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面见宋皇(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当天下午,阳光斜洒在京城的青石板上,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苏蒙尘身着崭新的朝服,与同榜的进士们一同踏上了入宫面见陛下的路途。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仿佛即将在朝堂上展开一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苏蒙尘走在队伍之中,他的朝服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周围进士们的服饰相映成趣。他心中既有着对未知挑战的忐忑,也有着对即将展开的仕途的憧憬。他深知,这次面见陛下,不仅是对他们才学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未来仕途的一次重要机遇。

    当他们穿过繁华的街道,来到皇宫的大门前时,只见宫门巍峨耸立,气势恢宏。守卫们身着铁甲,手持长枪,神情肃穆地站立在两旁。进士们纷纷停下脚步,整理衣冠,以示对皇宫的尊重与敬畏。

    随后,他们在宫门处接受了严格的检查与登记,才被允许进入皇宫。一路上,他们穿过了无数的宫殿与花园,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了宫中的规矩。

    终于,他们来到了金銮殿前。只见金銮殿气势磅礴,金碧辉煌,仿佛是一座人间的仙境。殿上坐着高高在上的陛下,他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威严而不可侵犯。进士们纷纷跪倒在地,向陛下行三跪九叩之礼。

    在金銮殿内,气氛庄重而严肃。皇帝的目光锐利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一一询问着每位进士,对他们的才学、志向以及治国理念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首先,皇帝将目光转向了苏蒙尘。他微微一笑,问道:“苏蒙尘,你乃本次科举的头名状元,朕想听听你对治国安邦有何见解?”

    苏蒙尘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治国安邦,首在安民。臣认为,应当重视民生,减轻百姓负担,发展农业,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同时,加强法制建设,严惩贪官污吏,确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与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继续问道:“那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地发展农业,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呢?”

    苏蒙尘思索片刻,然后回答道:“陛下,发展农业,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臣建议,可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改良农具、引进新品种等。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农田灌溉充足。此外,还可以设立农业学堂,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皇帝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看向旁边的进士,问道:“你们对苏蒙尘的见解有何看法?”

    进士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其中一位进士说道:“臣也认为,发展农业是国家之重。苏蒙尘的见解深刻而实用,确实能够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问题。”

    皇帝听后,微微一笑。他继续问道:“那对于法制建设,你们有何看法?”

这时,另一位进士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法制乃国家之基石。臣认为,应当加强法制宣传,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同时,完善法律体系,确保法律的公正与权威。对于贪官污吏,应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皇帝听后,微微颔首。他看向苏蒙尘,问道:“苏蒙尘,你对此有何看法?”

    苏蒙尘微微欠身,回答道:“臣完全赞同这位同僚的见解。法制建设是国家之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臣还建议,可以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各级官员进行监察与考核,确保他们廉洁奉公,为百姓谋福祉。”

    皇帝听后,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他看向在场的进士们,说道:“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你们的见解与建议,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朕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士们纷纷点头,表示会牢记皇帝的教诲。他们深知,这次面见皇帝,不仅是对他们才学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未来仕途的一次重要机遇。他们必须珍惜这次机会,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皇帝宣布了他们的官职与任务。苏蒙尘被任命为户部员外郎。

    户部员外郎,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品级是从五品。

    他深知,这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与期望,他必须努力工作,不负所望。

    皇帝细细打量着苏蒙尘,只见他面容清秀,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书卷气,又不失刚毅之气。那双眼睛,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又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决心。皇帝心中不禁暗暗点头,更加确信自己没有看错人。

    皇帝看着一直低头做答的苏蒙尘,心中甚是满意,便说道:

    “苏蒙尘,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时间接近午时,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为这座古老的宫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皇帝在宫中摆下盛宴,宴请今日表现出色的进士们,以示嘉奖与鼓励。

    宴席上,珍馐美味琳琅满目,玉盘珍馐、金樽美酒,无不彰显着皇家的气派与对人才的重视。乐师们在一旁轻拨琴弦,悠扬的乐声在宫殿内回荡,为这场宴会增添了几分雅致与和谐。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面带微笑,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进士,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他举起酒杯,声音洪亮而充满威严:“今日,朕与诸位共饮此杯,愿诸位能继续秉持初心,勤勉政务,为国为民,共创盛世!”

    进士们纷纷起身,举杯响应,场面热烈而庄重。苏蒙尘也站起身,手中的酒杯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他心中涌动着激动与感激之情,深知这不仅是荣耀的时刻,更是责任与使命的开始。

    宴会上,进士们轮流上前,或吟诗作画,或谈论治国方略,各展所长,气氛十分活跃。苏蒙尘虽不善言辞,但在被点到之时,却也从容不迫,就当前经济形势与民生改善提出了几点见解,言辞恳切,条理清晰,赢得了在场众人的阵阵掌声与皇帝的赞许。

    皇帝更是对苏蒙尘刮目相看,心中暗自思量,此人不仅才学出众,更难得的是心怀天下,实乃国家之幸。他笑道:“苏蒙尘,你所言极是,户部之事繁琐且重要,望你上任后,能不负朕之厚望,为百姓谋福,为国家理财。”

苏蒙尘闻言,心中一热,俯身行礼,郑重承诺:“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陛下重托。”

    宴会上,烛光摇曳,与窗外透进的自然光线交织成一幅温馨而华贵的画面。大殿中央,一张巨大的圆桌铺陈开来,桌上摆满了各式佳肴,既有珍馐海鲜,如龙须凤尾、瑶柱燕窝,也有精致细腻的宫廷小点,如桂花糕、杏仁豆腐,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乐师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坐于宴会的一角,手中或抚古琴,或拨琵琶,一曲曲悠扬动听的乐曲在空气中流淌,时而激昂如战鼓催征,时而温婉如溪水潺潺,为这场宴会增添了几分雅致与和谐。偶尔,一两声清脆的笛音穿插其中,如同点睛之笔,让整场音乐更加生动立体。

    进士们围坐在圆桌旁,身着各式文士服饰,色彩斑斓,却又不失文人特有的清雅。他们或举杯相庆,或低声交谈,脸上洋溢着被皇帝赏识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苏蒙尘坐在较为靠近皇帝的位置,他时而倾听他人的高谈阔论,时而低头沉思,偶尔抬头望向皇帝,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感激。

    宴席上,不时有人起身献艺,有的吟诗诵词,文采飞扬,赢得满堂喝彩;有的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幅幅佳作瞬间成形,令人叹为观止。更有擅长音律者,轻拨琴弦,吟唱一曲,歌声悠扬,直击人心,让整个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带和煦的笑容,时而点头赞许,时而与身边的近臣低语,对进士们的才情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赞赏。他特别留意着苏蒙尘,每当苏蒙尘发表见解,或是与人交流时,皇帝都会投去赞许的目光,心中对这位年轻官员的期待与信任愈发深厚。

    宴会中,还穿插了一些小游戏,如猜谜、对对子等,既增添了趣味性,也让进士们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与友谊。苏蒙尘在这些游戏中也展现出了不俗的才智,几次猜谜都准确无误,赢得了同伴们的阵阵掌声与皇帝的微笑。

    直到宴会快要结束,才有一人在宫女的簇拥下姗姗来迟,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尉大人的千金,当朝的皇后。

    苏蒙尘只是惊鸿一瞥,便瞬间呆愣在坐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