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西北出事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薄大人留步。”

    薄鼎臣匆匆赶到枢密院,刚要跨进门,就被人叫住。

    薄鼎臣将迈进门槛的脚收了回来,一回头看到了叫清楚他的人正是皇城司使李弼。

    “你怎么在这?”薄鼎臣问道。

    皇城司在东边,枢密院是西府在西边。按理来说李弼不该在这边。

    因着军方和皇城司合作不少,二人没少打交道,关系还算亲近。

    李弼怀里夹着好几份奏折,卷宗,见了薄鼎臣也来不及寒暄请安说道,“大帅,事情紧急,官家叫进福宁殿,田枢密和张副枢密来不及等您,已经进去一刻钟了,是官家让我去取些东西,咱们一起走吧。”

    薄鼎臣门都没进,便跟着李弼朝着垂拱殿而去。薄鼎臣一听是官家的吩咐便没有再多问。

    薄鼎臣前些日子休假结束得了差遣,刚升了枢密副使。如今也晋升成为了执政的一员。

    “这是出了什么事了?急急忙忙的把我们都叫来?”薄鼎臣问道,他此时还是一头雾水。

    传话的时候没说,只说事情紧急,官家罕见的动了怒,便急着召见诸位宰执。

    “回大帅的话。”李弼跟在薄鼎臣身后亦步亦趋。

    李弼对这些小细节一直很在意,不论什么时候做事谈话,行为举止让人很是舒服。

    李弼低声回道,“河东路经略使刚刚奏报,甘大帅在西北吃了败仗,官家这会子火气大的很,请大帅留意。”

    李弼话还没说完便住了嘴,他注意到了从一旁经过的几个小宫女。

    薄鼎臣一听心里便有了成算,没有避着皇城司,那定是甘正德在西北急功近利,只怕损失还不小,不然也不会惊动官家。

    薄鼎臣和甘正德一路交流着情报。进了内廷之中这才停了下来。

    到了福宁殿门口,薄鼎臣进去报名。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薄鼎臣就是再着急也不会行差踏错。

“臣,枢密副使薄鼎臣拜见陛下。”薄鼎臣在殿外拱手道。

    “进。”殿内传来了赵祯的声音。

    薄鼎臣一进去便觉得气氛有异,赵祯没有像往常那样坐在正座上。而是坐在了书桌后。

    “公辅来了,坐。”书桌之后传来赵祯的声音。

    薄鼎臣看过去,宰执已经到了一半,韩章富弼等人都在,枢密院的几个留守的也都在,都各自按照自己的位次坐好,各自身旁的小茶几上都放着茶碗。

    薄鼎臣趁着行礼的间隙,悄悄的打量着赵祯,只见赵祯身穿浅青常服,头上只有一只碧玉簪。面容宽和,若不是在这皇宫之中,别人也只会以为他是一个平常的老人。

    也不见发火的迹象,只是气色不好,眼色灰暗。

    薄鼎臣坐下。李弼行过礼后便走到赵祯的身后站着。

    殿中静悄悄的。赵祯喝了一杯茶,叹息一声说道,“公辅,来迟了一点,没听到刚才稚圭(韩章)的奏说。”

    因着是小会,所以赵祯嘴里也都喊的个人的字表示亲切。

    “甘正德轻敌冒进,擅起刀兵,不但折了三万大军,还差点丢了银州。夏州的布置也都丢的差不多了,我大军兴起,集结四路钱粮供应者二十五万大军,却被他轻敌冒进,遭受大败。河东路收纳的散兵游勇不下千人,有的瞎眼,有的断腿,还有不少在百姓家里提鸡牵驴,宰牛杀猪。。。。”

    赵祯忽然提高了嗓音,“朕只以为他们是去剿党项匪,哪知道他们自己会变成土匪呢?”

    “咳,咳,咳。”赵祯强撑着说完,嘴里却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李弼连忙上前帮着抚着赵祯的背。

    赵祯则趁机观看着臣子们。

    富弼不安的挪动了一下身子,然后看了一眼薄鼎臣。

    他知道赵祯这是气急了,自从好水川之后,周军哪里有过如此大败。

甘正德是他举荐的,目的就是为了和韩琦抗争,不让官家在军事上依仗着韩琦。

    文彦博被他逼得当了西京留守,但是他走之后留下的权利空缺迅速的被韩琦给补了,而且势力更胜过文彦博。韩章也比文彦博要更难对付,富弼一直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苦楚。

    王尧臣虽然病重,但是薄鼎臣入政事堂,韩章的势力一点都没有缺失。

    富弼念到此处,正打算起身请罪。

    “彦国这与你无关。”许是看出了富弼的动作,赵祯缓了缓出言安抚道。

    “臣有失察之罪。”富弼起身道。

    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失察罪定下,让这一张轻轻的揭过。

    “朕以为个人是个人的账,让他坐镇陕西诸路也是朕的旨意。朕是心里难过啊,想他甘正德,曾经也是一员骁将,李元昊在时,和韩章抵御西夏,大小百战,就是小腹都扎透了也不退。如今怎么成了这样,稳重了一辈子,就是败也是小败,到老了竟然如此轻敌冒进,贪功怕死。”赵祯感慨了一声。

    “你们知道是怎么败的吗?进了圈套之后他只顾着自己逃命,若是他能稳住,也不至于让三万大军就这么给葬送了。”赵祯在为三万人的生命逝去而惋惜。

    众人听着赵祯的话,都没说话,各自在心中打着腹稿。

    “甘正德的过错之后再议,不说这些,如今是想想该怎么善后的事。”赵祯暂时压下。

    “陛下,臣以为该议和,臣自请亲自入西夏议和。这场仗咱们不好受,西夏国小民弱只怕更不好受。双方以现有的边界划分。重开榷场,建立贸易,暂时止戈。”富弼请缨道。

    这毕竟是他惹下来的乱子,所以自请前去安抚。

    “臣以为不可,西夏小邦寡廉鲜耻,畏威而不怀德,陡然获胜,必然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须先取得一场大胜,再谈议和。”薄鼎臣出言建议道。

    “臣愿请战西夏。”薄鼎臣同样请缨道。

    最近十来年大周天灾人祸不断。各地都有流民起义。打出去是不用想了,但是诱敌深入在自己的地盘打一场还是可以的。

    赵祯听着沉吟不语。底下宰执们各有各的主张。他不由得有些气馁,西夏撮尔小国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蹦跶了这么多年,与西军数十次大战互有胜负。

    到如今也只有薄鼎臣拿下了银州和半个绥州,半个夏州,加上原本打下来的半个绥州,定难五州才收复了一半。可是随着半个夏州的失守,西军的战力没有个两年根本别想着能缓过来。

西夏的兴庆府,灵州城,依旧遥遥无期。

    赵祯纹丝不动的端坐着,反复思量良久,垂下眼睑,透了口气。

    没有说话,听着下面宰执的议论。

    “先打再谈。”赵祯听从来薄鼎臣的建议。

    “公腹从西北刚回来还是歇歇吧。再一则从这里带军过去”赵祯吩咐道。

    “让杨文广,抽调两万人过去吧。”赵祯思虑再三下定了决心。

    “官家英明。”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