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吕布麾下的兵马,大部分都是兖州豪强士族的私兵部曲,虽然战场经验少,但胜在装备精良。
这次起兵反叛曹操,张邈陈宫等人可以说是将压箱底的钱粮装备都拿出来了。
深知曹操的兵马精锐,故而在吕布的提议下,张邈和陈宫将原本用于军中将领才有资格穿戴的甲胄,全部聚集在一起,挑选出最精锐的甲胄。
同时,又自陈留兵和豪强士族的私兵部曲中挑选出身材高大强壮有力又敢战敢拼的猛士千余人,人皆穿戴甲胄。
号为陷阵!
由陈留豪族高氏一族的悍将高顺统率。
陈留高氏,亦是名门豪族,有名气的如袁绍的大外甥高干,高干的堂兄高柔等。
高顺就是出自这样一个豪门家族,不过跟其他高氏子弟以文为主以武为辅不一样,高顺自幼就对兵法军阵一类感兴趣,尤其最爱诵读《吴子兵法》,对魏武卒颇为钦佩。
张邈亦是知晓高顺之才,故而在打造陷阵营时,力荐高顺为统率。
吕布虽然心中不满,但也并未多言。
毕竟,吕布虽然被推举成了兖州牧,但麾下的嫡系兵马只有来兖州前自带的百余骑,将不过张辽、宋宪、侯成、成廉、郝萌、曹性、魏续。
其中张辽、宋宪、侯成、成廉是丁原时期就跟随吕布的,郝萌和曹性是离开长安屯兵河内时招募的。
魏续是冀州悍将魏越的弟弟,亦是吕布在冀州袁绍处时,由袁绍牵线,迎娶的续妻的弟弟。
当时的吕布,以为长安的妻女皆亡,故而在冀州娶了续妻,以此来换取袁绍的信任。
毕竟,没有家眷的骁将,袁绍可不敢轻易用。
吕布其实是想让魏续来统率陷阵营的,毕竟这可是千余穿甲戴胄的猛卒!
这些猛卒,个人武勇本就不差,如今再穿甲戴胄,至少也能跟百人将相提并论。
光想想就明白,千余百人将成军,这战斗力能有多强悍?
这样一支精锐猛卒,吕布说不眼馋是假的!
虽说是初成军,但陷阵营第一战,就将曹操凶悍的青州兵杀了个人仰马翻。
相据六十日,陷阵营历经十余战,虽然也有折损,但剩下的陷阵士变得更加悍勇了!
而越是眼馋,吕布就越对高顺不满意。
城楼。
吕布看着下方曹操的营寨,泛起了心思。
“高顺,曹操连续五日未攻城,想必是军粮匮乏,不如今夜你随本侯同往劫营如何?”吕布看向高顺,语气如常。
但在心中,吕布却是在想着,若是高顺能死在曹营,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掌控陷阵营了。
然而,还未等高顺回答,面容刚毅的陈宫就反驳了吕布的提议:“温侯,曹操用兵奸诈,而陷阵营又甲胄颇重,倘若这是曹操的诱敌之计,岂不是将陷阵营拱手让给曹操。”
“劫营未必要用陷阵营,高顺颇为武勇,若跟本侯一起,必然能让曹操胆寒!”吕布有些不满,遂又讲起在冀州的往事:“昔日本侯在冀州时,率张辽、魏越、成廉等数十骑冲阵,大破张燕万余精兵,”
“如今只是劫营,如何能比得上破张燕万余精兵时的艰险?”
吕布这话有吹嘘的成分,数十骑冲阵,只是冲乱了张燕本就不怎么齐整的军阵,再有袁绍大军押后,才有大破张燕万余精兵的战绩,并非是吕布仅仅数十骑就破了张燕万余精兵。
陈宫也是知兵的,对吕布的吹嘘暗暗鄙夷。
鄙夷归鄙夷,陈宫留在濮阳的目的,本也有约束吕布的用意:“温侯,陈某以为,可以再等几日。若曹操真的是缺粮,无须劫营,直接出城,让陷阵营冲阵就足够了。”
高顺此时也开口:“温侯,末将不擅长劫营。”
吕布忍不住咬牙,对高顺更不满意了。
什么叫不擅长劫营?
劫营还需要擅长?
跟着本侯走就行了!
见陈宫和高顺都反对,吕布只能无奈放弃了劫营的想法。
而在城外营寨。
曹操却如吕布预料的一般,因为缺粮而烦忧。
“可恨那郑子武,若非截留了曹某的辎重钱粮,曹某又何至于现在就缺粮!”曹操忍不住骂道。
若郑牧没有截留辎重钱粮,曹操少说也还能再撑两个月!
两个月的时间,可以解决很多困难了。
现在是六月,两个月后是八月,省省用就能撑到九月秋收。
戏志才见曹操在帅帐中骂郑牧,心中也是无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纵然曹操有谋,戏志才有计,这粮草不够也难以施为。
“明公,不如暂且与那吕布罢兵,待秋收后再攻濮阳。”戏志才小声提议。
如今已经偃旗息鼓五日,军中将卒每日的吃食也稀了,不过曹操奸诈,告诉将卒天气炎热,因此换成了稀粥。
而稀粥中也有去暑的草叶。
再加上这几日曹操并未下令攻城,这军心倒也稳定。
毕竟,不攻城,还能喝去暑的粥,喝完就躺着睡大觉,这难得的悠闲日子谁又会闹腾?
然而,不论是曹操还是戏志才都明白,这种法子只能瞒一时,不可能顿顿都给士卒喝去暑的稀粥啊!
“罢兵?”
曹操蹙眉。
若是罢兵了,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被镇压的豪强士族,必然会以为曹操输了,又会起异心。
不是曹操不想罢兵,而是这个节骨眼不能罢兵!
“不急!”曹操眼神坚毅:“有文若在,很快就能筹措到粮草。粮草之事不用担心,我等还是先想想,如何将吕布骗出城来!”
就在曹操准备跟戏志才商议战术时,荀彧的信使喘着粗气到来。
“使君,有荀君密件!”
曹操起身大笑:“志才,曹某刚才就说了,文若很快就能筹措到粮草,这不就来了!传令,今日谷米加量,再宰一百只鸡鸭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