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水灾(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皇帝看着苏蒙尘,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开口:“苏爱卿所言极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臣子。朕决定,立即采纳你的建议,组织救灾工作。同时,朕会派遣得力官员前往灾区,协助你实施这些措施。”

    “多谢陛下信任,微臣定不辱使命。”苏蒙尘躬身行礼,语气中充满了感激和坚定。

    朝会结束后,大殿内的气氛逐渐松弛下来,官员们或三两成群地讨论着会议内容,或急匆匆地赶往下一个公务地点。而在这一片忙碌之中,苏蒙尘却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与他同科的进士们,那些曾经一同在科举路上奋斗的同窗,纷纷围拢过来,与他攀谈起来。

    “苏兄,今日朝堂之上,你的见解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一位身着青衫的进士,面带敬佩之色,率先开口。他是苏蒙尘在科举考试中的挚友,名叫李文远,两人自那时起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文远兄过奖了。”苏蒙尘微笑着回应,语气中充满了谦逊,“我只是尽我所能,为朝廷分忧解难罢了。”

    “苏兄太过自谦了。”另一位进士,张浩然,也插话进来。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是众人中的佼佼者,“你的策略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真是令人钦佩。”

    随着张浩然的话音落下,周围的进士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围绕着苏蒙尘,七嘴八舌地讨论起他在朝会上的表现。

    “蒙尘兄,今日你在朝上的一番言论,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一位身着青衫,面容俊朗的进士率先开口,他是当年科举中的榜眼,李文远,平日里与苏蒙尘交情颇深,但即便是他,也被苏蒙尘今日的表现深深震撼。

    “是啊,蒙尘,你不仅提出了赈济灾民、以工代赈的妙计,还条理清晰地解答了诸多质疑,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另一位进士,张浩然,科举探花,平日里以学识渊博著称,此刻也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苏蒙尘的赞赏。

    苏蒙尘微笑着拱手回应:“诸位过誉了,蒙尘不过是尽己所能,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今日之策,也是集思广益,非我一人之力所能及。”

    “蒙尘兄太客气了,你的才华与胆识,我等皆是亲眼所见,实乃国之栋梁也。”一位身形瘦削,眼神锐利的进士说道,他是当年的进士及第,赵明辉,以善于观察和分析著称。

    “更难得的是,蒙尘兄在众目睽睽之下,面对诸多质疑与嘲讽,依然能保持冷静与坚定,这份心性,实属难得。”另一位进士,王梓轩,科举中虽未名列前茅,但因其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在士林中颇有威望,此刻也由衷地赞叹道。

    相较于年轻朝臣这边气氛活跃,之前嘲讽过苏蒙尘的那些守旧派老臣那边,气氛有些诡谲。他们或低头沉吟,或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

    首辅大臣魏国公,面容威严,眉头紧锁,仿佛在心中权衡着苏蒙尘今日表现所带来的影响。他一直以来都坚守着传统的治国理念,对于苏蒙尘这种敢于提出新见解的年轻人,起初是抱有极大的怀疑和不满的。然而,今日朝上苏蒙尘那番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论述,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年轻人。

    “哼,区区一个年轻人,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户部尚书刘大人,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他一贯主张稳重行事,对于苏蒙尘提出的赈济灾民、以工代赈的计策,认为过于冒险,不切实际。

“刘大人此言差矣,苏蒙尘虽年轻,但今日之表现,却非池中之物。他提出的计策,虽看似冒险,但实则深思熟虑,既能解决灾民之困,又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实为一举两得。”吏部侍郎王大人,平日里虽与苏蒙尘并无太多交集,但此刻却忍不住为苏蒙尘辩护。

    “哼,王大人此言过于偏颇了。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也不能过于激进,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刘大人依然坚持己见,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魏国公终于开口了:“诸位大人,苏蒙尘今日之表现,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他提出的计策,虽有其独到之处,但也需要我们审慎考虑,确保其可行性。本公认为,我们不妨先派人前往灾区实地考察,再根据情况作出决定。”

    魏国公的话,无疑给这场争论定下了基调。其他老臣见状,也纷纷附和,表示愿意派人前往灾区考察。虽然他们心中依然对苏蒙尘抱有疑虑,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确实有其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