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冰箱火爆畅销,总工程师的疑惑,F22冷却系统疑云(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片刻。

    地面控制塔台。

    “陈总来了,大家鼓掌!”

    陈总摆了摆手:“不要搞这一套,你们有鼓掌的时间,不如把剑三五的发动机、航电雷达、隐身涂层搞定。”

    王润响教授望着进来的陈总设一行人,心里暗暗敬佩这位剑三五总设计师的雷厉风行。

    不过,以目前的进展,想要快速攻克五代战机必须的【高推力小涵道比发动机】,【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隐身涂层】等技术,还未免有些痴心妄想。

    就比如F119,APG81,可不是那么好超越的。

    “幸得红星厂、飞煌厂老板陆凡先生的【倾情赞助】,咱们的歼十改终于用上老米F22的机翼、机身材料,发动机用上了宝贵TBC陶瓷基热障涂层。

    “今天是剑十改第一次试飞,希望大家能查漏补缺!”陈总工拿着话筒说了一大堆。

    最后宣布:

    “试飞开始,各部门准备。”

    随着话音落下。

    只见试飞场外。

    模样依旧的剑十战斗机,犹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鸭。

    随着试飞指令下达,地面工作人员迅速撤离。

    其尾部的涡扇10B发动机瞬间发出低沉有力轰鸣声,犹如沉睡的神龙被惊醒后发出的咆哮。

    尾部紧跟着便喷射出淡蓝色的尾焰,逐渐形成一圈又一圈的马赫环。

    启动、滑行、加速,短短不到几秒钟,剑十改战斗机在跑道尽头陡然拉起,以一种近乎垂直的角度冲向蓝天。

然后发动机再次传来一阵雷鸣。

    轰轰轰!

    霎时间。

    这架如同白天鹅一般的战斗机瞬间突破音障,直插云霄,犹如旱地拔葱。

    机身周围顿时形成一个圆锥形的云雾结构,这就是著名的“音爆云”。

    它在阳光照射下,像是给战斗机穿了一身裙子。

    “卧槽!这发动机,什么鬼?”驾驶这架剑十改的试飞员,是某空军王牌飞行员,此刻他满脸震惊。

    要知道,昨天下达试飞通知后,他还以为这驾依旧用的是俄制AL-31FN发动机。

    AL31FN出了名的大迎角急加速爬升容易引起喘振的老毛病。

    可现在看来,这款发动机的推力比俄制的AL-31FN还要猛,仿佛有种使不完的力气。

    让他有种解脱了某种限制和枷锁一样的舒服。

    “难道国内的发动机技术又有了新突破?不对,这机身感觉比以前更轻盈了。没有了俄制战斗机的笨重!”

    王牌试飞员越飞越感到惊讶。

    然后忍不住来了一个眼镜蛇机动。

    相比较旱地拔葱,眼镜蛇机动只是在很小高度内,进行120°的拉升,进行骤停,平复机头。

    这种操作极为考验发动机的推力和性能。

    换做之前的AL-31FN,他恐怕会有所收敛。

地面控制台。

    望着这名试飞员如此肆无忌惮的使用高难度飞行动作,太行项目总设计师普总、总工程师王总脸色都黑了。

    “胡闹!”

    “不要命了!”

    两人刚要劝阻。

    然后下一幕就愣住了。

    只见这驾新剑十改居然完成了眼镜蛇机动,而且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发动机停车的警告。

    直到这次试飞结束,这款发动机就再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此刻。

    控制台的众人瞬间哗然,然后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只是TC4钛铝合金和陶瓷基热障涂层,就让这款涡扇十b发动机的实际性能,超越老毛子的AL-31FN!”

    “我看这推力至少有10吨了吧?”

    “陆总的TBC和TC4提升居然这么大!”就连陈总设计师也狠狠惊讶了一下,望向王润响和普总:

    “新涡扇十b的性能参数和AL-31F、F119如何?”

    王润响心中涌出一股自豪,连忙把参数发了出来。

    (上图为F22的F119发动机参数)

    看完参数对比。

    剑三五项目总设计师陈总,航电雷达组、隐身涂层材料组等众科研大佬都震惊了。

“这么强!”

    “好家伙!快赶得上F22的f119了。多亏了陆凡啊!”

