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袁氏宗亲(欠(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薄鼎臣长子,在十余年前为了掩护波鼎城突围,便殁了,只有一女。

    所以袁文绍眼前这个,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保国公府的继承人。

    薄家小子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袁文绍,一点也不认生。

    “几岁了,叫什么名字,可读过什么书。”袁文绍询问道。

    “回禀世叔,小侄年有六岁,名,璟颐,没读过几本书,只识得几个字罢了。”

    薄家小子一一回应。

    六岁半的年纪,谈吐有致,没有慌张急切,条理清晰,已是难得。

    袁文绍扭头对着薄鼎臣说道,“不是徒儿夸他,这孩子如此年纪不怕生,言语清晰,可见教导有方,称一句龙驹凤雏也不为过。”

    薄鼎臣摆了摆手道,“你呀你,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一天就知道说好听哄我老头子开心。”

    薄鼎臣虽然在谦虚,但是嘴角的笑意早已经压不住了。

    “我记得你前几年得了一个女儿。”薄鼎臣话题一转问道。

    “是,今年才三岁半。”袁文绍嘴上回到,同时心里在想薄鼎臣此话是什么意思。

    “不会是想和我定娃娃亲吧。”袁文绍看了看薄璟颐心中暗暗想到。

    他明白薄鼎臣想要寻找一门可靠姻亲的迫切。

    薄鼎臣门生故吏无数,但是可惜了,薄家的下一代,缺少领军人物,基本上就算是毁了。

    如今的薄家是全凭薄鼎臣一人撑起来的。

    不过薄鼎臣年岁已高,又伤病不断,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还有几年好活。

    薄鼎臣点了点头,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袁文绍见薄鼎臣止住了话题。

    二人畅聊至入夜,袁文绍才起身告辞离去。

    从薄鼎臣那里回来后,袁文绍又恢复了宫里,军营,侯府,三点一线的生活。

    不过就是朝堂之上,伐夏的声音逐渐的多了起来。

    但是相对的反对声也不小,富弼已准备不充分驳了这条提议。朝中超过半数的人都反对,所以罚夏的提议被暂时的搁置了。

    同时朝堂上下力劝赵祯立嗣,别想这些有的没的,把下一任的皇帝人选确定好,才是当前一等一的大事,因此时赵祯被气的好几天没有上朝。

    袁文缨在袁文绍的府上办起了秋社,邀请了自己的小姐妹们一起玩,偶尔还玩些连诗什么的。

    一转眼便到了十月一日,宰相及以下的文武官员,领受管家赏赐的衣着棉袄。(官服的。)

    像袁文绍这些三品以上的,还额外给了几只羊还有一些锦缎布匹。

    这也代表着冬日即将到来。

    各家也纷纷在这一日之后的十月初三到初五,出城祭祀祖先的坟茔。

    若是外地当官,坟茔没有在京的,也都在家中祭拜祖宗的排位。

    这一日宫中也会派出车马,前往道院祭奠,紧接着便会去洛阳朝谒陵寝。

    皇家宗室的车马,也和寒食节的时候一样前往大周诸位帝王的陵寝前祭拜。

    同时自这一日起,京中各家都举行暖炉会。

    毕竟寒冷冬天马上就要到了。

    十月初三,这一天虽然不是法定的假日,但是要祭祀祖宗所以不用请假,官家专门辍朝一天,方便臣子们行动。

袁文绍跟着袁家的队伍朝着袁家郊外的坟茔走去。

    袁德这个族长走在最前边,紧接其后的便是袁文纯这个宗子和袁文绍这个封爵之人。

    众人乘坐马车,牛车,驴车,组成了一支具有四十多辆载具的庞大车队。

    袁家嫡系一脉,如今也就剩下了袁德一家子。但是袁家的旁支足足有六房。

    袁家自第一位忠勤伯开始,到袁文绍,已经传承了四代了。

    如今传承将近百年,袁家族人,也都逐渐的数量庞大了起来。从第一代忠勤伯和他的两个兄弟开始,至如今,在京中的袁氏族人,至今已有数百之众。

    这其中,混成各式各样的都有。

    有混的好一些的,如今身上还有五品的官职,有的就在平昌侯府和忠勤伯爵府帮忙。

    有骨气一的不愿意求助两府的,如今甚至都快混成了贩夫走卒。

    车队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