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糖,这老头子,又在抽什么风?(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朱棡与朱棣对视一眼,随即瞪向这个锦衣卫,这锦衣卫也是一突,随即识趣的退了下去。

    他就是一个带话的,而且朱标也没有强制要求,话带到了,监工这个问题,反正不是他的事。

    等这个锦衣卫下去,朱棡与朱棣无奈继续开始吵了起来,只是声音不大,神情也是无比痛苦。

    朱标来到前面,李恒已经拿着糖走了过来。

    “公子,这便是糖,这是福建那边上贡的黑糖,还有蔗糖。”

    朱标看着眼前的糖,黑糖其实并不是黑,而是一种偏黑的褐色,蔗糖也是棕色偏黄,朱标眉头一皱。

    “没有白色的糖?”

    “禀公子,没有。”

    朱标这下疑惑了,明朝的制糖工艺,应该是有很大进步的啊,已经是有白糖出现了,难道不是在明初?

    朱标这里就不知道了,大明制作白糖的工艺,是在嘉靖年间出现的,那种工艺被称为黄泥水淋糖法,在天工开物之中也有记录,也是因为用这个工艺去除了蔗糖中的杂质,糖才呈现出洁白色,并且口感更好。

    朱标想不明白,也不再去想,制糖工艺在现在或许难,但在前世,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想要制作出那种很细的白砂糖,如今有很大的难度,但只是将糖提纯,朱标还是知道的。

    既然这个糖现在还没有这个工艺,朱标已经在想着,得找个时候把白糖给制作出来了。

    凭借着白糖的外表,以及更好的口感,他相信,这玩意,指定能够畅销,毕竟糖可是必须品。

    “拿下去吧。”

    朱标没有说什么,李恒也不敢问,心中虽然疑惑,但还是直接拿了下去。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会,朱标叫来蒋瓛。

    “还有多久到句容?”

“禀公子,按照如今这个速度,还需要差不多两日时间才能到。”

    朱标一阵无奈了,这次出行,沿途经过哪些地方,都是制定好了的,当然,路上他也能更改,只是朱标也懒得去改了。

    现在朱标在犹豫要不要加快速度,他本来是准备一边走,一边看看风土人情,百姓真实一面的,但按照现在这个速度,两三个月时间,别说返回了,能到目的地他都觉得很好了,明显不现实。

    不过片刻,朱标就有了决定。

    “通知下去,加快些速度。”

    如今在应天府内,朱标也没有太多想要看看的心思,毕竟在京师附近,看见的怎么也不可能太差,毕竟是天子脚下。

    等出了应天府,再放慢脚步了,这是朱标的想法。

    然而正当朱标准备加快速度,数道身穿锦衣卫的人快速奔来。

    护卫朱标的人顿时进入戒备状态,朱棡与朱棣也不再继续‘争吵’,而是来到朱标身旁,蒋瓛更是来到队伍前方。

    “来人止步!再敢前进,杀无赦!”

    虽然只有五人,但蒋瓛依旧不敢大意,所有的护卫直接拔出刀,一部分人直接拿出了火铳,以及弩箭。

    在朱标身边,已经靠拢了十多人,而所有人呈现出来的阵型,若是从上方看,则是一层一层的将朱标护卫在最里面。

    奔来的五人不敢有丝毫大意,当即远远停下,领头一人继续赶来。

    “锦衣卫千户陈翔,求见殿下。”

    陈翔将自己的身份证明交出,蒋瓛核对之后,又对陈翔进行搜身,并将身上锋利之物全部拿出代管,随即带着陈翔往朱标走去。

    “殿下,人已核实,为锦衣卫。”

    蒋瓛说完,来到朱标身侧,依旧满是戒备的紧紧盯着陈翔,一只手握在刀柄之上,只要陈翔有丝毫异动,就会拔刀相向。

    即便陈翔的身份确认无误,即便已经搜身,陈翔身上没有任何外物,但蒋瓛在内护卫朱标的锦衣卫,依旧没有一人放松警惕。

在蒋瓛眼中,别说是陈翔了,哪怕是毛骧来了,待遇都是一样的,毛骧在这种时候但凡有出格的举动,直接就会被杀。

    如今在外面,与在宫内完全不一样,蒋瓛在内的所有人都非常清楚。

    陈翔随即跪拜在朱标身前,双手举起书信。

    “锦衣卫千户陈翔参见殿下,此乃皇上亲笔书信,请殿下亲启。”

    朱标想要去拿,但李恒更快,双手接过,传递到朱标身前。

    朱标顿时微愣片刻,随即也是笑了,此刻他才知道,无形中的规矩,好像真的不少,他即便是太子,也不是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

    朱标将书信拿在手中,看完之后,一脸的沉重。

    “都先下去吧。”

    蒋瓛等人带着陈翔来到周边,朱标身边只剩下朱棡与朱棣,正在两人疑惑之时,朱标的声音骤然传来。

    “这老头子,又在抽什么风?这是杀瘾又犯了?”

    朱标的一句吐槽,顿时让朱棡与朱棣都是身子一颤,两人直接看向别处,完全不与朱标对视。

    现在事情很显然,这是朱元璋与朱标之间的事,他们是一点都不想插入进去,两个都不是他们能够惹得起的,别说插入进去,知道得多了,两人都觉得不好。

    朱标并没有去理会两人,而是在想着朱元璋信中所说的,他是真没有想到,已经一年多的事情,朱元璋都还能找出来。

    在朱标看来,这件事就不应该这么处理,想要解决那些人,好歹换一个理由啊,反正理由多的是,弄一些死罪甚至诛族的罪出来,完全就是轻而易举。

    现在又将这事拿出来,这不是旧事重提吗?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朱标都服了,朱元璋在这块咋这么轴,别是又被愤怒所影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