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金銮殿论功行赏(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半个月之后,靖王的伤终于好了。他没有理由继续留在抱月轩,便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到了靖王府。

而刘神医,也独自一人离开了。小轩则留在李明轩身旁,与春儿可以相互照应。

靖王痊愈的第二天,昌平帝在金銮殿论功封赏。

大太监刘德海扯着嗓子一道圣旨一道圣旨地宣读。

“李明泽大败东盛,安邦定国,实乃功勋卓着,加封大将军。”

“姜鹤之策反有功,任京都州牧,掌管军营,护佑京城。”

“程子林救驾有功,封御前一品侍卫,护佑圣驾安全。”

“李明轩奋勇杀敌,悉数消灭东盛细作,封御前一品侍卫,掌管御林军。”

“李含烟端庄淑德,智勇双全。此次大败东盛,功不可没,特封为昭阳县主。”

上面几人的封赏,满朝文武并无意外。但李含烟被封为昭阳县主,却是让人们大吃一惊。

要知道,这可是属于皇族贵女的殊荣。

李将军连忙出班参拜,“皇上,小女的建树只是侥幸罢了,哪里配得上县主的殊荣?圣上如此降恩,臣心中惶恐不安。”

昌平帝听了心中暗暗腹诽,朕的儿媳朕喜欢,更何况人家的确是功不可没,封个县主理所当然。

于是微微一笑说道,“李爱卿不必如此,朕说当得便当得。”

“是啊,李将军不必如此。父皇既然封赏了昭阳县主,就一定有父皇的道理。”

太子笑呵呵地出班,“李将军,在这场与东盛的斡旋之中,是李小姐发现了端倪,并且将计就计让东盛盗走了假的回元丹。而且她远走东盛,夜探军营,还与三弟两次探查密道,才有了如今的边关大捷,并且顺利平复了内乱。这个昭阳县主,封得实至名归。”

“是呀,实至名归。如果老臣能有如此女儿,老臣做梦都要笑醒了。”

苏丞相出班立在李将军身侧,“皇上英明,李将军快谢恩吧。”

李将军见此只好跪下,“臣,谢主隆恩。”

“李爱卿平身。”

“谢皇上。”

李将军站起身,昌平帝望着苏丞相和李将军说道,“二位爱卿,在这次拨乱反正中一马当先,不知二位爱卿要想些什么封赏?”

靖王听了心中暗笑,刚才一道道圣旨往下传。如今倒好,竟然直接问苏丞相和李将军要什么封赏,这戏本还有这么唱的吗?看来,父皇是在打他们的主意了。

果然,李将军看了一眼苏丞相,而后朗声说道,“皇上,臣的明轩儿与苏丞相的爱女若兰小姐两情相悦,之前因为东盛设计被迫分开。如今误会解除,冰释前嫌,前段时间靖王亲自为他二人保了媒。如今内乱已除,臣请皇上做主,为我儿明轩与苏小姐赐婚。”

昌平帝听了龙颜大悦,“准。李明轩忠心为国,文武双全。苏若兰冰雪聪明,兰心蕙质。二人门当户对,乃天作之合。又恰逢婚嫁之时,朕特为他二人赐婚。愿百年好合,举案齐眉。”

李将军和苏丞相大喜,“谢皇上隆恩。”

封赏完了众人,昌平帝把目光转向了靖王。那目光,既有皇上的威严,也有作为父亲的慈爱。

“皇儿,在这一次行动中,你心思缜密,运筹帷幄。既解了父皇的忧,还保住了大顺的囯土。若论功封赏,皇儿当属头功。皇儿,你可有什么要求,父皇一定满足于你。”

靖王出列,恭身行礼。

“解父皇之忧,保我大顺疆土,乃儿臣份内之事,理应如此。而今儿臣有一事相求,请父皇恩准。”

“何事?皇儿说来听听。”

“儿臣想请父皇为儿臣择一良日,儿臣好与李小姐成亲。”

“哈哈哈,好事好事。”昌平帝开怀大笑,“父皇即刻命钦天监为皇儿挑选佳期,皇儿可坐等音讯。”

“谢父皇。儿臣还有一事,不知齐王将如何处置?”

