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测试(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本平戎策,朕是用不到了,你一会走的时候带回去,其中的志向还需要你来完成。”赵祯示意一旁的吴内侍将手中袁文绍三年前的那封奏疏拿给赵宗全。

    赵宗全接过之后没有当场看,不过奏折的封皮已经起了毛边就知道赵祯翻越的勤快。

    赵宗全郑重的接了过来。

    “臣,必不负陛下的教诲,好好读阅。”

“我朝历来重文轻武,朕希望这个局面能在你手中改变。谁也不能慢待顾家,蛮待袁家,蛮待对我大周有功勋的社稷之臣。”赵祯给了这件事定下了基调。

    这次宫变的事,赵祯想到了很多。

    杨文广左青芝的表现,还有兖王造反的基础。

    华夏人对于失败是很看重的。

    虽然赵祯这场失败被补救,并不彻底,但是不妨碍赵祯对此进行反思总结。

    他察觉到了兖王起兵的基础,也从杨文广狄青,还有左青芝赖秦理身上看到了武将的忠诚。

    他明白,五代的局面已经过去了,文官虽然不会造反,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货。

    尤其是近年来,屡屡罢黜的贪官污吏。

    这些寒门子弟,确实是穷怕了,一匹饿鸭子,让赵祯看到了事情,但是他知道自己如今只不过是苟延残喘,时日无多。

    所以希望这件事能在赵宗全的手中得到改变。

    “一定,一定。”赵宗全应承了下来,至于他心中怎么想的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赵祯吩咐完主要事情,强撑的一口气放松了下来。立即咳嗽了起来。

    “陛下,你该歇歇。从早晨到现在,您还没合过眼呢”曹皇后一遍说着一遍拍着赵祯的背说道。(汴京有午睡的习惯,朝廷官员,若是闲职,下午没事下了朝就可以提前回家午睡。)

    赵怂怂,嘴唇微动,心中升起了恻隐之心,但是他一直想要的东旭还未曾得到呢。

    但是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要亲笔写下册立诏书才算安心。”赵祯对着在一旁照顾他的曹皇后说道。

    示意曹皇后去拿笔墨纸砚来,并且暗示她不要多嘴。

    也算是将这份功劳当着赵宗全的面给曹皇后。

考察已经完了,他因为立嗣之事纠结才酿成今日之祸,所以此时他不在犹豫了。

    曹皇后此时还没有什么心思,只是单纯的认为赵祯就这么定下赵宗全草率了,之前借着赵祯咳嗽故意岔开话题也是因着如此。

    但是她清楚赵祯的性子,如今只怕也是怕了,所以没有再劝,转头对着一旁的内侍说道,“准备笔墨。”

    “袁卿也来做个见证。”赵祯对着袁文绍说道。

    赵祯这是怕自己明天起不来。曹皇后到时候趁着赵宗全根基浅薄,干预废立之事。

    “诺。”袁文绍点了点头。

    等到赵祯将立嗣诏书写下之后,强撑的一口气没了,瘫坐在椅子之上。

    “朕乏了,你们去吧,袁卿留下。”赵祯对着众人无力的摆了摆手。

    曹皇后连带着福宁殿内伺候的女官都退了出去。

    大殿之中只单单留下了袁文绍一人。

    “朕如今心愿以了,但仍有几事忧心,一者,乃皇后性格强硬,虽然本性纯良,但是朕这么多年阅人无数,深知接触到了绝对的权利之后,人是会变的。尤其如今储君根底浅薄,朕颇为忧心本朝有吕武之患。”赵祯缓了许久对着袁文绍这个近臣说道。

    被刘娥压制久了的赵祯本来就对女子性格强硬有着抵触的心里。

    但是他心中更为忧心的事,曹皇后一位刚强,到时候打压赵宗全,赵宗全也是个能忍的,但是他经历过知道拿其中的滋味。

    他不确定赵宗全能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件事。

    但是没了赵宗全,他也没有时间去选择新君。带走曹皇后也不妥,一来曹家是大周的开国功臣,至今在朝堂,民间,军中都还有不俗的影响力,曹皇后与他多年相伴,是朝野尽知的当代贤后。

    种种思虑之下,赵祯纠结的心里又犯了。

    袁文绍思索着怎么搭话,赵祯也等着袁文绍的回应。

“陛下思虑周全,臣觉得陛下拖付宗室。”袁文绍只觉得赵祯此时隐隐有了托孤之举,知道这件事还是不要牵扯过深,当即出主意道。

    “故而朕想特赐你一诏,许你便宜行事之权。朕要你始终忠于赵宗全,你可能做到。”赵祯对着袁文绍说道。

    “请陛下收回此言,臣以为不妥,陛下先前也说了人心易变,臣年岁尚轻,资历尚浅,心性不定不足以担此大任,还请陛下择选贤良。”袁文绍当即拒绝道。

    这件事就是个屎锅,谁接谁一身骚。

    “卿可有人选?”赵祯询问道。

    “此事非臣所能谏言。”对于这种吃不到肉也得惹一身骚的事,袁文绍是半点都不想粘上。

    “卿有此言,可见心中坦荡,行了你去吧,朕再想想。”见到袁文绍这般说,赵祯说道。

    袁文绍抬头趁着行礼的间隙看了一眼赵祯的表情,然后退了出去。

    赵祯此举只怕有试探的意思。

    “去吧,去吧。这些日子多来,朕老了,也不知道还能有多少日子,你去吧,明日再进来陪朕说说话,你是朕一手拔识上来的,朕权当你是自家子侄。”

    “臣去了,明日臣在进来看望陛下。。。”袁文绍拱手行礼退出了大殿之中。

    今日赵祯的话让袁文绍心中激起了一丝涟漪。

    袁文绍恍恍惚惚的来到了临华门前。

    虽然嫔妃居住的后宫还有迎阳门作为抵挡,但是此时天色已晚,加之情况特殊,宫门还未落钥,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

    不过也不是袁文绍久留之地。

    到了临华门外,袁文绍脚步微钝想起了杨文广今日没有出现在殿上。

    按理来说,这场救驾之功被赵祯给了赵宗全,但是杨文广才是真正的实际功臣。

    就是这救命之恩,赵祯也应当让杨文广与新君多接触接触。为双方建立一个关系的桥梁。

杨文广作为西军在京中的代表以门面,加上这一战的战功。

    此战立功封侯不是问题,甚至赵祯大方些给个公爵,朝堂之上就是有争议,也会因为赵祯遭逢此劫,还有杨文广的资历不会多说什么。

    今日杨文广没有出现在这里,令袁文绍感觉有些奇怪。

    当即拦下了领路的内侍,询问杨文广的情况。

    “老将军负了伤,官家特旨将自己身边的太医拨给了老将军治伤留宿宫中,如今应当在太医院之中。”内侍回答道。

    “能否带我去探望一番,我与老将军同袍多年,我只看看,说几句话,不多停留。”袁文绍询问道。

    “这件事我得去通报一声。”

    “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