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D听了白桦的话之后,林也大概了解到:为了等我平安归来,时婕经历了心急如焚的阶段,这种被人记挂的感觉,确实很幸福!
但是......这与她原本来到禾木,是为了散心疗伤的初衷,算是相违背的吗?
这个念头闪现而过的一刻,惊然意识到:自己向她表达因为被记挂,而感到幸福的想法,算不算是一种变相的“情感绑架”?
不可以这样,得再给她一点儿时间,让她将我的职业性质,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才行!林也第一次,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想到最近时婕与白桦一起,来到派出所深入采风,其实算是一个了解基层民警工作的最佳途径。
想到此处,林也的脑海中突然弹跳出之前,当自己去询问白桦,为何时婕的态度会突然生出微妙变化时,白桦曾给出的解释——“这件事,要是真的能成,我觉得到头来,你还得反过来谢我呢。”
一种强烈的预感,迅速涌上心头,总觉得白桦这番话背后的意思,可能与自己此刻的担忧,有很大的关联!
于是乎,林也即刻给白桦发了一条信息:将自己的猜测,编辑成简练的文字,直白地向她发问了。
半个小时后,收到了白桦的回复,她回得是一条语音信息:
“哎呦,林警官不愧是破案高手,竟然悟出来我这句话的深意了?!”
林也听到她语气,透着些许调侃意味,微微扬了扬唇,正准备回她,又听到手机震动了一下。
“你该不会......要怪我多管闲事吧?”还是白桦发来的语音消息,“可是,我不只是你的朋友,现在也是小婕的朋友啊。”后半句的语气,明显比之前更严肃一些。
听到白桦形容时婕是“朋友”,林也的心口,微微收紧了一下:与白桦打交道也有好几年了,知道她虽然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平日里与在禾木经商的商户之间,相处得也比较融洽,但真正能被她当做朋友的人,其实并不多。
还记得之前曾经与她谈论过这个问题,白桦说与商户们和谐相处,既是出于礼貌,也是为了工作,因为平日里开展大部分基层活动,是需要群众基础的。
对于她的这个说法,林也当然能理解,毕竟自己也是基层工作者,深知老百姓的配合与支持,才是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决定性因素。
白桦说在工作之外,还能有话可聊的,才有可能成为朋友。
但是,在她接触过的这么多商户之中,也就跟开民宿的丽姐之间,形成了这种关系而已。
对此,林也有类似的感受:成长环境的相似性,接受教育程度的相近性,以及所经历人生起落的重叠性,是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两个人或者几个人之间,能否成为朋友!
这也是来到禾木后,林也的切身体会,尽管在派出所里,也有像小陈一样年龄相近的同事,但是平日里与他在生活层面的交集,其实是十分有限的,似乎更多的,是出于前辈对后辈的关心,更像是在遵守警队内部多年来形成的定式:“师傅”对待自身所带的“徒弟”,就是应该多担待,甚至帮他化解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之前,在讯问被牵扯进“行走的五十万”案件中的时婕时,小陈的问话方式,曾引起她的不满情绪,那一刻,林也就主动站出来,替小陈分担解决了,其实就是出于这种“以老带新”的心理。
但是,真正的朋友,更讲究的是一种气场的相合,是在彼此见第一面时,就能预见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