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嘉佑五年的苏轼(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现代时空。

    “是的,这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乡下,也就是农村。”

    李恩凡走在自己家乡的田间土路上,对着直播设备侃侃而谈。

    “你们说这是不是最穷的地方?”

    李恩凡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的,这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穷的地方。”

    “在我们这个时代,在最穷的这个定义前面,还要加一个最落后。”

    “落后是什么意思?”

    李恩凡稍微思索了一下,让直播设备稍微转了一下,对着周围的那些平房,随后用最简洁的语言说道:

    “你们看到了吗?这个房子是用砖瓦建造而成,而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山里,还有用土,用草搭建而成的房子。”

    “这样对比的话,你们看着是不是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击感?”

    “这种感觉让我来说,就是第一感觉你就觉得它很落后。”

    “而落后,往往就伴随着贫穷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突然,李恩凡看到了一座土房,这是他们村一个懒汉家里的。

    父母早早的去世,唯一留给自己孩子的,就是这间土房,以及房屋下面的宅基地。

    ‘系统,如果有人出现,打上马赛克。’

    在脑海里对着系统说完这句话,李恩凡让直播设备对准那间土房。

    “这就是几十年前的土房,你们看到了吗?”

说着,李恩凡又让直播设备转向平房。

    “这样的对比感觉,是不是有一种视觉冲击很强烈的感觉?”

    “这就是落后。”

    “你们问为什么还有这样的房子?”

    “这间房屋的主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很好的,但是父母很早去世,受到了强烈的打击,这几十年一直没有振作起来。”

    随后,李恩凡没有再拍摄那间土屋,把直播设备对准了自己。

    “当地的村委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给他做工作,可在我看来,他的心已经死了。”

    “村委每个月就给他一百多块钱,让他能最低限度的生活下去。”

    “村委?”

    看着直播设备上面有人问村委是什么,李恩凡笑了一下,随后侃侃而谈的说道:

    “村委,你们可以理解为村正、里正、里长、里吏。”

    “反正就是管村子的人。”

    “为什么要管他们的死活?”

    看着眼前飘过的这个字幕,李恩凡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在古代,最低层的百姓,能把自己管好,已经是非常好了。

    “在我们的这个时代,饿死,是一件非常大的事!”

    “如果被人打死,或者杀死,那会有派出所等等的组织接手。”

    “饿死,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在法律上没有什么事能问责村委等人。”

“但是,在政治上,直接就会被层层问责。”

    “为什么会饿死?为什么村委不管?你们是不是贪污了?等等一系列的调查都会紧随而来。”

    “我们这里每个地方,都有一笔救济款,专门来救助一些不能行动的孤寡老人等一些人。”

    “所以,在古时非常常见的饿死等情况,在我们这个时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只要手脚齐全,在这个时代,都能让自己活下去。”

    “只是活的是好是坏,具体情况就只能具体分析了。”

    说到这,李恩凡跳过了话题,看向其他的字幕。

    “我们这里的乡间小路?是的,也是用水泥修建而成的。”

    “这里的路,基本通往每一村每一户。”

    “修建道路的钱?大多数都是由国家下发的!还有一些就是村里的富商出人头地了之后,会回来修路。”

    “还有的就是村里的每一户凑钱,所有人都出钱,毕竟这路每个人出行都要行走。”

    “最后就是还有一小部分,都不出钱,但是都要出力,去挖石子修建普通的石子路。”

    说着,李恩凡就看到了有一段路全部是由石子铺建而成,他把直播设备对准那些石子。

    “看到了吗?这一段路,就是附近的几户人家,在很早之前农闲的时候,由家里的壮劳力修建的。”

    这时,旁边的一户人家走出来一人向着李恩凡打起了招呼。

    “大头,在直播蛮?”

    “吴嬢!”

    李恩凡笑着回应了一声,随后又说道:

“吴嬢,在直播,我先走了哈。”

    “好,要得!”

    快走了几步,李恩凡笑着看向直播设备说道:

    “对,这是我们四川的打招呼方式,看直播的四川人应该很熟悉吧?”

    “我们这个地方的名字?”

    李恩凡思索了一会儿,把镇上宣传的资料说了出来。

    “在绵阳下辖的丰谷,唐朝时期就已经有雏形了,那个时候也叫丰谷。”

    “这里是非常着名的产盐地。”

    “基本上都是井盐!很早的时候,这里也还有码头什么的。”

    说到这,李恩凡快步走了十几分钟,走到了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涪城河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就是了!看到了吗?那里就是码头!现在剩下的唯一大船,只是来往两边的河。”

    “价钱很便宜,小时候回老家的时候,我经常坐。一直都是五毛钱。”

    “在我很小的时候,这里的码头就废弃了,就剩了那么一条大船。”

    “听说马上这大船也要废弃了,因为跨河大桥马上就要通行了。”

    给众人看了一下远方正在修建的跨河大桥,李恩凡随后把直播设备转向了自己的身后,用右手指了指一个用铁门锁着的地方。

    “那里就是出产井盐的地方。”

“现在已经封了,没有再出盐了。因为开采了一千多年,地下有很大的空旷,听说已经有地面沉降的趋势了。”

    “民国还有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这里很繁华热闹,但是现在码头废弃,厂子也搬迁,我们这里已经几十年没有再发展了。”

    说到这,李恩凡轻叹了一声,他真的感觉自己的家乡很是遗憾,错过了最重要的发展时机。

    “这里面还有一个怎么说呢?算是小故事吧。”

    “很多人以为丰谷酒都是在我们丰谷生产的,但并不是,丰谷酒最出名的丰谷酒王,是泸州那边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