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火影忍者的世界里,每一天的训练都是对未来忍者们意志和能力的考验。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又回归到了平常。
日向暮上午跟着日向风训练体能和查克拉的基本知识,下午则听着长老讲着无聊的家族荣耀史。
在日向暮的班级中,学员们的情况也各不相同。
有些学员很快就掌握了提取查克拉的能力,开始了对印的训练中,有些甚至展现出了一些特殊的天赋。
他们很快就晋级去了更高级的班级,去进一步学习家族的忍术。
而同样有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没有感知到查克拉,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跨过这个初学者的门槛,最终不得不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在这样的环境下,日向暮保持着低调,他并不想过早地展露自己的实力,一直表现一个平均的水平。
曾经的他可能会对高级班充满期待。
但经过那次教室的事情,他已经确定,过早的暴露自己的天赋,只会加速自己成为宗家工具人的时间。
还不如在启蒙班级混混日子,再找机会去忍者学校,只有成功去忍者学校,他才能利用自己的先知优势,开启布局。
频繁的白眼探查在课堂事件发生两周后开始停止,日向暮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夜间修行。
白眼的修炼是每天必不可少的。
虽然他好像开启了转生眼,但在目前的阶段来看,好像并没有获得一些特殊的能力,转生眼的加成更多的体现在对白眼的观察能力上。
现在的他,已经可以看到5公里以外的场景,这是非常惊人的。
根据卷轴的记载,日向家族分家的成员,普遍的视野范围是在1公里到5公里左右,宗家成员的上限,往往也就是10公里的水平,而且这是成年以后的数值。
而历史上记载的最优秀的忍者,也是在8岁时才能看到5公里以外。
日向暮记得,作为宗家的日向雏田,视野极限也就是在10公里左右,这么看来,等他成长起来,白眼的能力会远远超过一般的宗家子弟。
而随着查克拉反复冲击着眼睛的经络,日向暮感觉到自己那些细小的经络也在逐渐变宽,查克拉的流动越来越顺畅。
“或许,这是提升转生眼的方向。”
而体术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日常,日向暮对体术训练的重视远超过同龄人,这并非无的放矢。
在他看来,忍者的世界虽然充满了各种炫目的忍术和仙术,但在许多时刻,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纯粹的体术战斗能力。
表面上,忍者们施展忍术时宛如法师,掌控着自然的力量。
但实际上,真正激烈的对决中,他们更像是行走在暗影中的刺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制敌取胜。
就像动漫中,烂大街的火遁大火球之术,根本没打死过几个人,而再厉害的忍者,也敌不过苦无从背后插入。
反应能力和速度,才是制胜的根本条件。
如果再加一条的话,那应该是防御力,而不是攻击力,毕竟很多时候,忍者的攻击其实过于饱和了。
虽然体术训练非常的枯燥和无聊,但每当想放弃的时候,日向暮就会想到那日教室里日向柱的惨状,从而更加努力的修炼。
而效果自然是显著的,日向暮的身体在一天天的训练中,变得更加灵活和强健,反应速度也在不断增强。
而除此之外,日向暮还开启了爬树和踩水的训练,这是训练查克拉控制力必不可少的步骤。
日向暮无法像其他忍者一样去外面的森林进行爬树训练,他只能在家中寻找替代方法--爬墙和踩水盆。
日向暮选择了一面家中院子里的墙作为他的训练对象。而他的确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天赋,第一次尝试,就差不成功了。
而经过了几次尝试,他就可以很轻易地在家中任何地方肆意的“直立行走”。
而更为复杂一点的踩水,日向暮则是找来了一个大盆,装满水,放在院子中央。
最初几次尝试,日向暮都以失败告终。踩水更加复杂,查克拉需要更加精细地分布在脚底,以形成足够的力量支撑身体的重量。
而且,水是会波动的,也就是日向暮需要动态的调整自己的查克拉拉输出。
在这个过程中,日向暮终于遇到了挫折,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查克拉控制失衡,整个人踩入水盆之中。
甚至控制不好,还会导致木盆的损坏,以至于几天的时间,日向暮一连弄坏了八个木盆。
当然,这也让日向暮感到一丝不解,因为他记得在火影中,踩水的修炼时间和爬树应该是差不太多的。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如果是在湖水或者河水中,他早就成功了。是木盆的难度完全不一样,一方面木盆的水太少,很难承受住查克拉的输出。
另外一方面,脚底输出的查克拉会引起水的波动,如果在湖面上,波动会自然散去。
但在盆中,这些水波会在碰到盆时反弹,引起波的叠加震动,无形之中大大的增加了难度。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日向暮还是成功地站立在水面上。也幸好他终于修炼成功了,不然物资领取处的人都要准备调查,为什么一个4岁的孩子总在损坏木盆。
每天,日向暮都会固定的做这三项训练,不是他不想进一步修炼,实在是没有更多的知识。
父母留下的卷轴,只有最基本的三身术。目前的查克拉量还不足以支撑这方面的修行。
日子就这么平静的过,日向暮甚至以为,自己会这样平静的度过到6岁时,变故发生了。
-------------------------------------------------------------------
一个晴朗的午后,当课程结束,同学们如往常一样散去时,日向风却以一种几乎不可察觉的方式,示意日向暮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