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袁文纯也是难得的上进,之前受了荫封之后,也就好好干了几年,后来就挂了个散职虚衔,相当于提前进入养老生活。
“可要儿子做些什么?”袁文绍接话道。
“不用,你好好做你的事就行,家里的事不用你管。我已经托人在兵部给他弄了个主事的差事,看看他的能力,若是以后有好机会了再说。”袁德说道。
如今的兵部调兵权和指挥作战的权利已经被悉数剥夺,只留下了对厢军民兵这些战斗力不强的地方军队的管理权,以及一些后勤保障,测绘地图一些具体事务。
所以袁文纯点兵部主事的差事也就比他之前挂个散职好一些。
军队真正的实权在枢密院,但是枢密院又没有一兵一卒,日常操练权在三衙,但是三衙又没有调兵权。
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忠勤伯爵府内,袁文绍听到了外面丝竹鼎沸。
袁文纯带着人不一会便将彩楼装饰好。
袁家朝着月亮在的地方,设下香案,请出神像,摆上贡品,点燃红烛,依次祭拜月神。
女子求,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男子求蟾宫折桂。老人求福寿安康。已婚的求多子多福。
“不愧是华夏人,什么都想求一求,平白给太阴星君强行加上了很多职能。”袁文绍暗暗吐槽道。
等拜月结束之后袁家众人登上彩楼,楼上早已有备好了宴席。
时不时的侍女走上前来,添酒添菜,更换碗碟。
河流的另一边,袁家请来的舞女们,舞动起来,丝竹管弦之声隔水传来,倒是别有一番意境。
月饼在如今还是宫廷流行的奢侈品,还没有在民间普及,袁家的月饼有一部分是厨司做的,一部分是昨日皇帝赏的。
平民百姓过节必不可少的就是酒了,如今正值一年两次的新酒上市。(一次八月十五,一次四月初八。)
所以酒这种随处可见的东西便是过节必不可少的。
吃过饭,赏完月,玩了一些连诗的小游戏。
“爹爹,咱们出去放河灯吧。”袁文缨对着袁德撒娇道。
“好,好,好,咱们一会就出发。”袁德宠溺的说道。
因着袁文缨不断的催促,一家子一起出门。
今夜就连外城都是灯火阑珊,比平常喧闹超过十倍。
今晚的夜市不会结束,可以通宵达旦的嬉闹玩耍。
袁文缨和庄姐儿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河灯放入五丈河之中。袁文绍在一旁护着生怕两人,一个没站稳不小心落水了。
然后一家子,就在夜市中闲逛了起来。
此刻街上,有吐火的,有打铁花,还有杂耍,扮作嫦娥的。
“二哥哥,那个灯笼好漂亮。”袁文缨指了指一个摊位上的花灯对着袁文绍说道。
袁文绍定睛瞧过去,一个千角灯式样的花灯映入眼帘,造型精致华丽,夺目吸睛,确实不是凡品。
“老板那盏灯笼怎么卖啊。”袁文绍走上前询问道。
“此灯非卖品,若是公子能猜出灯谜,那么老朽分文不取,若是不能还请公子看看别的。”小摊老板道。
“可否一试?”
“公子自便。”
袁文绍走上前,只见那件千角灯下缀着一纸条,正面写到,“婆媳戴重孝。”背面袁文绍翻过来,“打一句口头禅。”
袁文绍稍稍思索片刻,“没工(公)夫。”
“恭喜公子,灯笼您拿走。”小摊老板很是大气,也没有耍赖。
“多谢。”袁文绍一拱手说道
扭头将手中的千角灯递给袁文缨,然后又从怀里摸出了一两银子放在了小摊的桌子之上。
“您这是干什么?不能要,不能要。”小摊老板连忙推辞道。
“汴京大,居不易,你就拿着吧,这样我再拿你个小宫灯。”袁文绍看到了怀中庄姐儿眼中的羡慕,所以跟着老板说道。
然后走到一边,选了一个精致的小宫灯递给怀里羡慕,但是不说话安安静静的庄姐儿。
庄姐儿拿到灯笼很是高兴,的亲了袁文绍一口。
袁文绍如今也是朝廷重臣,自然也不在意这一点点银钱,虽然灯笼是赢的,但也确实如同袁文绍所说。
汴京大,居不易。在汴京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一个月至少得两贯银子才能达到最基本的温饱水平。
这家摊位的灯笼不错不错,显然是用了心思的。
“二哥哥那里。”袁文樱跑到一处卖首饰的摊位前比划着。
老板见到来人,也很有眼力见的,见到袁文缨身上的装扮就知道小姑娘看不上他摊位上的东西。只是好奇的看看。
夜市看的差不多了,众人也就打道回府,如今酒楼瓦肆中全都是人,所以袁家众人也就没打算挤进去凑这个热闹。
袁文缨的侍女手上都拿着一些精致又不怎么贵的小玩意。
回到忠勤伯爵府,大致到了晚上十一点。
因为明天还得上朝,所以华兰和袁文绍便回了府里。
马车上,袁文绍听从华兰的劝告,枕着她的大腿,睡了过去。
。。。。
天武军的事情不多,袁文绍每日日常上下班打卡,时间过得很快。
平昌侯府的店铺准备的差不多了。
十月初九,贺庄氏老太太拜访盛家,下午华兰就被叫回了家。
如今华兰是侯府夫人,大章氏还没来得及要磋磨她,就被袁文绍给按死在了摇篮之中。
不过女子就医困难重重,害怕惹人非议。华兰回家也就随意的找了个借口,不过是跟着车马直接进了盛宅。没有让人瞧见里面究竟坐的是谁。
“贺家老太太没走吧?”华兰下了小声的询问着等在侧门的王若弗。
但是语气中带着些急促。
“没有,还在你祖母那里呢。这就是贺家的马车。”王若弗回答道。
还是如同原来那样,贺庄氏老太太给华兰诊脉,留下了明兰和贺弘文。
如今明兰还未到十四,盛老太太虽然开始给明兰挑女婿了,但是倒也不着急,主要是他们几个大人要谈话,不适合他们二人听。
另外两个老太太都有心思撮合,所以便都留下了。
“你孙女没什么事,就是上一胎伤了元气,身子弱了点,太医院给的方子我看过了,就是太温补了,照着那个吃,得个一两年才能调理好身子。”贺老太太诊完脉对着祖母说道。
“有你这铁口直断,我也就放心了。”盛老太太平复心情的摸了摸胸口说道。
王大娘子也长舒了一口气。
“按照我这个方子吃,不到半年,就基本上养好了。”贺老太太给了期限。
“多谢贺家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