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会面(五)(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甚至到了最后,这位学生还把自己对工具的构思用图形给画了出来。

    落款居然是常盛。

    从一开始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码头上有些简易的工具,

    但也不过只是让力夫略有些省力,

    但因为工具太过简易,并不能让力夫更加省力。

    因此,应该从改进工具着手,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搬包的效率。

    然后开始举例,造纸术,让民众结束了用竹简的时代,

    更加方便携带和使用;

    舆图,展示整个中原地区的全貌,

    让中原的商业更加快捷和省时。

    算盘,让计算变得更加容易。

    最后,再提出自己的构想,

如果能在码头上建立一个人工传送带,

    两边站力夫,中间轮换巡逻,保证传送带的正常运行,

    这样,从一开始,力夫将货物搬上传送带,

    到货物通过传送带到达另一边,再由另一边的力夫将货物卸下。

    常盛甚至还进行了前后比较,

    阐明这安装前后的人力使用的差距。

    后面还附上了一幅草图,上面有两根传送带的设计图,

    一根从码头到船,一根从船到码头。

    最后总结,这个设计可以让货物运输更加快速,

    同时减少了力夫的搬运过程,还极大地保护了力夫的人身安全。

    甚至,常盛还考虑到了增加传送带,

    力夫的工作量减少了,如何向官府献言,

    保证力夫的收入不变。

    周维将看着这篇报告,心里暗赞。

    虽然这篇报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常盛是经过了实地考察,

    从中进行了思考,还在里面引用了一些历代名人名句: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从细微处见知着,不以善小而不为。”

    周维将看得连连点头,看向常盛的眼光也不禁带了些欣赏,

    常盛被看得有些骄傲,又有些心虚。

    这篇报告是他写的没错,但也是他向沈清楠抱怨,

    钟夫子让写的报告有些不好弄时,

    沈清楠就给他出了些主意,包括文章里面的结构,

    沈清楠还专门写了一个结构图给钟夫子,

    钟夫子也是受了沈清楠的指导,照样原搬这实践报告一词

    至于具体如何做,钟夫子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