一听到齐王两个字,昌平帝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作为皇子,不思为父皇分忧,为国家社稷分担责任。却勾结东盛,谋权篡位,甚至两次想谋杀父皇。父皇不杀他已是格外开恩,现已把他押入天牢,永世不得出。刘贵妃教子无方,现已降为刘嫔。”

靖王说了一声“父皇英明”,然后退下。心想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齐王这是搬起石头搬了自己的脚,临了把出路都堵上了。

散了朝,昌平帝特意留下靖王,父子两个在御书房说了些体己话。

最让昌平帝担心的,就是靖王的伤。

“皇儿,你的伤怎么样了?那天晚上知道皇儿受伤后,父皇担心不已。”

“儿臣不孝,害父皇担心。不过烟儿前后喂服了儿臣两粒逆天神丹,再加上刘神医和两位御医的回春妙手,儿臣已经恢复如初了。”

“皇儿,以后可不许这样冒失了。无论何时,安全第一。”

“儿臣谢父皇教导。但是眼看着烟儿遇险,儿臣实在做不到。与其让烟儿受伤,儿臣情愿替她受过。”

“唉,皇儿真是傻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半个月之后,靖王的伤终于好了。他没有理由继续留在抱月轩,便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到了靖王府。

而刘神医,也独自一人离开了。小轩则留在李明轩身旁,与春儿可以相互照应。

靖王痊愈的第二天,昌平帝在金銮殿论功封赏。

大太监刘德海扯着嗓子一道圣旨一道圣旨地宣读。

“李明泽大败东盛,安邦定国,实乃功勋卓着,加封大将军。”

“姜鹤之策反有功,任京都州牧,掌管军营,护佑京城。”

“程子林救驾有功,封御前一品侍卫,护佑圣驾安全。”

“李明轩奋勇杀敌,悉数消灭东盛细作,封御前一品侍卫,掌管御林军。”

“李含烟端庄淑德,智勇双全。此次大败东盛,功不可没,特封为昭阳县主。”

上面几人的封赏,满朝文武并无意外。但李含烟被封为昭阳县主,却是让人们大吃一惊。

要知道,这可是属于皇族贵女的殊荣。

李将军连忙出班参拜,“皇上,小女的建树只是侥幸罢了,哪里配得上县主的殊荣?圣上如此降恩,臣心中惶恐不安。”

昌平帝听了心中暗暗腹诽,朕的儿媳朕喜欢,更何况人家的确是功不可没,封个县主理所当然。

于是微微一笑说道,“李爱卿不必如此,朕说当得便当得。”

“是啊,李将军不必如此。父皇既然封赏了昭阳县主,就一定有父皇的道理。”

太子笑呵呵地出班,“李将军,在这场与东盛的斡旋之中,是李小姐发现了端倪,并且将计就计让东盛盗走了假的回元丹。而且她远走东盛,夜探军营,还与三弟两次探查密道,才有了如今的边关大捷,并且顺利平复了内乱。这个昭阳县主,封得实至名归。”

“是呀,实至名归。如果老臣能有如此女儿,老臣做梦都要笑醒了。”

苏丞相出班立在李将军身侧,“皇上英明,李将军快谢恩吧。”

李将军见此只好跪下,“臣,谢主隆恩。”

“李爱卿平身。”

“谢皇上。”

李将军站起身,昌平帝望着苏丞相和李将军说道,“二位爱卿,在这次拨乱反正中一马当先,不知二位爱卿要想些什么封赏?”

靖王听了心中暗笑,刚才一道道圣旨往下传。如今倒好,竟然直接问苏丞相和李将军要什么封赏,这戏本还有这么唱的吗?看来,父皇是在打他们的主意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