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逆案终结(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天启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就在这个临近年末的最后一次朝会之上,费时多日的魏忠贤逆党一案,终于有了结果。崇祯皇帝在朝会之上下旨将之前索拿的逆案一干众人分类惩处。

    第一档,逆案首逆两人:魏忠贤,客氏,依谋大逆罪,不分首从,皆判凌迟处死。

    第二档,首逆同谋七人:兵部尚书崔呈秀,太监李永真,太监李朝钦,宁国公魏良卿,锦衣卫指挥使侯国兴,太监刘若愚,左都督掌锦衣卫事田尔耕。依谋大逆罪,不分首从皆凌迟死律,上恩减等判斩立决。

    其余的入案众人各入不同档次皆有惩处。

    旨意一下,朝堂之中为之一震。

    不过在崇祯皇帝的这份名单之中也有令人疑惑的地方。例如被朝堂众人认为是魏忠贤左膀右臂的原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只被定为第四档落得个抄家罚入浣衣局的处罚。

    。。。。。。

    魏忠贤逆党之案终于算是有了一个结果,但是由此引发的种种余波,却久久难以平复。

    围绕着朝中空出的诸多位置,各方势力都虎视眈眈,一封封的奏折再次涌进内阁,涌上崇祯皇帝的案头。随后的几天,一封封诏书便随着一匹匹快马分赴各地。一名名在阉党控制朝堂之时被贬黜的官员纷纷重返朝堂。

    随着各个位置有了归属,内阁--这个大明文臣的终极目标,也再次进入了杀红了眼的各派官员的眼中。随即,弹劾内阁辅臣的折本再一次的多了起来。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一边在本该清闲的年底加班加点操劳,一边还要不停受到众多朝臣的唾骂。很快,除了内阁首辅黄立极由于被皇帝安抚还能坚持之外,其他几名内阁大臣纷纷以养病为由闭门不出了。

    看着摆在桌面上的那几本言词恳切字字啼血的请辞折本,崇祯皇帝也只剩苦笑着摇头。崇祯本想着让这几个还算听话的内阁成员再坚持坚持,最好等军机处真正建立起来。没想到这些人抗压能力这么差,被朝中官员骂的不敢露头了。无可奈何之间,崇祯在天启七年的年底之前,发旨让朝中高级官员庭推阁臣。

    几经周折之后,最终候选的名单摆上了崇祯皇帝的案头。拿起那份名单看了几遍,在这份名单之中除了一个人的名字之外,其余的崇祯都不认识,当然所谓的不认识就是说都不在崇祯后世的记忆之中。

    不在记忆中,就不能从历史上判别优劣,这就让崇祯多少有些犹豫。而崇祯认识的那个唯一名字,却让他毫不犹豫的从备选的名单之中直接划了去--钱谦益,一个在后世被网友们说了无数遍‘头皮痒’,‘水太凉’的东林领袖。

    。。。。。。

    阴沉沉的天空下,如盐如沙般的雪沫被凛冽的北风卷着,在冻得犹如银镜似的河面上不停的打着旋儿。夹着河道两侧的树木,光秃秃的树梢在摇动中偶尔会发出一阵呜呜声,听着让人更觉寒冷。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