    “这提升简直是飞跃。我看以现在的剑十改,在发动机方面已经彻底超越苏27!听说马上要进口s35,就是不知道咱们的剑士改发动机和s35的差距有多大。”

    “是啊,能做到至少三十分钟超音速巡航,说明这款发动机的耐热和抗疲劳程度大幅度提升。换做以前,最多只能坚持二十分钟。”

    “虽然歼十改距离老米的F22有些距离,但我相信,剑三五一定能超越F22。”

    不过,到底都是经历过风雨的大佬,他们很快就镇定下来。

    按照预定的程序,对发动机进行了拆卸检查。

    最后检查报告出来,太行项目扇叶组负责人眉头紧皱:

    “陈总,普总,王总,前缘叶片翼型与新材料技术无法自适!失速裕度约为21度,颤振系数达到1.9,负载系数8.3。

    “若剑十改频繁进行大推力加速,超音速巡航,很容易对损耗定子、静子、转子叶片的寿命,从而造成喘振,导致发动机停车。”

    “简单来讲就是陆总的材料过于先进,提高了发动机整体耐热系数,然而由于叶片技术、冷却技术等依旧原地踏步,导致无法承受技术提升所带来的福利。

    “任何整体性工程,无论哪方面性能的提升,都会对其他系统造成破坏性。”

    说到这,负责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涡扇十b自然不用多改良。但涡扇十九不能再采用传统叶片,和气模冷却单通道空心冷却技术。”

    “必须要设计一款能够配得上TBC、TC4材料的叶片和冷却系统。”

    “陈总曾提出,要模仿米国的F119空心宽弦叶片技术,整体叶盘技术和多孔复合板技术。我看这个方向可行。但技术难点比较大,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话落。

陈总暗暗叹了口气,他到底还是着急了。

    也不想想F22光研发就多达二十年,现在涡扇十九才刚刚起步,就想一步登天。

    哪怕是陆凡所带来的技术推进,也不可让华国在短时间内造出五代战斗机的心脏。

    “陈总,不只是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扇叶,航空燃油技术也需要进行升级换代。否则,能耐高温的发动机,无法配备能产生高热的燃油。”

    “这势必会拖涡扇十九的后腿。我的研究方向是生物燃油,既能省钱,还能增加热效率,就是有点缺钱,您看能不能多给点经费?”燃剂组负责人开始花式要经费。

    雷达组的负责人见状,脸色都黑了:

    “哪来的小可爱?去去去,你找老王要经费去。”

    说到这,他对陈总露出谄媚的笑脸:

    “陈总,歼11a雷达您也知道,老毛子的n001早就落伍。人美国最垃圾的APG63,早就采用有源相控阵技术。”

    “地面动目标指示GMTI,多普勒锐化成像DBS,合成孔径成像SAR,微多普勒特征分析NTCR,瞅瞅,老美玩的多花哨。”

    “您再看看剑11a的n001,功能少,只有少量数字电路。天线是倒卡,信噪比低!相比F15的APG70脉冲多普勒雷达,

    “n001对中低空、电子抗干扰能力差。APG70对高空迎头3RCS目标探测可发现距离180公里。n001只有100-120,公里。

    “跟踪还不稳定,丢失目标后快速再截获能力极差。甚至不如瑞典的ps05a。”

    “老米F35用的是最先进的APG81,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剑三五的雷达总不能再用最垃圾的n001吧?”

    “您也不想让剑三五出世后,还落后F35/F22吧?”

    听完雷达组负责人的叫苦,隐身涂层组的负责人也赶紧过来叫苦。

    陈总苦笑。

    这帮家伙,见缝插针,就想要经费。

不过,雷达组负责人说的很有道理。

    雷达的确成为华国战斗机的短板。

    剑十战斗机甚至要被分为白天组和夜晚组,才能进行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战备。

    拥有一款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势必能让华国战斗机不再局限于白天或黑夜。

    但眼下,解决这個问题,还需要诸多技术难题,如单晶炉、扩散炉,氮化镓技术等。

    这可不是短短一两年就能搞定的事情,需要从长计议,积累经验。

    当回到沈飞的时候,王总工早就把平安风扇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对了,今天怎么没见冷却系统的老孟?”王总工本想开个研讨会,着重商量一下,怎么搞定冷却系统。

    因为他发现,扇叶这方面不好搞,但冷却技术,华国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结果找了半天,没见到冷却系统的负责人孟工。

    “王总,您不知道啊?不是您给他批的请假条吗?”扇叶组的负责人郁闷道。

    王总工眉头一皱,“这什么时候,还请假?”

    扇叶组负责人无语了半晌,默默说了一句:

    “孟学川老家乔迁新居,很多年没回去看看老娘。您昨天给他批的假条。”

    王总工深吸一口气,揉了揉眉心:“等会给他打电话,看完老娘赶紧回来。”

    扇叶组负责人欲言又止,但还是没有说什么,心底叹了口气。

    其实,老孟一方面是老家乔迁新居,另一方面,老孟的奶奶快不行了,就这一个月的时间了。

再不回去,就看不到了!

    -------

    平安厂。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何打开市场,成为于泰的重任。

    “我认识一哥们,叫黄振,经常在乡下搞家电上门卖货。他曾在谷歌公司干过,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才。

    “咱们想要快速占领市场,我觉得咱们得学习农村包围城市这套战法。”

    窗外,鞭炮齐鸣,一束阳光悄悄爬到桌上。平安厂内的会议室内,于泰侃侃而谈道: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