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八股文(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现代时空。

    “那八股取士呢?”

    待冯建话音落下之后,陈建国开口询问着他。

    八股文,八股取士,这在他们小时候的教科书上都清晰的记载着,八股文过于形式化,限制了考生的思维,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八股取士,先说八股,也就是八股文。”

    “八股文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

    “宋朝!八股文的雏形是宋代的经义,北宋王安石变法!”

    “科举以经义取士,主要考察士子对《诗经》《书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书义旨的阐释和发挥。”

    “王安石变法后来失败,许多都被废除了,但关于科举这方面的变法,旧党执政后,实行的“兼收”或“分立”制度。”

    “维持了诗赋与经义在宋代科举体系中的平衡,将进士科分为诗赋进士和专经进士,二者首场皆考经义。”

    “这就是最早八股文的雏形。”

    冯建的手缩了回来,慢慢敲击着座椅的扶手,随后继续给众人讲述道:

    “宋宁宗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朱熹的《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被立为官学教材。”

    “这是理学第一次被正式立为官学。”

    “之后南宋灭亡,到了元朝元仁宗,重开科举的时候,正式将朱注四书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科举考试的科目范围。”

    “确立了初场以《四书》和《五经》为内容的考试。”

    “《四书》考明经、经疑,《五经》则考经义。四书已经上升至与五经对等的地位。因为经疑从四书内出题,故又称“四书疑”“四书疑问”。”

    “那洪武年呢?”

陈建国接着追问冯建,心里越来越好奇。

    “洪武年?洪武年是初场考《四书》《五经》义,考试的文体形式则是“略仿宋经义”。《四书》义“二百字以上”、《五经》义“三百字以上”,单从字数上而言,即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洪武二十四年,则又从体式结构上进一步简省,规定“凡作《四书》、《经》义,破承之下便入大讲,不许重写官题”。”

    “许多人认为是朱元璋把八股文抬了上来,并且为了保证王朝的永久延续,还规定了题目,但并不是的!”

    “永乐朝至景泰朝是八股文的正式萌芽时期!”

    “天顺朝至弘治朝是其成熟完备时期!”

    “而且“八股”并非固定或法定的文体程式。明代官方从未规定科举考试的四书文必须写成“八股”格式。”

    “在有关明代四书文的选本中,相当多的作品并不具备真正的“八股”格式。”

    听到这里,众人有些惊讶,明朝竟然没有规定四书文必须写成“八股”格式?

    在他们的潜意识认知里,都以为是明朝开始固定格式化的。

    但回头一想,他们竟然想不到这个来源到底是哪里?只觉得应该就是明朝!

    “而且你们可能还认为明朝的八股文选题都很固定,怕士人胡思乱想,肯定把范围也给圈定死了。”

    “但也不是!”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