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准备征服中南半岛,敌人法兰西!(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现代位面。

    “法属印度支那……”

    周易翻动平板电脑,上面是一个专门研究法属印度支那的教授发给他的资料,足足有三十多万字,囊括了法属印度支方方面面。

    因为不知名河蟹的影响,他要跨过某些阶段直接去中南半岛搞事了。

    而现在中南半岛很大一部分区域属于法属印度支那,要去中南半岛搞事,主要敌人不是那边的土着,而是法兰西。

    其实早在很久之前周易就联系到了一个985大学的历史教授,请他帮忙整理一份法属印度支那详细的资料。

    当然,是花钱的。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仅仅依靠这些资料和刻舟求剑差不多。

    所以在民国位面,周易也很早就命人去收集法属印度支那的相关情报,互相印证结合。

    法兰西在中南半岛实行的殖民政策是殖民地总督制度。

    总督在印度中南半岛的统治有着绝对的权力,是半岛联邦的行政首领也是半岛军事力量的最高指挥。他可以决定殖民地的财政、管理官员、负责内政和外防、调动所有兵力。

    总督是法兰西政府权力的象征,当时成立的半岛本地人参与的中南半岛联邦议会,但这些本地人没有任何权力。

    可以说总督在法属印度支那就和皇帝没什么区别。

    这个所谓的联邦包括五个区域,但只有安南是由法兰西直接管理,时称东京的区域是半保护领,其他区域被称为保护领。

    清末民初这个时间段,为了镇压印度中南半岛的反抗,法兰西军队驻扎在半岛各个地区驻军大约有三万人,而被其控制的殖民地军队超过了二十万。

    大部分步兵师驻扎安南和东京地区,这个东京时称东京,而非彼东京,是后来安南的首府河内。

    中南半岛最重要的的区域便是红河平原,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中南半岛的精华,是中南半岛首屈一指的平原地区。

    而后来的首府河内就位于红河三角洲,相当于安南的长三角,珠三角,生活着两千多万人口。

周易踏入中南半岛的第一步就是想拿红河三角洲。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有两个进攻方向。

    一是从陆地上,经由桂省进入安南区域。

    可现在不要说桂省,就算是粤省,周易的军队都无法自由通行,因为都不是他的地盘。

    你跟人家说我手下几千上万的军队不是要打你们,而是借路,有谁会信?

    就算能成功经由桂省进入安南,又一个问题来了,因为安南北部的地势山地连绵广布,山地广大、山高坡陡、丛林密布、杂草覆盖、谷深洞多、道路稀少、河流纵横、高温潮湿、雨多雾大、气候恶劣。

    总之一句话,行军难度非常非常大。

    二是直接从海上进攻,红河三角洲靠海,登陆之后就可以直接作战。

    但是海上登陆又有另一个问题了,周易手下没有海军,甚至连一艘船都没有,就算有船,他也需要面对岸防炮。

    二战以前,只要舰队指挥官脑子没有进水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去碰具有完备工事体系岸防炮的,周易脑子自然也是没有问题,绕道走是最好的选择,只有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硬上,而且还要准备承受巨大的损失。

    就清廷这么拉跨的水平,在大沽口的岸防炮都吊打了英法的舰队,当时僧格林沁指挥清军用岸防炮击沉了英舰四艘,重伤六艘,俘虏两艘打死打伤数百人,英军的旗舰都快被打沉了,司令重伤。

    后来联军增兵,从另一侧的北塘登陆攻陷了塘沽之后,然后水陆协同进攻大沽北岸的炮台,炮台才会失守。

    这是清廷面对列强的战争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以清廷那种水平的岸防炮都能有如此威慑力,而红河三角洲的岸防炮要塞是法兰西建立的,绝对比清廷的岸防炮强不止一个档次。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