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消失的少女(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池星星和刘斯利两人并肩走在清水镇的沿海公路上。

清水镇位处全国闻名的海滨城市东南角,拥有绵延不绝的海岸线。

早些年此地还有许多原住民以打渔为生。

码头总是停靠数不清的渔船,渔民清晨的箩筐里总是装着刚上岸的品类丰富的海产品。

这一带曾是刘斯利年少时最常来的地方。

那时候他和陈书生常常在天微亮时就结伴前往海边,有时还会叫上林妮塔和严思琦,四人同行。

他们最常去的并不是码头,而是距离码头不远的一处海滩。

灰黄色的一片像是日落前巨型的柔软云朵。

四个人把四双光裸的脚插进沙堆中,感受沙子的细密绵软,在脚趾缝中温柔溜过。。

七八岁时,他们喜欢光着脚在海滩上奔跑、追逐、打闹。

喜欢筑起属于自己的“长城”或“城堡”,用就地取材捡拾而来的形状各异的贝壳作为装饰品。

喜欢把耳朵紧紧贴在海螺上,倾听那传说中来自深海的声音。

他们常常玩得忘记了时间。

直到站在边上默默守候的陈家管家王叔,语气温和地提醒他们该回家吃午饭了,陈书生才不情愿地先行离去。

再长大几岁后,成熟一点的他们不再热衷于在海滩上嬉闹。

而是并排坐在沙滩边的方形石砖上,唯一保留下来的便是将双脚插进柔软细沙中的行为。

他们天南海北地聊天,聊学校的趣事,家中的苦恼,互相交换最近看过的漫画书和小说。

那是懵懂情愫和隐约忧愁刚开始觉醒的年纪。

再后来,一片一片的海滩成了外来游客的度假天堂。

他们四人不再常聚于此地。

刘斯利双手搭在栏杆上,眺望着远方海天相接的地方出神。

带有微微海水咸味的海风悄悄将他白衬衫的一角掀起,又抚平。

往往复复,无休无止。

“没想到严思琦和林妮塔这两个人都在资助名单中。”

他渐渐飘远的思绪被池星星的话拉回了现实。

他心不在焉地应了声,伸手从裤兜掏出手机,翻出早先在报社拍的照片。

他的双眼直直地盯着手机屏幕。

2011年是他们小学同学八人组第一次聚会的那年,当年的资助名单如林妮塔所述她本人在列。

刘斯利的拇指轻轻抚过照片里林妮塔尚且年幼且青涩的脸庞。

那时候林妮塔留着齐耳短发,还是已经多年未见的乌黑色。

那是他记忆中熟悉的面容。

手指轻轻一动,划到下一张照片。

他伸出两根手指将图像放大了一些。

他仍备感意外地看着2010年资助名单中另一个他同样熟悉无比的名字。

——严思琦

刘斯利将手机屏幕关闭,将视线重新投到远方的海平面上,徐徐开口道:

“我和陈书生、林妮塔、严思琦是青梅竹马,我们一起度过了算得上无忧无虑的幼稚园和小学时光。

小妮家庭条件确实不太好,我印象中她爸是在我们十岁那年,在工厂车间被机床割伤手臂,落下了轻微的残疾。

之后很多年都没有正式的工作,全靠她的母亲进厂打工养家糊口。

不过后来小妮告诉我她不仅获得资助,时刻电子还好心地聘用了她父亲。

这在当时,可是对她家的经济情况带来了显着的改善作用。”

池星星躬着背,双肘杵在大理石栏杆上,站姿休闲,侧耳倾听刘斯利讲述往事。

“至于思琦,听说她生父在她出生没多久就病亡了。

两三岁的时候她的生母也丢下她不知去哪了,最后是被她姑姑收养的。

听说姑姑姑父对她还是不错的,不过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当然对思琦也就没有那么上心了。

据我所知,思琦的姑姑姑父都有正式工作的,但她却会获得资助,这个也是挺奇怪的。”

刘斯利说完转念一想,又觉得严思琦会在资助名单中也是合乎情理。

“不过当时思琦的姑姑应该是没有正式办理收养手续的,只是出于好心或念及亲情才让年幼的侄女寄养在他们家。

所以从法律角度上讲,她仍是属于单亲家庭的。”

池星星了然地点点头,“这么说的话,你这两个女同学当时会得到时刻电子的资助倒都合情合理。

其实资助名单并非只针对中学生,当然了,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确占据了绝大部分,不过仍有屈指可数的几名小学生。”

这话让刘斯利想起了另外一件事,话锋一转,“对了,昨天你在图书馆问我认不认识的那个女生,她又是怎么一回事?”

“你说白晓芙啊。那也是很多年前发生的事了。”

池星星从口袋掏出来一包烟,抽出一支点燃,放到口中深吸了一口。

吐出的烟圈很快被海风吹散,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一圈又一圈的烟雾中,他神情黯淡,声音悲凉地告诉刘斯利关于第三个女孩的故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池星星和刘斯利两人并肩走在清水镇的沿海公路上。

清水镇位处全国闻名的海滨城市东南角,拥有绵延不绝的海岸线。

早些年此地还有许多原住民以打渔为生。

码头总是停靠数不清的渔船,渔民清晨的箩筐里总是装着刚上岸的品类丰富的海产品。

这一带曾是刘斯利年少时最常来的地方。

那时候他和陈书生常常在天微亮时就结伴前往海边,有时还会叫上林妮塔和严思琦,四人同行。

他们最常去的并不是码头,而是距离码头不远的一处海滩。

灰黄色的一片像是日落前巨型的柔软云朵。

四个人把四双光裸的脚插进沙堆中,感受沙子的细密绵软,在脚趾缝中温柔溜过。。

七八岁时,他们喜欢光着脚在海滩上奔跑、追逐、打闹。

喜欢筑起属于自己的“长城”或“城堡”,用就地取材捡拾而来的形状各异的贝壳作为装饰品。

喜欢把耳朵紧紧贴在海螺上,倾听那传说中来自深海的声音。

他们常常玩得忘记了时间。

直到站在边上默默守候的陈家管家王叔,语气温和地提醒他们该回家吃午饭了,陈书生才不情愿地先行离去。

再长大几岁后,成熟一点的他们不再热衷于在海滩上嬉闹。

而是并排坐在沙滩边的方形石砖上,唯一保留下来的便是将双脚插进柔软细沙中的行为。

他们天南海北地聊天,聊学校的趣事,家中的苦恼,互相交换最近看过的漫画书和小说。

那是懵懂情愫和隐约忧愁刚开始觉醒的年纪。

再后来,一片一片的海滩成了外来游客的度假天堂。

他们四人不再常聚于此地。

刘斯利双手搭在栏杆上,眺望着远方海天相接的地方出神。

带有微微海水咸味的海风悄悄将他白衬衫的一角掀起,又抚平。

往往复复,无休无止。

“没想到严思琦和林妮塔这两个人都在资助名单中。”

他渐渐飘远的思绪被池星星的话拉回了现实。

他心不在焉地应了声,伸手从裤兜掏出手机,翻出早先在报社拍的照片。

他的双眼直直地盯着手机屏幕。

2011年是他们小学同学八人组第一次聚会的那年,当年的资助名单如林妮塔所述她本人在列。

刘斯利的拇指轻轻抚过照片里林妮塔尚且年幼且青涩的脸庞。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