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势(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李子雄等一众人也在纷纷劝谏,当然自也有支持杨玄感的将领、官员与之持相反意见。

    韦福嗣在一旁静观其变,依旧不置可否。杨玄感问到他头上时,这位大才仍旧似不偏不倚的各自陈说了利害,却并未表达出任何政策上的偏向。

    最后,杨玄感一番思索,选择继续攻打弘农。

    和弘农宫防守松懈、内里粮食积累甚多这些原因相比,杨玄感执意攻打弘农的理由其实很有说服力——弘农太守王智积骂我!

    于是,在这争分夺秒的紧要关头,杨玄感率十万大军开始攻打弘农。

三日后,一无所获的杨玄感决定继续西进。

    然而此时,他彻底失去了机会。行至关乡时,宇文述、李昭、卫文昇、来护儿、屈突通等军均已追至。

    杨玄感队众太过庞大,行动迟缓,追兵紧咬的情况下他不敢继续西行,将大军完全展开,布阵五十里,以图喝阻官军。

    各路官军追击而至,均是星夜兼程,故而并未急着发动攻势,而是与杨玄感对峙扎下营寨。

    深夜,李昭军营内。

    杨善会刚刚拜别李昭,行色匆匆。此时,他还要再赶去卫文升大帐予以请示。

    李昭在帐门口看着他的背影,微微蹙了蹙眉。

    这杨善会也算是世家子弟,才学能力确实出挑。李昭今天本是做了些许试探,结果对方却丝毫没有接茬的意思。

    虽说不会失望,可李昭到底还是觉得遗憾。天下崩解在即,自己的影响力却还是不够。

    不过,这也急不得,这是先天不足。从东汉开始,豪族、门阀就已经愈发强势,这股门阀贵族政治兴起可是数百年光景。到现在几乎成了每个人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

    像老刘当年斩白蛇起义的出身,想要在这个世道里真正的熬出头,着实困难。因为更加广大的读书人、世家子不会前来投奔支持。没有这些人的支持,现在就失去了人才基础,和极为广大的政治、军事基本盘。

    想要从头熬出来,太过困难了些。

    现在凭借一连串的功勋和皇帝的赏识,李昭勉强算是一颗帝国将星。可说实在的,也无非一个军头罢了。

    想让这些文官投效,尤其是这些家世不凡的文官投效,太过理想化了点。

    正感慨间,武士彟却是出现在了李昭眼前,经过连番磨合,这位老哥倒算彻底融入李昭班底了。

    李昭连忙将武士彟让进营帐。后者也不多客套,直言问道:“郎将,这叛军覆灭在即,接下来该如何行止?”

    李昭没急着发言,反倒是问了武士彟的意见。

    武士彟看着李昭好一会儿,随后才对李昭审慎道:“某观郎将此前似有谦让之意,并未第一个主动追击杨玄感。此时此刻,扎营所在也是诸军最后。似不欲争功……不知,某猜的可对?”

李昭点点头,这本就是他释放出来的信号,自然不怕旁人猜出来。

    但武士彟却随后大摇其头,劝谏道:“但郎将不该如此。”

    “为何?”李昭蹙了蹙眉头,但仍让武士彟说了下去。

    “郎将当知,此时这洛阳左近,所有将领的一举一动,都是被皇帝看在眼里的。

    “皇帝不怕将领争功,尤其不会怕郎将这等将领去争功。但就怕将领互相结党。

    “另外便是……郎将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