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别看他是在村里长大的,但他对种地了解真的不多,只晓得几月可以播种,几月丰收农忙。
小的时候爷爷跟小爷去地里忙活会带着他,小小的他带着大草帽跟在大人后面捡掉落到地上的豆子,捏起圆滚滚的黄豆粒儿,揣进挂在身前的布袋中。
跟临水市不一样,这边儿人更喜欢吃馒头,种植的多数是小麦,夏天季节不适合种麦子,这边的人种了玉米。
骑洋车从玉米地路过,一片绿油油的玉米杆,生得比人还高。
柳逢春等了十来分钟,老板把菜端上桌,恰好这时候是饭点儿,店里人越来越多,到后来都站在店内等着。
这会儿放假人都这么多,可想而知,平日生意多火爆。
“你好,你对面有人吗?”
有位背着书包的女生站在他旁边,说话声恰好能够让人听到的程度,柳逢春摇摇头。
“没人,你坐吧。”
拼个桌嘛,能理解,他坐的是四人桌,这个点儿还这么多人,他能体谅这位女生。
“谢谢。”
那女生在他斜对面落座,一根素色头绳绑起浓密的黑发,柔和的眉眼露出,麦色皮肤漂亮健康,柳逢春大大方方看她,女生温和笑了笑。
柳逢春弯眸回以一笑,收回视线,大口咬馒头吃的喷香,还要了碗绿豆粥,放凉后消热解暑,最适合夏天。
他都吃完了,女生的菜才刚到,老板拿托盘把菜送上来。
“陈教授农大都暑假了,你还在工作呢?”
柳逢春看去,视线不可置信,这么年轻就成农大教授了!
“嗯,最近在四处跑,好不容易找到适合的苗子,就赶紧带农大。”
老板竖起大拇指:“陈教授真有魄力。”
说完,寒暄了几句,老板回后厨看掌勺大厨做到谁的餐了,回过身看了眼店内等着吃饭的顾客,老板抓着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
还好请了三个厨子,不然还真忙不过来。
吃饱了饭,回到平房,六七分饱回去还有肚子吃水果,柳逢春啃着水蜜桃在外头溜达,隔壁房间亮起昏黄灯光。
这个房间他来的时候就是锁着门的,门锁很新,是有人住的,本以为住在这里的老师放假回家了。
他伸手去抓胳膊上的蚊子包,咬着水蜜桃探头往里看。
吱——
门开了。
出来个长发及腰的女生,推开门出来见到有人在跑步,愣了下。
柳逢春也呆了,随之扬起笑容。
“好巧啊,陈教授。”
真是缘分,一个小时前还在同一张桌子上吃过饭,此刻又碰到了。
“确实很巧。”
陈教授走过去,指着旁边房间:“你住在这里啦?”
柳逢春:“嗯,跟着老师来实地考察,负责人分配到这里住,开学就回去了。”
“哦,是那个宋朝的墓啊,我有印象……”
聊了会儿天,柳逢春还想给程巷一打电话来着,很快借口有事儿先回屋了,陈教授临走前上下打量他的身高,嘀咕,这小哥儿长的好高啊。
柳逢春心里暗爽,走路都轻快了。
电话在学校门口的商店,离宿舍不远,走个十来分钟就到了,临走前,柳逢春洗了两个水蜜桃给隔壁送去。
陈教授端了盆子正欲去洗澡,门刚给锁住,就碰到送水果的小哥儿。
于是,陈教授盆里多了两个水润的水蜜桃,洗澡盆夹在胳膊和胯骨之间,慢悠悠啃着桃儿。
因着他们住的近,很快就熟悉起来,柳逢春得知陈教授的姓名——陈令闻。
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养尊处优,父母对唯一的女儿很宠爱,专门请了老师来家里教授课业,后来,同样支持她出国留学。
几年国外研读,学成归来,选了离家近的农大教书,做喜欢的事情。
父母宠爱,生活顺遂,过的又舒心,人自然会显得年轻有活力。
陈令闻比柳逢春大了六岁,看着却像同龄人似的,心态很棒,在一块儿住了半个月,俨然已经把柳逢春当弟弟看。
进入九月份,柳逢春结束了实地考察,背着行李跟随大部队踏上火车。
临走前一天晚上,陈令闻给他了张记着她家地址的本子,邀请他有空来H市玩。柳逢春不好意思地摩挲手指,将记着自家地址的字条给她。
“我家地址,以后来首都,我带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