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表决(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只见一人,拿起火把点燃了燔柴炉中的柴火。

    这是向天表达人间的敬意。

    接着,七大帝国的君主,向天空行跪拜礼。

    然后到昊天大帝的牌位前上香,叩拜。

    最后,对诸神的牌位行三跪九拜礼。

    迎接神灵后,接下来是献玉帛,即向天神、祖宗献上玉和丝帛。

    随后,东晋的太常卿,引导七国的君主在洗手后到神位前行三上香礼。

之后,东晋的执事官向七位君主呈上玉帛。

    君主们到苍天及诸神的牌位前,行敬献的礼仪。

    鞠躬拜兴后,再回到拜位。

    接下来是进俎,东晋的内赞升起祭坛,七位君主在东晋礼官陪同下到主位、配位前进俎,进俎完毕后各位君主回到原位。

    接下来进行初献礼。

    各位君主先到爵洗位,接受爵、清洗爵、擦拭爵、进爵。

    然后升坛到酒尊处,执爵官将爵递给七位君主。

    随后七位君主到主位前跪拜献爵,行三上香礼,与此同时东晋的司祝开始跪读祝文,音乐暂时停止,读完后音乐响起。

    初献之后,又进行亚献和终献礼。

    程序与之前基本相同。

    终献之后,进行饮福受胙礼。

    东晋的光禄寺官员向上苍奏饮福酒,奏受献祭所用之肉。

    各位君主,行礼后拜兴回位。

    祭天本是大祀之首,按祖制一般由皇帝亲自祭祀。

    官员行礼时,仪式大为简化。

    其中饮福受胙礼搁置不行,寓意只有天子能接受上天所赐之福。

    饮福受胙后彻撰送神。

读祝官捧着祝文,进帛官捧着帛,掌祭官捧着撰,都送到燎炉焚烧,皇帝至望燎位观看焚烧祭品,内赞奏礼毕,祭天大典也就正式结束。

    随后各国的君主,都分坐到早已安排好的座位上。

    祭天台下排列着,数十排长案及三百多张兽皮的软椅。

    长案上对应的每张座椅,都摆放着一个竹筒,里面插着几支竹签,而且上面还各自写着九州大地上各国的国名。

    狮皮软椅上坐着的,都是九州各国的君主,王爷,或者诸侯势力的掌权之人。

    时间不长,东晋皇帝司马绍直截了当地说道:

    今日,各国领袖汇聚一堂,共商九州之大计。

    九州之地,长久以来,民众间的隔阂日益加深。

    然而,我们九州的子民,皆为大禹帝的后裔,不应继续这样的斗争。

    “诸位心中所想,本王已了然于胸,无需多言。

    今日会盟之目的,便是要实现诸国之联合——汇聚各国之力,为九州带来和平,为百姓带来福祉。”司马绍随后阐述了投票的规则。

    在场的每个人,都拥有投票的权力,只需将代表自己选择的竹签投入会盟台前的玉斗中。

    所有的竹签,都经过了七大皇朝君主的共同检验。

    听到这番话,众人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随后,便开始了所谓的投票表决。

    在建康城外,诸国的会盟已经拉开序幕。

    九州的大小王朝齐聚一堂。

    然而,在众多王朝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仅有七个。

    那便是大秦、大唐、大明、大宋、大隋、东晋以及北蛮。

    即便是七大王朝中实力最弱的大宋,在面对九州的其他小国时,也如同巨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