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从成为一名小兵开始(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行了一段路。

    远远能看到一排排的木栅栏,里面分布着许多白色的营帐。

    ‘原来这才是军营营地所在。’

    宋轩想起了之前和狗宝一起去救孙神医,医治戚将军的时候。

    那时候他就惊诧,军营为何规模这么小?

    现在才知道,原来那是将帅们平时办公行政的‘公署’。

    此处虽然也只有一部分军队在这里,但远远看去,规模已然要大上许多。

    “轩哥儿,趁着还没进营,我把一些东西给你提前说说。”

    宋轩打起精神。

    大夏军户,原为世袭制。

    父亲干完儿子上,儿子干完孙子上。

    如果后代没有男丁,则由族内其它人补上。

    以此来保证大夏军队的数量。

    在和平年代,军户们的待遇不错,很少打仗。

    这份差事,便是一个大大的美差,许多人想办法都要把自己儿郎塞到里面去。

    别的不说,只要是个军户,至少说个媳妇儿不成问题。

    可随着朝代的发展,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加上豪强列绅大肆兼并土地,许多军官吃空饷。

    军户们往往被欠薪长达数年拿不到饷银。

由于世袭制的限制,他们想退出还不行。

    那时,军户这个身份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便下降了许多。

    再等到后来,天灾人祸,战乱频繁。

    军户们没钱拿还要送命,人们就更加对此抵触了,许多卫所发生大规模的逃兵。

    有时候,一个千户所,满员吃饷,实际却只有三四百人。

    而蛮子军素来勇猛,大夏朝如何能不吃败仗?

    好在天不亡大夏。

    先帝励精图治,国事渐有起色。

    他虽在位时间不长便驾崩了,却启用了治世奇才,当朝左相王甫。

    王甫上台后大力改革,一些沉疴疾病虽然积重难返,但至少表面上又让大夏朝活了过来。

    北境战事焦灼,又出了个戚文祥,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阻拦昭戎几十年,护得大夏安宁。

    在二位大臣的治理下,现在边境从军世袭与选拔制共存,军户们待遇也得到了保障。

    “轩哥儿,你去我侄子那里报名参军,说不定就能进到戚将军的营里。”

    “现在当军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上战场卖命。但至少在戚将军的营里,打胜仗的机会大些,每月拿饷钱也更有保障一些。”

    宋轩道了声谢谢。

    他和老钟头萍水相逢,对方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算是很实在了。

    “你现在参军,说不定还能赶上免费发放棉衣,刚好能过这个冬天。”

“而且北境号称三十二戍卫府,二十万大军,实际上能有个十三四万就很不错了。”

    “听我侄儿说,戚将军的九大营现在也不满编,你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混个官儿当当呢。”

    宋轩看了看远处的连绵的山峰,当地人称之为武阳山脉。

    山脉以南,是大夏领土,属长兴县。

    以北,则是一段边境长城。

    外面的地盘以前属于大夏,后来蛮子们常来劫掠,争得厉害了,大夏军队便退守到长城内来了。

    现在,是昭戎霸占着那片地。

    牛车慢慢走近。

    宋轩瞧得更真切了些。

    戍卫府的营帐原来不是一座相邻着一座,只是远看时像是连在一起。

    驻扎地被建设成一个个乡村,就像大湾村那样。

    不打仗时,士卒们也和普通农人一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老百姓生活。

    那搭建的营帐只是供军官们办公或者士卒们训练时使用。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