日,康儿应该就会来寺里探望我。”

    “方神医和龙姑娘若是不嫌弃,不妨在寺中小住两日,届时可以小聚一番。”

    方多情听见包惜弱这一番话,重重点头。

    “如此甚好,我也正有一些事情,想要亲口问一问康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