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世界上最美的名字是你的名字(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前世的2002年,短片《星之声》在东京下北泽的一个小剧场放映,他获得了一大波的赞美,但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堆近乎恶毒的批评。这些批评甚至攻击到了他的人格,让他感到有些郁闷。以酒解闷,正是他应对诸多心情不好之时的一种方式。

    而做动画,则是他对抗孤独的一种方式。

1973年,原名“新金诚”的他出生于日本长也县南做久郡小海町,那是一个坐落于素有“岛国屋脊”之称的中央高地的农业县。当地土壤肥沃,河流丰富,适合栽植果树、蔬菜以及虹鳟鱼养殖,还有一片颇为知名的“三大美林”之一的桧林。

    新海成在这样一个海拔千米的小县城长大,并且在多年以后,他习惯将自己的故乡称为“乡下”,因为那似乎更有一种田园气息。在他的记忆里,故乡虽地广人稀,却有着非常新鲜的空气、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以及可以仰望星空的开阔视野。

    山谷、河流、田野、星空,这些陪伴新海诚儿时成长的自然景象,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对世界的审美。在他多数作品里,无论是颇具争议的《言叶之庭》还是惊掉下巴的《秒速五厘米》,尤其最新上映的《你的名字》,你都可以看到他对大自然的描绘,是那样的美,那样的精致。

    “随便在哪里暂停,都是可以成为壁纸的画面”,这是不少网友对他作品风格的一种评价,更是有人给他冠上了“壁纸狂魔”的称号。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样的称号倒是满贴切,因为,在对美的追求上,新海诚近乎偏执:他想描绘的画面不仅仅是大自然本身,还有环境烘托出的意境与情绪。

    长野辽阔的自然环境赋予了新海诚风格明显的审美,也带给了他对于孤独的某种认知。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说过:“每次想到少年时代,脑中想起的总是这样的画面——自己身处非常广阔的一片天地,一眼望去,漫无边际,然而目之所及,几乎没有几个人。大概就是在这种人烟非常稀少的地方生长,让我变成了一个寂寞的、不安的、忧伤的人。”

    孤独与忧伤,似乎成了大多数人对他本人以及他的作品的一种气质上的印象。他是一个典型的“宅男”,沉浸在动画制作的世界里,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可以足不出户。哪怕是接受采访,他也不会在形象上倾注太多心思:哪怕头发凌乱、衣服皱皱巴巴,甚至有猫咪闯入镜头,他也不会在意。

    他也曾在采访中表达过,做动画本身就是一个很孤独的过程。但可以明显看出来的是,沉浸于动画创作的他本身又是快乐的,所以,与其说他做动画是在“制造孤独”,倒不如说他在以此对抗孤独。

    经历过孤独的人往往出来的作品会格外细腻,自身的品性也会比较平和。见过新海诚的人在网络上描述对他的印象,许多人都提到了“亲和”以及“温柔”这样的词汇。

    无论是在接受采访还是给人签名、合影,他都很有耐心,一如他的作品,总透着一股暖意。

    早在该片确定引进内地时,就涌现了一大批观众喊着“一定要去看!”。而在后世影片上映近四天,票房已过三亿,成为一只彪悍的黑马,连带着让疲软的华语电影市场迎来一波小高潮。

    在大部分观众的观后感言里,充斥着“好看”“看哭了”、“值得二刷”等形容,有个业内前辈也发朋友圈感慨“很久没有在电影院哭成这样了”。

    一部电影能让观众哭,大抵都是因为其中的某种情感撩拨到了心弦,产生了某种共鸣。在楚风看来,《你的名字》之所以能如此打动人心,倒不是因为它那绝美的画面,亦非那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故事,而是这里头流淌着一种情感信念:我可能会忘记你的名字,但我会记得那份感觉,为了不失去你,不惜一切也要努力找寻到你!