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血诏(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袁文绍选人举荐的时候也是做过考量的,对赵祯忠心是首选。其次不要墙头草。

    赵祯御极三十载,对下仁慈,对他忠诚的人并不难找。

    像左青芝这等和兖王没有牵扯的世家子是首选。

    因为他们往往会以家族名声为顾忌,不会轻易叛变,自身又有能力。

    叛军一波波的向着宣佑门发动冲锋,左青芝一边指挥弓弩手还击,一边让属下将宣佑门堵死。

    打退了叛军的一次进攻,左青芝清点了一番人手,算上杨文广调拨给他的四个直一共有五百人,如今两轮进攻过去了各直伤亡不小,足足接近一成半。

    如今他手里能动弹的还有四百多人。

    左青芝恼火的不是折损率,而是很多折损都是不必要的。

    御龙直这些士卒之间的配合有很大的问题。

    “公子这么打下去只怕不行。一旦叛军反应了过来,找来三弓床弩,回回炮还有云梯这些攻城设备,咱们就只有千把人,根本守不住多久。眼下也不会有援兵,咱们要不降了吧,以此作进身之阶。”左青芝从侯府带来的亲兵眼看着周边无人,对着左青芝劝说道。

    “屁话,我左家只有战死的男儿,绝无投降之人。侯三,你若是再敢说一句关于投降的话,我先砍了你祭旗。”左青芝狠狠的瞪了亲兵一眼,语气凶狠的说道。

    若非这个侯三是从小跟着他,又是他奶母子的儿子,他刚才绝对会一刀将他给砍了。

    随即继续指挥着战斗,“你是死人啊,顾头不顾腚的平日里战术都是白学的,他妈的,补防,补防,敌人要上来了。”

    眼瞅着一发箭矢射来左青芝一脚踹倒一个战术动作不规范的刀盾手怒骂道。

    “妈的,宫里的御龙直要是换成神卫军,老子非得打出去叫这群叛军知道知道,老子不是好欺负的。”左青芝一边怒骂着一边,挥刀格挡。

    两轮进攻下来,左青芝越打越是怒火中烧,这群士卒就他妈的全是一群大爷。

    平日里身为天子亲军傲气的不行,一打仗全部露馅。

    御龙直中大部分兵马都是脱离战争久了,日子安逸惯了,早就丢失了身为百战老兵的本事以及血性。

往日的训练大多也是表演性质的。好看是好看了,但是根本不实用。

    不过也不都是废物,袁文绍从神卫军还有他当过指挥使的天武军中抽调了三四百,战斗力最强的士卒补进来,如今是眼下阻挡兖王进攻的骨干。

    还有一部分士卒,本身就是军中的高手,本事还没完全废,以及那些从西军补进来时间比较短的士卒。

    。。。。

    “陛下兖王反了。”杨文广见到赵祯的第一面,一边行礼一边说道。

    虽然着急,但是多年的教养早已经深入到了骨髓,杨文广的举止看起来依旧赏心悦目。

    “噗。”听完杨文广,说的兖王反了,赵祯一时间怒火攻心,吐出一口鲜血来。

    “陛下。”周边内侍急忙围了上去。

    “陛下。”曹皇后见到赵祯吐血也急忙从屏风后走出,满脸担忧的望着赵祯。

    赵祯摆了摆手示意周遭的内侍以及服侍他的女官退下。

    “没事,若是坚守,卿有多少把握?”赵祯先是扭过头对着曹皇后说了一句,紧接着转过头询问杨文广。

    “若是坚守,臣手中还有两千兵马,不过缺少守城器械,最多也就能坚守到明日。”杨文广低下头估算了一下叛军能动用的兵力保守的估计道。

    “如今叛军在拱宸门的布置还不完善,安远门守将是臣的老部下,陛下若有意突围,臣必拼死保卫陛下。”宣佑门刚刚遭到进攻的时候,杨文广对着赵振提议道。给了赵祯第二个选项。

    杨文广跟着狄青,薄鼎臣,甘正德,三位大帅南征北战,他的部下遍布军中,赵祯若是此时下定决心出宫他有把握搏上一搏。

    宣佑门那里此时已经进行着第一波血战,福宁殿之中赵祯听完杨文广说法沉默了片刻。

    随即抬头带着怀疑的眼光看了一眼杨文广。随即又很快的收回来目光。

    赵祯心中天人交战,他是个耳根子软的皇帝,但是心中还有顾忌,离开了汴京,他能依靠谁。

西郊大营的将军,他们会不会挟天子以令诸侯。

    五代十国,唐末乱世,以及更早的三国,两晋。武将的信誉度早已经被折腾光了。

    当权者只要是熟读史书就不敢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依托给武将。

    自家的江山是怎么来的,赵祯心知肚明。

    曹皇后在一旁看不下去了,眼下她也没有什么可忌惮的,开口道,“陛下如今还有机会,还是早做决断。”

    “朕这身子,只怕是经受不住颠簸,朕写一封诏书,还有兵符托人送出去,卿派人护送一程。”赵祯知道这时候不是犹豫的时候,下定了决心扭头对着杨文广说道。

    “陛下打算托付给谁?”曹皇后询问道。

    “当今宗室,距离汴京最近的宗室就是禹州赵宗全。”赵祯说道。

    “如今他就在京郊城西,来回不过半天的功夫。”

    皇城司并不是铁板一块的。

    皇城司正副使,向来都是直接面对皇帝的。

    皇城司正使的情报来源大多都在汴京,军事方面由副使负责。

    这是自从西夏立国后,赵祯专门从皇城司之中剥离出来的。

    这些年战争不断,郭恺手中的人手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郭恺的耳目众多,情报来源比李弼的还要高效。

    所以当日李弼才不敢瞒着赵祯。

    “快取笔墨来。”曹皇后见状连忙招呼周遭服侍的宫人拿笔墨来。

    “不用了。”赵祯制止了宫人的行动,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顾忌体面了奋力撕下衣袖,一口咬破指尖,就近找了个桌子以指代笔,以血代墨写了起来。

赵祯的举动让众人心中一惊。

    帝后的说话,杨文广并没有参与进去。

    “朕在宫人中找人传诏,这是赵宗全如今的位置,还要劳烦卿,找人护送一程。”很快赵祯便写完了血书,夹着一封书信走了过来,他一边擦手指,一边示意曹皇后将用血书将兵符包裹起来,寻找可靠的人托付。

    “有谁愿意去传诏。”曹皇后在福宁殿中聚集的宫人中询问道。

    众位宫人都知道这是个危险的活,都没有胆子敢应下。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