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方略(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若是走这条路的话,李家姑娘就决计不能娶了。而且,他得立刻去寻找更多的关系,去拉更多的投资人。

    他要更积极更主动的寻找可能的创业机会。

    当然,这条路的话他要付出的、要面对的也将更加复杂,更加艰难。

    自己,能走得通么?

    酒水被一口一口的灌入腹中,没有食物打底,辛辣感、刺激感不断翻涌而上,很快,李昭便发觉大脑开始加速运转起来。

    随后,他开始痛恨自己当年的好奇心太弱。

    为啥就不好好把隋唐历史研究一下,哪怕多看几个短视频,多看几段纪录片也好。

    现在,他大脑运转飞速,可是脑子里记着的历史走向、关键人物却着实凤毛麟角。想靠这些来做规划,实在是做梦。

    作为一个穿越者,不能把握历史大势,不能提前在历史走向上押注、布局,这确实是个不及格的状态。

    既如此,李昭索性便换了个方向。

    把自己当做这个时代的土著,完全代入到当代人的视角中,他该如何去选呢?

    他掌握的信息便是李家将来必定起事,李世民将来必然是人中龙凤。隋朝终将土崩瓦解,这天下必然要一片大乱。

    三十二路反王、七十二路烽烟,生灵涂炭、动荡不休。

除此之外,所有的信息都与当世土著们拉齐等观。

    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掌握了些许资源的人,他能做什么样的规划,又该做什么样的规划呢?

    线索被一条条的排列、组合,计划被一个个的竖起复又推倒,李昭脑子渐渐演变成了一台精密的机器,此时正在同时并行着多条运算指令,且都在飞快给出他们的结果供中央处理器来决策。

    可着实没有哪条计划、哪个计策是能切实将他完全说服的。

    跟着李世民看似简单,可就当真安全么?李渊那老小子心黑手狠,电视剧里可是把他二小子坑的不像样子,自己成为李世民手下一员大将简单,可怎么敢保证将来能活着渡过玄武门之变呢?

    独自创业,看似洒脱、磊落,可是自己当真做得能比李世民更好么?那个让无数华人魂牵梦绕的辉煌朝代,那个让四下强临纷纷低头的绝世强权,自己当真能做到更加辉煌更加璀璨么?

    或者,自己的加入不会让这场岁末乱世更加动荡,更加腥风血雨吗?

    图什么?只是为了过把当皇帝的癮?

    可不在这两条路里选出一条来,他又能怎么走呢?

    无数个信息、线索、计划在他脑海中幻起幻灭,两坛酒水在飞快的见底。

    忽然,无数个信息和线索当中,李昭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曾几何时他都听到过数遍,可却一直都没能真正进入到他的脑子里。

    也是,若是想当皇帝,这个词、这个人、这条线索和计划其实并不重要,因为真正要当皇帝的人不会做出这种选择。至少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做出这种选择。

    若是想一门心思去抱李世民的大腿,也不会去做出这种选择,因为它看起来太难,要耗费太多的精力、时间去布局、谋划,要冒太多的风险和牺牲,太过节外生枝。

    当一个大腿挂件难道不好么?

    可是现在,若是他李昭这般选呢?

    若是他李昭能在两条路之外走出第三条路来呢?

    那么,这个线索似乎就显得举足轻重,他能让自己拥有十足的砝码。

    这个人,即便离开了许久,即便已被幽禁了许久,可他毕竟是在那里经营多年。

该有的力量、该有的影响力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消解殆尽的。

    该有的信息、该有的见识当有助于他趋利避害,做好准备来庖丁解牛。

    凭着这股力量、凭着他积累的信息和影响力……

    或许,这才是他在洛阳城中最大的机会?

    蜀王——杨秀。

    -----------------

    “为何是蜀王杨秀?”

    洛阳城中,一座佛寺的藏经阁里,此时一僧一道正相对而坐。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剪影透在窗纸上。

    那僧人披着袈裟,却是一脸横肉。他看起来就不想像是个吃斋念佛的和尚。哪有和尚随身带着刀,且那刀锋上还染着鲜血的?

    他此时看着道士,箕坐而对,散漫无比。他摇摇头道:“那人已无了跟脚,此时被昏君囚禁在明义里的宅邸中,仅有家中人而已,根本毫无机会出来。何必去摸他的消息?费时、费力且毫无用处。”

    那道士却整个人隐在黑暗之中,闻言只是笑笑,相比于面前持着血刀的和尚,他看起来更像是一名出家人。

    他手中拂尘轻摆,淡然道:“不,和尚,你是被自己的见识蒙蔽了你的眼睛。这皇帝你骂做昏君,不算错,可也不算对。

    “他昏在好大喜功、无视民生、贪图享乐,可绝不昏于庙堂政事,权力争斗。此人,乃是权谋政争的顶尖高手。

    “我曾劝他取童男女胆髓各三斛六斗以作不死药,这等骇人听闻之事,他应了。而今,每年都在使人去江南,以后宫事为幌子寻那童男童女。

    “可贫道也曾劝他切勿劳心过甚,可允将军将兵独破高丽,他却否了,只说道士无谋……

    “呵,这皇帝,哪里是昏庸,他实是精明到了极点。”

    和尚不耐的打断道:“可这与那蜀王杨秀有何关系?我们自作我们的大事,联络那人也就是了。何必花时间去寻那废人。”

阴影中,道士摇了摇头,道:“所以,我说和尚心思太浅,做不得大事。要知道,这杨秀已是他杨广还在世的唯一兄弟了。”

    那道士猛地前倾,将一张看似仙风道骨的脸暴露在烛火的映照之下。

    他咧嘴笑道:“若是我们夺下了这人,以他的名义起事,便可分割出这大隋江山来。大隋会有官员追随他,会有士子跪拜他,会有将军护卫他。

    “不像山东各地那群乱民自封的王,这位蜀王乃是先皇帝的嫡子,他做过真正的王爵!因为他……是最有资格和杨广争帝位之人。”

    那道士阴恻恻的笑了起来,白色的胡须正在空中轻轻摆动着。

    若是李昭再次,看见这张脸一定会露出熟悉感。

    道士潘诞,自言三百岁,征辽东之前被皇帝杨广斩杀于蓟县闹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