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还师(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聊尽人事而已……

    忽然,有侍卫入内禀报,说隋营中有人趁夜叫门,城防军将其用绳索束上。其人自称隋廷中枢要臣,有机密事求见谋主。

    乙支文德与城主拔胡康对视一眼,随即命人将来人带了过来。

    斛斯政气度从容,即便行走于敌国城中,却仍颇有天国上朝大臣的风度。他见了乙支文德和拔胡康,也只是恭敬行礼,并未表现的太过畏惧。

    乙支文德用汉语问道:“尊驾何人?何以教我?”

    斛斯政没有急着作答,反问道:“若某所料不错,谋主及城主想必都在思索巷战之法了吧?”

    两人一动不动,只是凝视着斛斯政。

    斛斯政没有再做高深,叉手又行了一礼,道:“某有一计,可退隋朝大军。但,需高丽王应下一事。”

    “何事?”

    “保某性命不死,留某于高丽避祸。”

    “好,我等可代王上应了。”

    三日后,清晨,有辽东城头兵士发觉不对。

    隋军大营一片死寂,往日里不断袭来的冷箭和小规模攻势也都不见了。

    回禀至城主府后,乙支文德和拔胡康等人仍旧不太相信,他们不敢相信几乎已指日必胜的隋朝大军,当真就此退了,只因那文官的一封书信?

乙支文德命令高丽军于城中鼓噪挑战,隋军大营依旧无动于衷。

    “再等等,我只怕是隋军设下的计策,一旦开城出兵,他们会趁机抢攻进来。”

    拔胡康按下了乙支文德派遣斥候出城的提议,后者也一直有此担心,那斛斯政此时仍旧被软禁看管。于是,乙支文德选择遵从。

    如是第二日,在乙支文德的建议下,斥候及马匹被用绳索坠出城去,数十名斥候开始远远侦测,甚至有胆大的斥候驰入了隋军营中。

    整个隋军却仿佛凭空蒸发了一样,数不清的军资、器械、攻城器具堆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都无人收拾,规整的摆在原地丝毫不动。

    可即便如此,辽东城内仍然不可置信,仍旧未敢轻易追击。直到两日后,在乙支文德的力劝下,辽东城才终于开了城门,出兵数千人开始向西追击隋军。

    可隋军到底兵众,追击的高丽人与被追击的隋军后军相距近七八十里,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后撤。

    直到辽水畔,在确信隋朝那位神仙般的皇帝确实已经渡河西归后,高丽大军才算真正有了勇气。

    开始追击、攻杀隋朝后军。

    此时,隋军后阵仍有数万人,可此时已没人有什么心思与高丽交战。主力只求尽快渡河,最后有数千老弱病残被高丽军追杀俘获。

    至此,第二次征高丽之战,宣告结束。

    西归的御驾中,杨广攥着一封书信面沉似水,纳言苏威和太史令庾质跪坐在皇帝对面,一言不发。

    此时,杨广身前已不止一封书信,接二连三的告急文书已陆续抵达,此时俱都摆在杨广案头。

    “杨玄感……可成事否?”杨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貌似稳重的问出这句话时,他的声音中略微带了些许颤抖。

    纳言苏威只是摇了摇那颗白头,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庾质同样如此,似乎沉默是金。

    杨广攥紧拳头,手中奏报被捏得一团褶皱。他突然厉声质问道:“此儿聪明,当真无患?况且,韩擒虎、来护儿、虞世基、裴蕴乃至朕之叔父雄……他们的儿子竟都投贼,当真无患!?”

    直到此时,苏威方才开口,语调沉稳反馈:“夫识是非,审成败,乃谓之聪明。玄感粗疏之人,陛下无需忧虑。臣只恐此贼此事,至此成动乱天下之始。”

后半句话,杨广并未听在耳中,他只听了前半句,便不断自言自语起来“确实,不足为虑,不足为虑……”

    言罢,杨广突然又转向庾质,有些动容道:“前次,朕问卿此行成败,卿言不欲朕亲行辽东,此时想来便是此故。卿意如何?杨玄感当真不足为虑?”

    庾质大礼之后才道:“玄感地位虽高、声势虽隆,然而轻慢少谋,素无人主之望。此次,仅趁陛下多年征战、徭役累及百姓,希冀能凭此侥幸成功。

    “然而,当今已非秦时故事,天下一家归陛下父子久已,非轻易可动。玄感,必无所获。”

    对于这番话,杨广只听进了后半句。他不断点头,嘴里喃喃重复着:“确实如此,必无所获!他必无所获!”

    随后,杨广掀开马车帘子,对车外宦官吩咐道:“给前军下令,快些,再快些!”

    百万大军,此时滚滚如烟,掉头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