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南攻(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齐河清二年(563年)十二月。

    恒州。

    四十年前,六镇起义的烽火,将此地的北魏故都平城,烧作了一片焦土。

    而今,这里新筑的恒州城垣,已远没了昔日的恢宏气象。

    远望着这座小小的恒州城,杨忠已全然找不到了,年少时,初见平城的那份惊喜。

    心中有的,只是一缕老者阅尽世事的淡然。

    打马西向,马蹄在半尺深的白雪里淌过,留下几许痕迹。

    不去看身后紧闭四门的恒州城,不去想四下抄掠烧杀的突厥人。

    杨忠驻马在恒州西山下的石窟前,抬起双目,与那尊数丈高低的佛陀坐相,对视。

    佛陀双目微垂,丝毫不为这四方天地间的生杀之事,而有所动摇。

    终于,杨忠垂下了目光,侧身向身旁打马而至的将军杨纂,言道。

    “而今,我军破齐人外长城。恒州以南,内长城以北,齐人屯戍,俱为我与突厥所抄掠。”

    “我军粮草可已足备?”

    杨忠看向地上积雪。

    杨纂闻声,禀报道。

    “众兵士大掠三日,齐人边民虽贫苦,我军粮草亦足得用。”

    “我军悬师入齐,后无粮草接济,纵兵掠民,本是当然之事。”

    “民为草芥,割而复生,元帅何必怜之。”

杨忠闻言摇了摇头,道。

    “杨将军亦是北地人,此地士民,终为乡人,烧杀太过,究竟失德。”

    他抬头看着杨纂,道。

    “粮草既足,我欲即刻发兵,南攻晋阳,或可稍稍减民之苦楚。”

    “将军可领三千骑东赴灵丘,扼守隘路,为我暂阻齐人幽州西向之援兵。”

    “将军意如何?”

    杨纂不敢违逆,应声言道。

    “但从元帅军令。”

    十二月十日。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