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退避三舍的赌约(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作为爱护兄长的弟弟,魏阳自是不会让这种情形发生。

    “不知九殿下所赠何物,能否与渤海王殿下的献礼媲美,甚至更胜一筹?”

    此刻,吴国使节已从方才的震撼中恢复,望见魏阳,眼中闪过一抹异彩。

    说来也巧,他与楚国使节此行长安,与这位青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回忆起吴王殿下初览那份承载着推恩令的竹简之时,他周身冷汗涔涔,仿佛寒气自脊髓直透而出。

    彼时,他不禁脱口言道:“所幸太宗皇帝已驾鹤西去,否则此计在手,孤怎敢萌生半点不臣之心!”

    此言之意,昭然若揭。

    以太宗孝文皇帝之英明,得此良策,必如获至宝,况魏芈之威望,推行此策于四海,自是水到渠成。

    届时,吴王纵有反意,亦难逃失败之宿命。

    然而,世事如棋,魏武帝对吴王魏颉的洞察,正如魏颉对那位痛下杀手的皇帝的深刻理解一般,互不相让。

    魏颉深知,魏武帝性急求速效,此等缓图之策,恐难入其法眼。

    及至吴国使者忆起,当魏颉闻知此策出自皇子魏阳之手,刹那间,面色铁青,一口殷红溅地,悲愤交加,仰天长啸:“天道不公!”

    随即晕厥,直至次日方缓缓苏醒。对外宣称,不过因思子心切,王府之内,实情众人皆知。

    于是,派遣使者入京之举,便悄然铺开。

    探听朝堂风声仅是表面,细察魏阳这位皇子,才是此行真意。

    “此人来意不善!”

    魏阳心中暗叹,虽不明吴国内情,但从渤海王受挑唆后那挑衅的姿态,便能窥见使者背后的叵测居心。

    “父皇寿辰,重在孝心,礼之轻重,岂能衡量?”

魏阳故作轻蔑,意在试探。

    使者非但不怒,反颔首赞许:“言之有理,就让我们一同期待,殿下的孝心何其厚重。”

    此景之下,殿中人稍有头脑,皆能察觉使者之敌意,几位老臣更是若有所思。

    渤海王魏洲心中五味杂陈,几欲呕血,难道在他国使者眼中,自己竟不如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

    “准。”

    魏武帝魏山似对殿中波澜不惊,点头允诺魏阳之策。

    随之,皇子们依序进献寿礼,虽无稀世奇珍,却各具巧思,魏山笑颜不绝。

    其中,魏丕蹒跚而至,口齿不清的祝寿词,显是出自夏云之手,魏阳一侧,暗自发笑。

    随着诸位皇子礼毕,众目再度聚焦于魏阳。使者挑衅的目光,似在问:看你如何应对?其纠缠不休,犹如蚊蚋,惹人心烦。

    魏阳心念一转,步步向前,立于使者面前,轻笑道:“吾有一赌,意下如何?”

    使者面露讶异:“何赌?”

    “吾之献礼,心意当冠绝群伦。”

    魏阳自信满满,自怀中取出红布包裹之物。

    “何以为证?”

    使者面上微露兴趣,毕竟他曾见识过渤海王所献之重礼。

    而其他诸侯王及无数皇子呈上的贡品,无一不是煞费苦心之作,意欲在这琳琅满目中独领风骚,绝非易事。

    他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在场诸位皆可为证,公道自在人心。”

    魏阳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人心,最为叵测多变,除非手握绝对优势,

    否则,便如珠玉之争,价值几何,人言人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