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机会(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当李昭初来汉中时,汉中诸多官员多是惶恐不安,生怕这位太上皇当年的心腹爱将与他一个德行,会不断征发兵卒,加派税赋。

    虽然李袭誉与众人打了包票,可这天下大乱的时节,谁能信得过谁?

    在惴惴不安之中看着李昭滞留超过十日,诸多官员仍旧不敢掉以轻心,仍旧保持着兢兢业业的架势。

    饶是此时公事不多,可姿态总要做出来,免得授人以柄。

    每日里公门进出鱼贯不绝,公房纸笔消耗不断,虽说没干什么实事,可至少看起来颇为忙碌。

    当李昭驻扎南郑超过一月后,习以为常的众人便难免懈怠下来。

    这一个月未免太过清闲了些。既没有什么赈济流民、收拢亡散的新政、新令,便连吏员汰换、召集述职这等公事也没安排。

    西城郡,石泉县县衙。

    县令石冲此时正优哉游哉的徜徉在后院之中,看着自己栽种的秋菊盛开,满心欢喜。

    小院之内,秋风渐凉,可因他栽种得宜,居然在这近冬时节仍旧看得到姹紫嫣红。

    石冲一身白衫磊落,自扛着小巧的花锄在院中忙碌,怡然自得。

    他本非世族大家出身自觉晋升无望,又仰慕魏晋风骨,眼见最近没了什么差事便难免安逸下来,开始修身养性。

    片刻后,幕僚老友上了门,对石冲禀报了衙署一应事务和来往文书。

    行台尚书府仍旧没有发出什么信令,既没有大规模的征发徭役,秋粮也未加征,倒是岁月静好。

    “呵,这位巴蜀公顶着偌大名头而来,带兵驻于南郑,前些日子还真让人紧张。”

    石冲听着一切照旧的衙署摇了摇头,为自己前些时日的惴惴不安感到好笑。

    他本以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却不想雷声大、雨点小。整整一月下来,这位汉中道行台尚书令仅是复制了一番故隋的人事安排,除此之外再无动作。

    不过这样也好,天下大乱、生民涂炭,能不在汉中瞎折腾的主官便也算是好官了。

反正也已晋升无望,唐王南下时他们离得太远,连个投效之功都没捞到,直接被唐王换给了这位巴蜀公。

    能怎么办?自认倒霉就是。

    那幕僚名唤魏兴,是个寒门子弟,早年与石冲是旧交,石冲任县令后便将他提拔在身边听用,两人倒也默契。

    魏兴站在石冲身后,思忖道:“可据郡衙那边的人传说,那巴蜀公月余里忙碌得很,经常召右仆射等人商议。怎就到现在还没有政令下来呢?”

    石冲摇了摇头,讥讽道:“老友,这肉食者鄙的说法,你莫非忘了?

    “诚然,那李袭誉是个骨鲠正直之人,可到底实务如何?天知道!

    “当年,晋时王衍等人清谈也能数日不止,可于国于民又有何用处?”

    石冲放下花锄,拍了拍手中泥土,感叹道:“唉,本该是建功立业、匡扶天下的时节。却不想,七尺男儿却摊上了这样一群主官,只能流连于这花丛之内。今生,怕是无缘功名喽……”

    正感叹间,门外忽然传来了管家的叫嚷。

    “阿郎!魏生!信报,南郑传来的信报!”

    管家举着一封信报小跑着进了院子,连忙递交到给魏兴,随后看着石冲喘息道:“南郑来的吏员顺汉水东来,刚到县衙,只说是尚书省下的指示……”

    石冲闻言劈手从魏兴手中夺过信令,重又紧张道:“还是来了,还是来了!征召民夫还是加派秋粮?

    “莫要征兵就好,莫要征兵就好……”

    石冲口中念叨着,一目十行看罢信笺,忽然开始发愣。旁边,魏兴有些心急,催问道:“县尊,如何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